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海潮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zhèn),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fā)點,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如潮水一般涌過來。這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恐慌,派出大量特務(wù)混進來。
林昆是保衛(wèi)科長,憑經(jīng)驗和直覺,他感到形勢的復(fù)雜,也有情報顯示,身邊已經(jīng)埋伏下了國民黨的“釘子”,伺機竊取情報。如何加大排查力度,盡快拔掉“釘子”,成了林昆工作中的頭等大事。
這邊正絞盡腦汁想對策,那邊又有一批年輕人投奔來了。翻著這些年輕人的履歷表,林昆眼睛忽然一亮,有一個叫楊得海的人竟跟他是同鄉(xiāng)。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林昆挺開心,立即叫人請楊得海過來,他要親自給老鄉(xiāng)接風(fēng)。
當然,所謂“接風(fēng)”,也只不過是備下兩三盤再簡單不過的炒野菜而已,畢竟條件不允許。
林昆一見楊得海,馬上拉他坐下,端起一杯水,熱情地說:“得海,咱是老鄉(xiāng)??!你能來延安我太高興了。來,以水代酒,我敬你一杯,從此后我們就是戰(zhàn)友了。”
楊得海的歲數(shù)比林昆小,一副憨厚質(zhì)樸的樣子,剛坐下似乎還有點兒拘謹,聽林昆這么一說,立刻放松多了,說:“你也是我們那兒的?真是太巧了!來,我也敬你一杯!”
林昆更加高興,因為楊得海說的正是久違了的家鄉(xiāng)土話,聽著十分親切。不過他聽得出來,對方的家鄉(xiāng)話不夠純正。他便說:“得海,你口音有些變化,在外頭也漂泊了不少年頭吧?”
楊得海感慨地說:“是啊,我離開家鄉(xiāng)早,十五歲就在上海十里洋場混日子,天南地北的朋友都有,時間一長口音就雜了。嗨,在上海時什么活都干過,拉車、做工、在碼頭扛大件,兩眼一抹黑,混一天算一天,直到后來認識了進步青年做朋友,這才找到了人生方向?!?/p>
林昆點點頭,別說楊得海,就連他自個兒的口音也變了不少。聽楊得海十五歲就出來找生活,他馬上熱情地說:“得海,別光顧著說話,吃菜啊。來,邊吃邊聊。”
楊得海依言拿起筷子,那雙筷子林昆沒有擺放整齊,他拿起筷子自然地把筷子往自個兒胸脯上一頂,頂齊了之后再搛菜吃。
林昆一邊吃一邊說:“得海,我跟你經(jīng)歷差不多,我離開家鄉(xiāng)也早,不過運氣比你差多了。不瞞你說,為了不至于餓死我還要過飯哩,直到后來遇上咱們的隊伍??得海,你要過飯嗎?”
楊得海搖搖頭,說:“飯倒沒要過,餓肚子卻是常有的事?!闭f著把筷子擱在碗口上,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林昆看著他,說:“得海,瞧你皮膚黑黑的,是不是打魚人家出身?我們老家是水鄉(xiāng),打魚人家挺多的?!?/p>
楊得海連聲說:“是啊,是打魚人家。打魚人家苦啊,風(fēng)里來浪里去,可就是這樣還是吃不飽飯,有時候打魚賣的錢還不夠繳稅的哩。”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聊家鄉(xiāng)的風(fēng)土人情,聊家鄉(xiāng)發(fā)生的一切。楊得海雖說離開家鄉(xiāng)不少年了,但說起故鄉(xiāng)來頭頭是道,林昆聽得津津有味,他還注意到楊得海拿筷子時有一個小習(xí)慣,右手的食指喜歡微微翹起來。
桌上沒有酒,兩人很快就吃得差不多了,卻還覺得沒有盡興。林昆說:“得海,你會唱家鄉(xiāng)的花鼓戲嗎?”
楊得海搖搖頭:“我嗓子不好,唱不好?!?/p>
林昆卻來了興致,說:“我會啊,我唱給你聽好不好?對著家鄉(xiāng)人,沒有家鄉(xiāng)小調(diào)多遺憾?唉,但愿戰(zhàn)爭能早點結(jié)束,那時候我們能結(jié)伴回鄉(xiāng)。好,我來唱,你來打節(jié)奏,很簡單,就用筷子敲好了。”
林昆說著站起身,亮開嗓子就唱:“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
林昆忘情地唱著,楊得海用筷子敲擊著碗,筷起筷落、有板有眼,一時間兩個人都似乎陷入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中。
時間飛快,一晃兩個月過去了,兩個人的關(guān)系越發(fā)親密,林昆甚至提拔楊得海當了參謀。
更讓楊得海高興的是,在延安工作和生活都很自由,他什么地方都可以去。
這天晚上,楊得海獨自一人來到一座小山的背面,那兒有一片小樹林。見左右無人,楊得海從口袋里飛快掏出一樣?xùn)|西塞進一個樹洞,剛要離開,四下忽然沖出幾個全副武裝的人來,一下子摁住了他,領(lǐng)頭的正是林昆。
林昆臉上不無惋惜地說:“楊得海,你終于現(xiàn)出原形了?!?/p>
楊得海大驚,剛要辯解,林昆一揮手,讓戰(zhàn)士們帶走了他,并且嚴密封鎖了消息。
第二天,還是在同樣的地方,又有一個人來了,四下打量一下,便伸手進那個樹洞,剛掏出一張紙條,林昆就帶人沖了過來。
林昆知道,潛伏在身邊的“內(nèi)鬼”找到了,“釘子”拔掉了。
提審楊得海的時候,面對林昆,楊得海垂頭喪氣地說:“林昆,你厲害。事已至此,我只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怎么懷疑上我的?為了接近你,我讓‘釘子提前告訴我你的情況,還特意去你的家鄉(xiāng)了解風(fēng)土人情,甚至還模仿那兒的口音,可以說我是下足了功夫。土話雖然說得不夠好,可離家多年也情有可原。我到底是哪里沒做好,讓你起了疑心?”
林昆笑笑,說:“楊得海,不得不說,你偽裝得很好??谝裟7碌煤芟?,對我家鄉(xiāng)的風(fēng)土人情也了解得不錯,我開始差點兒就相信了??墒牵行┤谌胙?、深入骨髓的習(xí)慣你是模仿不來的。我問你,我老家是哪里?”
楊得海一臉茫然地說:“叫筷子村啊,怎么了?”
林昆說:“對,叫筷子村,可你知道為什么會叫這個名字嗎?因為是漁村,是船上人家,船上人家對筷子的用法格外看重,規(guī)矩多得不得了,時間一長,外地人就管我們村叫筷子村了。還記得那天我給你接風(fēng)嗎?你拿筷子時,食指會無意識地翹起來,這就犯了忌諱了,這叫‘仙人指路,對人極不禮貌,我們家鄉(xiāng)人是不會這么做的。還有,你吃過飯后把筷子隨手就擱在了碗口上,這就錯上加錯了,我問你,船上人家最怕什么?最怕擱淺,你把筷子這么一擱,得多晦氣?”
楊得海一聽,點頭說:“原來如此!可僅憑這兩點你就懷疑我?萬一是我離家時間長了,忘了規(guī)矩呢?”
林昆冷笑一聲,說:“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好吧,我就全說了吧。那天給你接風(fēng)時,一開始我是故意把筷子放得不齊,結(jié)果你拿起筷子就往胸脯上頂。在筷子村,如果誰家的孩子這么做,他家大人一定會狠狠地教訓(xùn)他。在老鄉(xiāng)們看來,只有要飯的才會這么做,要飯的居無定所,無所謂什么習(xí)慣不習(xí)慣,吃飯時哪兒有桌子來對齊筷子,筷子不齊就隨手在胸脯上一頂。所以筷子村的人,即使真的走投無路去要飯,也不會這么做,這是從小到大養(yǎng)成的習(xí)慣,改不掉的。還有,我唱花鼓戲,讓你用筷子打拍子。你倒好,拿起筷子一直不停地敲碗,告訴你,世上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敲碗,這也是大忌諱。如果說前面那兩點是你離家太久忘了規(guī)矩,可這兩點我是不會判斷錯的,肯定你說了謊!之所以沒有立即揭穿你,是因為我想放長線釣大魚,臨時想了個一石二鳥之計,還故意讓你做參謀,也故意放出假情報給你,這叫引蛇出洞,果然,你想都沒想就上當了?,F(xiàn)在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楊得海哀嘆一聲,沮喪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