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俄戰(zhàn)爭的那些因與果

      2019-11-21 04:40劉潤生
      看世界 2019年23期
      關鍵詞:沙俄東北鐵路

      劉潤生

      1904年10月,日俄戰(zhàn)爭期間,日軍在中國領土上與俄軍作戰(zhàn)

      對歐美來說,日俄戰(zhàn)爭是中世紀之后歐洲以外國家第一次擊敗歐洲強國,日本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列強的警惕;對日本來說,這是近代第一次黃種人打敗了白種人,“大亞洲主義”的宣傳攻勢似乎一片光明;而對沙俄來說,這場戰(zhàn)爭和早10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一樣,都預言了一個老舊帝國的不可救藥。

      在上述思維定勢之外,我們還要看到日俄戰(zhàn)爭前后的那些糾纏著的因和果。恰如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失敗導致“雙頭鷹”轉頭向遠東擴張,日俄戰(zhàn)爭的失敗也令沙俄重新把經略重點放在了巴爾干半島。再后來,俄國被“巴爾干火藥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不久就有了震驚世界的1917年革命。

      《馬關條約》引發(fā)的日俄戰(zhàn)爭?

      幾百年來,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西方國家的此起彼落一直深遠地影響著世界的權力版圖。19世紀后半葉,國際局勢的舞臺主要表現為英俄大角力。處于寒帶的俄羅斯對不凍港的虎視眈眈,讓海權霸主英國如坐針氈。而日本的加入,大大攪亂了20世紀之初東西方列強的實力對比。

      作為傳統(tǒng)的歐洲國家,俄羅斯雖然地理上在遠東與日本是鄰國,但是關系到國家實力的資源主要在歐洲,這一現實一直持續(xù)至今。1882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開始籌建西伯利亞鐵路,以便俄國國內人口和權勢向亞洲方向發(fā)展。這個事件已經預示著后來的某一天俄羅斯和日本必然在遠東地區(qū)產生利益的碰撞,因為日本這一邊,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謀劃著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將拳頭伸向中國。

      1894年的甲午戰(zhàn)爭,以日本的大勝告終。這一勝仗震驚了世界,也嚴重損害了中國。戰(zhàn)后的《馬關條約》,為日本控制東北、侵略中國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地緣上中國結束了中朝藩屬關系,日本一步步吞并朝鮮,使之成為侵華的前哨基地。

      《馬關條約》簽訂之后,沙俄戰(zhàn)略界出現了兩個派別:一派認為俄國需要增進與日本的關系,分享日本在中國取得的成果,獲取遠東的不凍港;另一派則認為,日本的勝利標志著日本將成為帝國主義強國,勢必擠壓俄國在遠東的戰(zhàn)略空間,因而需要聯(lián)合中國遏制日本。最終,沙俄選擇了后者—聯(lián)合德法,強烈要求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同時換取了自身在中國東北修建中東鐵路的權利,為連接不凍港的戰(zhàn)略掃清了一大障礙。

      沙俄的選擇,加深了日本的怨念。而日本在甲午戰(zhàn)爭中勝出,也給日本一針強心劑:老師都可以被打敗,隔壁對手也值得一戰(zhàn)!此后,日本暗中內外兼修,積極準備對俄作戰(zhàn)。國內方面,短短10年,日本海軍實力幾乎增加了3倍,陸軍人數增加9倍。對外方面,日本與沙俄的對手英國結盟。

      實際上,在日本與英國結盟之前,日本政府也面臨截然不同的戰(zhàn)略選項:以伊藤博文為代表的對俄妥協(xié)派,主張共享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實現日俄聯(lián)盟;另一派則認為,需要運用中國古代“遠交近攻”的策略,聯(lián)英抗俄。

      在歐亞大陸另一邊的英國看來,隨著工業(yè)革命尤其是鐵路技術的革命性發(fā)展,德國和俄國也在迅速崛起,自己已經無法像半個世紀之前一樣,通過海上力量來維持歐洲均勢。英國亟需在亞洲尋找同盟,來抵抗俄國東向遠東、南下印度“尋找不凍港”的攻勢。

      1902年,相隔遙遠的英日兩國結成聯(lián)盟。根據日方后來的記述,日俄戰(zhàn)爭之前沙俄的國力是日本的6倍左右;沙俄有1.41億人口,日本只有4400萬人口;1904年沙俄鋼產量為303萬噸,日本僅為9萬噸。

      日俄戰(zhàn)爭期間被擊沉的俄國軍艦

      英日結盟之后,特別是1903年開始,挾洋自重的日本試圖通過外交施壓讓沙俄屈服,然而沙俄更是加快了西伯利亞鐵路遠東支線的建設。日本人深知近代以來鐵路運輸在軍事戰(zhàn)爭中的巨大作用,也知道如果沙俄在中國東北經營足夠的時間,日本將不再是其對手,所以,當1904年,原來“親俄派”伊藤博文預測沙俄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的大鐵路即將全線通車的時候,為了抓住最后的“窗口期”,日本主動挑起了對俄戰(zhàn)爭。

      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的大鐵路即將全線通車的時候,日本主動挑起了對俄戰(zhàn)爭。

      在俄日對馬海戰(zhàn)中,沙俄幾乎損失了所有海軍,英俄在海上的矛盾也隨之消失。

      日俄戰(zhàn)爭加速了一戰(zhàn)的發(fā)生?

      1905年9月,日俄兩國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樸次茅斯簽訂了停戰(zhàn)和約。被戲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zhàn)”的日俄戰(zhàn)爭,以日本陸軍慘勝、日本海軍大勝的結局告終。其中,日本海軍艦隊全殲一支從印度洋直上西太平洋的沙俄海軍艦隊的壯舉,還被時任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稱為“人類歷史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象之一”。

      戰(zhàn)后,在美國的調停下,日俄雙方均承認了中國對東北的主權;日俄兩國各自從中國東北撤軍,沙俄只保留滿洲里至綏芬河的鐵路支線(中東鐵路)管理權,而日本則保留大連租借地和長春至大連的鐵路支線(南滿鐵路)。

      經此一戰(zhàn),日本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鞏固了其在西方國家眼中的列強地位。而沙俄的外強中干則暴露無遺,無力再顧及遠東,只能退回歐洲,尋求緩和與英國的緊張關系。同時,在俄日對馬海戰(zhàn)中,沙俄幾乎損失了所有海軍,英俄在海上的矛盾也隨之消失,英國不再將沙俄視為頭號對手。1907年8月,英國和沙俄簽署了《英俄條約》,界定了彼此在波斯(今伊朗)東南部、阿富汗與中國西藏地區(qū)的勢力范圍。

      1905年9月,日俄兩國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樸次茅斯簽訂了停戰(zhàn)和約

      日本通過殊死一戰(zhàn),堵住了沙俄的遠東不凍港出???,而英國通過《英俄條約》讓沙俄通過伊朗和阿富汗獲取印度洋出??谥畨魪氐灼茰?。隨后,沙俄只有向巴爾干半島尋求突破,試圖以東正教正統(tǒng)(或者斯拉夫人)的身份統(tǒng)一其勢力范圍,以突破黑海海峽的限制。與此同時,德國正在推行的將勢力擴展到中東的“三B鐵路計劃”(柏林-拜占庭-巴格達)需要經過黑海海峽,德國和沙俄的矛盾立即凸顯了出來。

      至此,“鐵血政策”統(tǒng)一后的德國,把原來互為敵人的英、法、俄逼成了同盟?!队⒍項l約》與之前所簽訂的《法俄同盟》《英法協(xié)定》,共同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協(xié)約國的結盟基礎。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的勝利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甚至可以說,到了除了沙俄之外,其他國家都為之歡欣鼓舞的地步。從人種層面出發(fā)的,認為這是近代首次黃種人打敗白種人,是黃種人的勝利;從被壓迫民族角度出發(fā)的,認為這是后發(fā)國家通過“維新進取”躋身世界強國的一個樣板;亞洲的甘地、中東的凱末爾,以及美洲非洲的反殖民領袖,都以此鼓勵本國人民進行反抗斗爭。

      對中國來說,戰(zhàn)后,雖然日俄雙方都從中國東北撤軍,從某種程度上看,當時的中國似乎是受益者,但是戰(zhàn)后日本依然保留東北租借地和鐵路沿線權益,給了日本駐軍東北保護鐵路和日本僑民的借口,也為后來通過“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埋下了伏筆。而日俄戰(zhàn)爭中“黃種人的勝利”這種虛無的“榮譽”,在后來黃種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殺面前,顯得毫無意義。

      對俄國來說,日俄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外部的受挫,讓沙俄執(zhí)政者更深入地審視內部問題。1905年,沙俄首相斯托雷平啟動了著名的農業(yè)土地改革。土地問題,一直是地大物博國家革命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后續(xù)一系列社會動蕩和變革的重要因素。1911年9月14日,斯托雷平在基輔歌劇院欣賞俄國作曲家科薩科夫的歌劇《薩坦王的故事》時,慘遭槍殺,斯托雷平的經濟改革宣告失敗。此后,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參與國,俄國因為國內的社會問題不敗而敗;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也就是必然的了。

      1905年5月28日,對馬海戰(zhàn)期間俄羅斯戰(zhàn)艦上落水的水手

      對日本來說,日俄戰(zhàn)爭中日本陸軍用人海戰(zhàn)術取得了慘勝,而海軍卻以較小的代價,換取了戰(zhàn)爭的關鍵性勝利。正因如此,日本人一提起日俄戰(zhàn)爭的經驗,一般只想到來自日本海軍的經驗。然而,這場勝仗也讓后來的日本軍國主義政府過于迷信“炮艦主義”,認為兩強之爭,海軍定勝負;同時,還讓日本人過于相信一次具體戰(zhàn)斗的作用,因而容易陷入投機冒險主義的危險。在二戰(zhàn)期間,面對工業(yè)產值和鋼鐵產量遠遠大于自己的美國,日本仍然幻想通過偷襲珍珠港、殲滅美國太平洋海軍主力,一舉把美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佛家講“前因后果”,如今回頭再看,歷史上的前因后果總是如此緊密相扣,顯得如此有邏輯性。可惜的是,正如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無法吸取教訓”,歷史總是輪回,卻有不同的結局。1945年,當日本人和俄國人在東北再次較量時,70多萬日本關東軍在蘇聯(lián)的鐵蹄之下,僅僅堅持了一個星期就土崩瓦解。

      日俄戰(zhàn)爭對世界、對亞洲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在中國人心中,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歷史書上所說的:“兩個域外國家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戰(zhàn)爭?!鄙踔廉敃r的滿清政府,還為此劃出了一片交戰(zhàn)區(qū)。命運多舛的東北,在近代最近距離地見證了中國的恥辱。直到新中國誕生,東北這個遠東必爭之地,才被牢牢控制在共和國人民的手里。

      猜你喜歡
      沙俄東北鐵路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沙俄勢力研究
      大東北的春節(jié)
      2017年鐵路暑運創(chuàng)新高
      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對三姓地區(qū)赫哲族的安邊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沙俄第一屆國家杜馬解散原因解析
      犍为县| 海城市| 水城县| 徐州市| 荔波县| 木兰县| 商丘市| 呈贡县| 昌江| 德格县| 阿图什市| 张家港市| 诸城市| 湖北省| 红原县| 高雄县| 清徐县| 宁安市| 都江堰市| 邓州市| 沈丘县| 漯河市| 高安市| 习水县| 曲松县| 安康市| 敖汉旗| 孟连| 龙江县| 会理县| 淮北市| 稷山县| 且末县| 罗甸县| 额尔古纳市| 金华市| 乳源| 昭觉县| 油尖旺区| 滦南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