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焰
在古代,提親一旦被拒絕,有時候后果相當嚴重,輕則丟官滾蛋,重則同歸于盡。
公元270年,吳國的交趾投降三國的晉,吳帝大怒,下令征伐交趾,少府李勖奉命走建安海道進攻,結果領路的向導馮斐是個路癡,導航失敗,大軍無法到達戰(zhàn)場,李勖大怒,殺了馮斐,萬般無奈之下,李勖率軍原路返回。
李勖返回后,立馬被逮捕起來,按理說無功而返,下獄受罰也算正常,但是聽到逮捕的理由后,李勖頓時感到受到了侮辱。
審訊的官員一口咬定李勖并沒有迷路,而是因為怯戰(zhàn)故意撤退的,還冤殺了馮斐。
已為階下囚的李勖怒火中燒,但當他知道是何定告發(fā)他的時候,一腔怒火瞬間化成一腔苦水,他終究是來報復了。
何定,吳國樓下都尉,吳帝的寵臣,因之前想和李勖結成親家被拒絕,一直耿耿于懷,伺機報復,這次終于等到了機會。
很快,倒霉的李勖滿門抄斬。
公元前126年,漢武帝的寵臣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齊厲王,結果,齊厲王的母親紀太后拒絕了。
主父偃,齊國臨淄縣人,游學四十多年,家貧落魄,在哪都不受待見,最后當了京漂,走投無路之下向漢武帝上書,提了九條建議,結果漢武帝看后大為欣賞,當天就親自接見,交談之后更相見恨晚,不僅當場授予官職,還在一年之中連續(xù)四次提拔。自此之后,主父偃時來運轉,終于發(fā)達了。
雖然主父偃苦盡甘來,身居中大夫的高位,但是和諸侯王齊厲王比起來,仍然是不值一提。
所以齊厲王的母親想也沒想就拒絕了這位想攀龍附鳳的人。
提親被無情拒絕后,主父偃的心中,一顆復仇的火種已經(jīng)播下了萌芽,他決定扳倒齊厲王,辦法是——告發(fā)亂倫。
當時的諸侯王,家中幾乎都有亂倫的事情,之前主父偃扳倒燕王,也是用的這個理由。
在主父偃提親之前,齊厲王和姐姐亂倫,他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不影響他把女兒嫁過去。
在提親被拒之后,對齊厲王和姐姐亂倫,主父偃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正義感,毅然向漢武帝揭發(fā)了此事。
漢武帝立馬派主父偃去齊國為相,調(diào)查齊厲王亂倫的事情。
奉旨赴齊國走馬上任的主父偃,終于等到了復仇的機會。
他秉承著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對齊厲王身邊的人就是一頓猛查。
結果,齊厲王由于驚嚇過度,服毒自殺了。
可憐的齊厲王,年紀輕輕,才當了五年諸侯王,就因為拒絕做人家女婿,被活活地逼死了。
公元前387年,魏國西河郡守吳起被魏武侯看中,魏武侯想把公主許配給吳起,結果吳起思考良久,拒絕了。
吳起在魏國的威望很高,固守西河,使秦軍不敢東向,屬于護國公一類的人物。
提親被拒絕的魏武侯郁悶了,他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自己堂堂一國之君,要把金枝玉葉的公主嫁給吳起,他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魏武侯想起丞相公叔痤說的話:魏國廟太小,恐怕留不住吳起啊。
從此,魏武侯便對吳起產(chǎn)生了懷疑。
君臣之間一旦產(chǎn)生懷疑,后果就是感情破裂分道揚鑣。
果然,吳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便放棄了大好前程,飛速辭職,跑去了楚國。
為什么吳起不惜惹怒魏武侯,冒著丟工作的風險,也要拒絕迎娶公主?
其實這一切,都是丞相公叔痤搞的陰謀。
吳起和公叔痤兩個人堪稱魏國的兩大巨頭,平日難免處處較勁,公叔痤一直想除掉吳起。
一日,公叔痤非常難得地對吳起發(fā)出邀請,請吳起來家里吃飯。
吳起欣然前往,結果這頓飯吃得相當難受,倒不是因為公叔痤太傲慢,而是因為太可憐。
平時在外風光無限的丞相公叔痤,在家里卻截然相反,雖然家里來了客人,可是公叔夫人卻一點也不給公叔痤面子,不僅呼來喝去,還動不動使出獅吼神功,公叔痤只能唯唯諾諾,一句都不敢頂嘴。
沒辦法,誰讓公叔夫人是魏武侯的女兒,當朝公主呢。
作為客人的吳起暗暗捏了一把汗,魏武侯的公主們都是悍婦啊,看來公叔痤先生表面風光,其實這許多年過得也著實不輕松。
吃完飯,看完悍妻弱夫表演的吳起,回到家里久久不能平靜,所以當不久后魏武侯提親時,吳起終究謝絕了。
這一拒絕,正好合了公叔痤的心意,魏武侯的提親,正是他建議魏武侯用來試探吳起是否忠心的計策。
古代中國的婚姻多為政治婚姻。嫁女兒或招女婿其實是一種連接兩種勢力的關系媒介,拒絕提親的同時,也就拒絕了聯(lián)盟。在非敵即友的權力場,丟工作乃至相互陷害同歸于盡,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