的開頭,這本書是9歲的小女孩蔣方舟所寫,這是她的第一本書,從此開啟了她“天才少女作家”之路?!疤觳拧倍值闹亓?989年出生于湖北襄陽的蔣方舟,是在充滿文學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母親尚愛蘭是名躁一時的美女作家。因自中學起對女性歷史的興趣,在《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開設專欄,并出版小說《永不原諒》,散文集《數(shù)字美人》《蔣方舟的"/>
孟偉
“我認識3個人,同學們把他們叫著‘親嘴大王。第一個是W,7歲,性別:男。長的像個大胡蘿卜。我只親眼看過一次他親別人……”
這些充滿想象力的文字是1999年出版的散文集《打開天窗>的開頭,這本書是9歲的小女孩蔣方舟所寫,這是她的第一本書,從此開啟了她“天才少女作家”之路。
“天才”二字的重量
1989年出生于湖北襄陽的蔣方舟,是在充滿文學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
母親尚愛蘭是名躁一時的美女作家。因自中學起對女性歷史的興趣,在《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開設專欄,并出版小說《永不原諒》,散文集《數(shù)字美人》《蔣方舟的作文革命》等。
蔣方舟對文字的熱愛與母親的教導不無關系。
1996年的夏天,入夜,母親尚愛蘭神情嚴肅地向蔣方舟傳達“上級指令”一一每個小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必須出版一本書,否則就會被警察抓走。他的父親就是一名乘警。兩人一唱一和,嚇哭了女兒。蔣方舟涕淚交加,在8個小時的精神煎熬中,完成了600多字的第一篇文章。母親看完后說:“你是天才?!?/p>
當時,不到7歲的蔣方舟尚未了解“天才”二字的份量,她只知道,從那一刻開始,“文字”全面入侵她的生活。
1996年,蔣方舟進入湖北襄樊鐵路一小讀書。
為完成小學畢業(yè)前出書的“指令”,蔣方舟開始擴大閱讀量。每天放學后,她都會到母親任教的學校圖書館借一本書,在等待母親下班的時間里看完一半。母親下班后,她坐在母親自行車后座上看完剩下的一半。
積累了充足的閱讀量,蔣方舟開始準備她的第一本書。1997年暑假開始,寫作《打開天窗》占滿了她除課業(yè)以外的時間。兩年后,《打開天窗》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不僅完成了母親的“指令”,還是小學生的蔣方舟產(chǎn)量驚人,2001年5月,她的首本小說《正在發(fā)育》出版。
升入初中前,她已經(jīng)開始在《南方都市報》開設專欄,成為了中國年紀最小的專欄作家。初中3年,蔣方舟在《新京報》《海峽都市報》等近10家媒體開設專欄,內(nèi)容涉及足球、影視文化、作文等多個領域。
憑借多年寫作的積累和才華,剛剛步入高中的蔣方舟被選為中國少年作家學會主席。她在高中時期又出版了小說《騎彩虹者》《第一女生》。
在爭議中成長
2008年,蔣方舟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選拔,獲清華降60分調(diào)檔的優(yōu)錄。高考分數(shù)揭曉,蔣方舟考得561分,加上60分優(yōu)惠,總分621分,被正式錄取。
但是這次破格錄取讓蔣方舟頗受爭議。當時一則《清華大學有意降60分調(diào)檔錄取80后少女作家>的文章在網(wǎng)上引起軒然大波。蔣方舟在博客上發(fā)表博文《我沒有被破格錄取》中解釋道,當時只是拿到清華自主招生降60分的優(yōu)惠,同時也要參加高考,分數(shù)達到清華在當?shù)胤謹?shù)線下60分以上的成績,才會被清華大學錄取。
在蔣方舟身上,還有很多存在爭議的地方,除了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大學畢業(yè)不久就成為了《新周刊》雜志副主編,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大學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居然一步登天,成為《新周刊》雜志副主編。
其實,從進入大學起,蔣方舟就已經(jīng)開始為《新周刊>供稿,《新周刊>執(zhí)行主編封新城曾作出回應,認識蔣方舟是從2008年開始,后來經(jīng)過4年的學習,蔣方舟從最開始的特約記者到后來的主筆,是一步步實踐、鍛煉出來的,“蔣方舟是從主筆的職位提拔到副主編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畢業(yè)就當副主編。”
得到解釋后,依舊有人不甘心,開始對蔣方舟的職業(yè)能力表示懷疑,甚至陷入了代筆風波。
面對質(zhì)疑,蔣方舟多是采取不回應的方式解決。經(jīng)歷過這么多追捧與抨擊,高光時期和沉默,她最本質(zhì)的身份也只是個今年才將滿30歲的女作家。
金錢與寫作,分而處之
這兩年,蔣方舟開始當嘉賓、做活動主持、參加各種視頻節(jié)目。
去年,蔣方舟參加綜藝節(jié)目,帶火了“討好型人格”這個詞。在《奇葩大會》的演講中,蔣方舟分析自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她說,由于從小接觸的大多是優(yōu)秀的成人,所以自己養(yǎng)成了一種討好型人格,不敢反駁別人,即使對方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想努力讓對方喜歡自己。
在談話類節(jié)目《圓桌派》上,蔣方舟自曝相親史和婚戀焦慮,說自己“在兩性市場上是被挑選的”。節(jié)目后,自媒體抓住爆點,出現(xiàn)了《看到28歲的蔣方舟,才驚覺徐靜蕾的40歲有多美》《我們都想活成徐靜蕾,最后都變成了蔣方舟》這樣的文章。
蔣方舟常被觀眾吐槽長得難看、身為女性卻自我矮化、淺薄、愛搶話……她也一如從前,從不回應。
金錢(商業(yè))與寫作,在蔣方舟這里是分而處之的。
“以商養(yǎng)寫”,她通過接手商業(yè)合作、錄制商業(yè)節(jié)目來賺錢,每年給自己定一個特別低的賺錢目標,夠養(yǎng)家、還房貸就成,可能用一個季度完成后,她就能在一年剩下的日子中去做最不委屈的自己:讀書、寫作、旅行。
蔣方舟覺得,努力保持寫作的純粹性的前提是,你在這個社會能夠體面地生活。
現(xiàn)在,除了寫作,蔣方舟還將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一些免費知識的傳播和分享上。今年下半年,她與朋友打算做一檔叫“非獨立思考”的免費音頻讀書節(jié)目,他們覺得“獨立思考”被高估了。
這兩年也不乏各種平臺與機構試圖與蔣方舟開一些付費節(jié)目,但蔣方舟都以“開出不可能的天價”方式拒絕了。
在蔣方舟看來:“我獲得很多知識就是趨近于免費的,那我傳播它也應該是免費的。純粹的事情就應該用純粹的方式來做。我沒有必要、也不想通過這種方式掙錢。
三十而立的蔣方舟,始終對外界保持好奇,勇于嘗試,并擁抱各種失敗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