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祥玉
王崇秋的家位于北京西郊,沒有電梯的老式樓房,裝修極其普通的小三居。進門,迎面就是楊潔導演的畫像。畫中的她低頭含笑,面容慈祥,王崇秋站在旁邊,深情地看著畫中的妻子,說:“要是楊潔在,該有多好!”
楊潔比王崇秋大14歲,兩人相識于中央電視臺,在工作中互生情愫。1969年,40歲的楊潔帶著她和前夫的3個孩子嫁給了26歲的王崇秋。在那個特殊年代,相差14歲的姐弟戀,男未婚,女離異,還帶著3個娃,多少人指指戳戳、公開阻撓,就連楊潔也曾猶豫不決,說不如只做朋友,但王崇秋認定了她。
王崇秋坦言,當時的確有很多人給他牽線搭橋,而且都是年輕的護士或老師,但他就是沒感覺。“我和楊潔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在藝術(shù)上也有很多共同語言,而且我們都是逍遙派。”他說,楊潔自小就愛讀書,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都很高,在藝術(shù)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個性也很正直……總之,在王崇秋看來,楊潔全身都是優(yōu)點。
當年他剛到電視臺的攝像科,對拍照和攝像充滿興趣,有空兒就自己琢磨、鉆研。那時攝像科就一臺照相機,十幾個人輪著用,楊潔大方地把自己的海鷗牌照相機借給他用。他也記得,兩人決定結(jié)婚時,很多人斷言他們最多能堅持三五年,但她說:“沒準兒就會走到白頭。”
兩人是1969年的大年三十結(jié)的婚。結(jié)婚當天,王崇秋還和楊潔一起去房山采訪?;貋砗螅麖乃奚崂锉Я舜脖蛔?,用一只帆布箱裝了所有家當去了楊潔家,這婚就算結(jié)了。很多人大惑不解,王崇秋說:“有什么啊,不就是有個年齡差?!?/p>
結(jié)婚后,楊潔生下了女兒丫丫。拍攝《西游記》期間,還在上小學的丫丫無人照料,她自己上學、回家、去附近一家餐館吃飯,節(jié)假日,她去媽媽的同事或好友家住。拍攝《西游記》非一朝一夕,女兒很想爸爸媽媽。楊潔只好向領(lǐng)導提出申請,將丫丫帶在身邊。從那以后,丫丫開始學化妝,而沒有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讀書、上大學。每次談到女兒,兩人都覺得對不住女兒。好在丫丫健康長大,后來還成為著名的化妝師,她曾多次說自己擁有世上最好的爸爸媽媽。
繼《西游記》之后,王崇秋和楊潔還一起合作了多部影視?。骸端抉R遷》《濟公活佛》《朱元璋》等。1996年,楊潔拍電視劇《西施》時,一開始請了另外一位攝像老師,因為她覺得丈夫歲數(shù)也不小了,不忍他太勞累?!翱墒菦]拍兩天,她又把我叫回去了。楊潔已經(jīng)不適應和別人合作了?!蓖醭缜镉行┑靡獾卣f。
工作上配合默契,無須廢話;生活中,兩人也像很多普通夫妻一樣會爭吵,只是每一次讓步的都是王崇秋?!罢l叫她是我的偶像呢!”王崇秋說。
從央視退休后,王崇秋和楊潔搬到北京西郊一個普通小區(qū)里,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一如他們掛在客廳的柳宗元的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p>
王崇秋喜歡待在家里,但楊潔喜歡出去走,他也就跟著。無論去哪里,收拾行囊、規(guī)劃路線都由王崇秋負責。每次出門,王崇秋都會帶著攝像機,一路走走拍拍,主角都是楊潔。閑暇之余,他把拍攝的照片、錄像進行編輯整理,配上音樂、字幕和解說詞,制作成一個個電視專題片。當年一起合作拍攝節(jié)目、影視劇時,她和他一樣都在幕后,但是現(xiàn)在,她成了他唯一的女主角。
楊潔在藝術(shù)上非常專業(yè)、嚴謹、有想法,但生活中迷糊、大意甚至有點兒笨。“不能讓她做飯,因為她不知道是先放油還是先放鹽?!蓖醭缜镎f。楊潔有高血壓、糖尿病,需要經(jīng)常服藥,王崇秋用不同顏色的盒子,把白天、晚上吃的藥分開裝著,但他稍不注意,楊潔不是忘記吃藥,就是白天吃晚上的藥、今天吃明天的藥。所以退休后,他成了她的貼身助理、醫(yī)生、保姆、廚師兼司機。楊潔總是說,沒有王崇秋,她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