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甲骨文120年,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

      2019-11-25 06:19:37許曉迪
      環(huán)球人物 2019年21期
      關鍵詞:劉鶚羅振玉殷墟

      許曉迪

      《王賓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辭》,這是羅振玉舊藏中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記錄了祭祀、田獵、天象等諸多內(nèi)容。

      1936年6月12日,中國考古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時刻。這一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陽殷墟小屯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儲藏著大量甲骨的窖藏坑。這堆甲骨厚達1.6米,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數(shù)量為迄今考古發(fā)掘之最。

      為了永久保存YH127坑的面貌,考古隊請了一位技藝高超的石匠,選用漢白玉雕琢了一個甲骨堆積情況的模型。一年后,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日軍侵占南京,這個模型被埋入地下。史語所也遷往內(nèi)地,曾經(jīng)聚集在安陽田野的一代學人風流云散,天各一方。

      這個模型,后來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在館中正在展出的“證古澤今——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周年文化展”中,它靜靜地橫臥在入口處,仿佛一位歷史的接引者。

      自1899年甲骨文橫空出世,對它的發(fā)掘、釋讀、研究,從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在面臨“亡國滅種”的軍事、經(jīng)濟和文化侵略下,甲骨文勾連著中國歷史的開端,也勾連著“何謂中國,何謂中國人”這一終極命題。一代代學者為之前赴后繼,也被時代所裹挾——“甲骨文之父”王懿榮投井殉國;出版第一部甲骨文專著《鐵云藏龜》的劉鶚潦倒而終;“甲骨四堂”中,羅振玉(號雪堂)一心保皇,王國維(號觀堂)自沉昆明湖,董作賓(字彥堂)隨史語所前往臺灣,郭沫若(字鼎堂)投身新中國的建設……

      甲骨文120年的發(fā)現(xiàn)史,追溯、探索的是商王朝的神秘面影,鐫刻、記錄下的則是20世紀中國的風云激蕩。

      一片甲骨驚天下

      所謂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迄今為止中國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tǒng),絕大多數(shù)是商代的占卜記錄。商王提出自己想預測的事情,背面經(jīng)過鉆鑿的甲骨在暗火灼燒后開裂,甲骨正面顯現(xiàn)出不同的紋路,經(jīng)過占卜師的解讀,吉兇得以昭顯。占卜記錄就刻在當次占卜所用的甲或骨上,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甲骨卜辭——遇有戰(zhàn)事,商王問戰(zhàn)爭能否取勝;睡眠獲夢,問這個夢境是吉是兇;配偶懷孕,問能否順利生產(chǎn),是男孩還是女孩;甚至患上齲齒,也要卜問一番……

      展覽中有一片甲骨,是羅振玉的舊藏,碩大完整,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一條說,商王占卜,問10天內(nèi)是否有災禍,盡管一再祈求,預測仍為兇兆,5天后,王果然摔倒在庭阜。還有一條,商王同樣卜問10日內(nèi)吉兇,結果顯示將有災禍,第二天王出去打獵,追逐犀牛,小臣的車車軸斷裂,與王車發(fā)生碰撞,又應驗了卜辭。

      展覽中的190片甲骨,勾勒出一個豐富的商代世界。從卜辭中我們得知,商人最常吃的糧食是粟(小米);那時的豫北平原還生活著野象和犀牛;有一次打仗,征兵總數(shù)達到13000人,相當于總人口的1/10;還有殘忍的“人牲”(以活人祭祀),最多一次就殺了500人,甲骨文中有很多與殺人相關的字:伐(斬首)、卯(剖開人體)、豆(棍棒擊斃)、烄(焚燒)、俎(剁成肉醬)……

      這些3000多年前的歷史圖景,在120年前仍是藏于厚土之下的秘密。1899年,官居國子監(jiān)祭酒的王懿榮患痢疾,醫(yī)生開出一劑藥方,其中就有“龍骨”。藥材購回后,他發(fā)現(xiàn)所謂“龍骨”其實是龜甲或獸骨的碎片,其中一些碎片上,還刻畫著奇異的紋絡。

      這個流布深遠的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學術界曾有人提出質(zhì)疑,認為是“小說家之言”。不論怎樣,正是精通金石之學的王懿榮改變了這些“字骨頭”的命運。他推測,甲骨上的畫紋符號就是商代文字,于是命古董商們大肆收購。

      歷史卻未給他留下探索的時間。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京城,王懿榮臨危任命,參與防守事宜。聯(lián)軍攻破北京城后,他留下“義不可茍生”的遺言,投井殉國。

      王國維(左)與羅振玉。

      董作賓。郭沫若。

      王懿榮的數(shù)千塊甲骨,則被好友劉鶚收購。在晚清變革時代,劉鶚是個奇人。他不愿由科第進身,想行醫(yī)但門可羅雀,經(jīng)營煙草店也未賺錢,開辦書局亦沒成功,后來投效河工,著有《治河七說》。

      接過王懿榮手中的甲骨后,劉鶚又多方收購,日積月累,手中已有5000多片,在當時無人能比。1903年,羅振玉第一次在劉鶚家中看到甲骨實物,不禁大為感嘆。他建議應盡快將這些甲骨文匯集出版,發(fā)動更多人來調(diào)查研究。當年,劉鶚就精選出1058片拓印出版,這就是我國甲骨學史上第一部開山著作《鐵云藏龜》。

      《鐵云藏龜》出版同年,劉鶚還發(fā)表了另一部傳世之作《老殘游記》。書中主角“老殘”是個窮困潦倒的江湖郎中,一邊開業(yè)治病,一邊觀察時局。劉鶚本想以“老殘”自居,實現(xiàn)自己云游四方、教養(yǎng)天下的理想,但最終未能如愿。

      羅、王之學

      1908年,劉鶚得罪了袁世凱,被其下令逮捕,流放新疆,在一座寺廟的戲臺下靠行醫(yī)度日。而就在這一年,羅振玉終于打探到了甲骨的真實出土地。原來,甲骨文發(fā)現(xiàn)之后,行情水漲船高,過去寥寥數(shù)文錢的中藥“龍骨”搖身一變?yōu)椤耙蛔炙膬砂足y”的珍貴文物。為獲取更多利潤,古董商對甲骨出土地秘而不宣,被問起就聲東擊西,故意制造混亂。

      與古董商周旋數(shù)年,羅振玉聽到了無數(shù)地名,直到1908年,終于破解了這一秘密。具體經(jīng)過已不得而知,也許真像余秋雨所說,是“一位姓范的古董商人酒后失言”??傊_振玉套出了“安陽小屯”這個地方。

      1911年,滿清王朝的最后一個春天,羅振玉派弟弟羅振常親赴安陽。50多天里,羅振常四處尋買,收獲了12500多片甲骨,有一次,一天就買到了1000多片。不久,武昌起義爆發(fā),清王朝覆滅。羅振玉是堅定的?;逝?,于是帶上全家老小,還有收藏的數(shù)萬片甲骨,亡命日本。

      在東渡的輪船上,隨羅振玉同去的,還有34歲的王國維。13年前,王國維踏上了赴上海謀生求學之路,進入維新派輿論重鎮(zhèn)《時務報》任文書,不久又在羅振玉創(chuàng)辦的東文學社半工半讀。那時的他,頭戴瓜皮小帽,身穿藍長衫、青馬褂,行動遲慢,不善交際。有一次,羅振玉看到了他在扇面上題寫的《詠史》絕句,大為激賞,自此資助他的生活,使其安下心來,潛心學術。

      在日本京都,羅振玉一再鼓勵王國維,利用自己所藏的甲骨開展研究?!渡胶=?jīng)》中記載,夏商之際,有一個叫王亥的人,雙手操鳥,常趕著牛群從事貿(mào)易活動,他是商人的始祖。因為“王亥”這個名字幾乎未見于其他典籍,長久以來,人們只把這當作一個傳說。

      王國維考證,在這些新出土的甲骨文中經(jīng)常提及的“高祖亥”,就是《山海經(jīng)》中的“王亥”。甲骨中“亥”字的寫法,是“亥”加上一個“鳥”字的畫符,正印證了《山海經(jīng)》中王亥“雙手操鳥”的傳說。傅斯年事后評價,王亥這個人此前“不特是死的,而且如鬼”,王國維讓他“活了回來”。

      王國維乘勝追擊,考證出王亥之外諸多商族先祖的世系。1917年,他出版《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xù)考》《殷周制度論》,即現(xiàn)代學術史上著名的“二考一論”。他的研究證實,《史記》中有關商王朝的描述絕不是憑空杜撰,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被“找回”了1000年。

      王國維把歷史文獻與出土資料密切參證的治史方法——二重證據(jù)法,為中國學術史開辟了另一新紀元。此時的中國知識界也進入群星閃耀的年代,“五大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西域簡牘、敦煌卷子、大內(nèi)檔案和“中國境內(nèi)之古外族遺文”,開辟了現(xiàn)代學術的新大陸。

      1935年,考古隊在河南安陽西北岡發(fā)現(xiàn)了商代王陵。

      1936年,考古隊在YH127甲骨窖藏坑清理出甲骨17096片。

      一邊是學術的輝煌,另一邊則是動蕩的亂世。羅、王之學洞開了殷商王朝的大門,為后續(xù)研究撥開一線天地,但二人此時的心境卻晦暗難明。羅振玉后半生追隨溥儀,偽滿洲國時期一度出任偽監(jiān)察院院長,成為無法抹去的歷史污點。王國維的選擇則更加決絕。1927年6月2日,他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言,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

      自己“挖”自己的祖先

      就在王國維沉湖的第二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成立,傅斯年負責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籌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中山大學教員董作賓前往安陽考察。

      董作賓是河南人,27歲之前都在省內(nèi)辦報、教書。 1923年,他考入北大讀研究生,當時羅振玉的《殷墟書契前編》出版不久,他愛不釋手,常用油紙影印摹寫殷商文字,很快學會了那些甲骨文字。

      回到河南,從小屯村民到教育廳長,董作賓多方游說,終于把發(fā)掘的意向“落地”。1928年10月,殷墟的考古發(fā)掘拉開序幕,中國現(xiàn)代科學考古也由此誕生——在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是“自己挖自己的祖先”。此后,兩位美國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博士——李濟和梁思永,也先后來到安陽,參與殷墟發(fā)掘。

      在甲骨卜辭中,常出現(xiàn)“某貞”的結構,卻一直無解。在實地發(fā)掘中,董作賓恍悟了其中的秘密:“貞”字前面的其實是人名,是負責本次占卜的巫師。如果一塊龜甲上有6個“貞人”輪流主持占卜,那這6個人就是在同時期任職的史官;此后,凡是有這些貞人名字的甲骨文,都應該和這塊龜甲上的甲骨文同屬一個時期。

      自盤庚遷殷至帝辛(紂王)滅亡,歷經(jīng)11位帝王,這些散落的甲骨就像把這255年的歷史撕成碎片,混在一起。在這個意義上,董作賓所做的堪稱一件“鑿破鴻蒙”的大事,他依據(jù)“貞人集團”,再結合稱謂、坑位、字形等10項信息,將10多萬片甲骨劃歸為5個時期,這些混沌一團的文字,從此成為前后有序的系統(tǒng)史料。

      此后的發(fā)掘中,宮殿、王陵、青銅、人牲,這些完全不見于文獻記載的新知識,依次浮出歷史地表。魯迅的日記顯示,安陽發(fā)掘簡報每出一冊,他就去買一冊。然而,這些奇跡并不能掩蓋一個遺憾——除了零星冒出來的甲骨,8年來,甲骨窖藏坑始終隱而不顯,而這正是這些考古人來到這里的最初愿望。

      1936年,第十三次發(fā)掘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小屯村。6月12日,原定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下午2時,考古隊在YH127坑發(fā)現(xiàn)了幾小塊龜甲,起初不以為意,打算清理完就收工,沒想到接下去,一版接一版的完整龜甲陸續(xù)出現(xiàn)。第二天,發(fā)掘繼續(xù),直至天黑,甲骨仍在一筐筐地裝,像無底洞一樣源源不絕——這個YH127坑,正是考古隊期待已久的大規(guī)模甲骨窖藏坑。此時消息已經(jīng)擴散出去,日本人、地方勢力都在暗中窺伺??脊抨爴囊归L夢多,決定將整個區(qū)域的土壤一起挖出,裝箱運走。幾經(jīng)波折,YH127坑終于安全運抵南京。

      一年后,“七七”事變爆發(fā),日本人占領中原,安陽發(fā)掘戛然而止。史語所在長沙吃了一頓“散伙飯”。這一別,殷墟考古隊的許多人終生未能再相見??箲?zhàn)中,董作賓隨史語所內(nèi)遷,輾轉(zhuǎn)長沙、桂林、昆明、南溪,流亡奔波中仍不忘研究,據(jù)說一到夜間,都是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筆伏案寫作。1945年,董作賓以驚人毅力完成的《殷歷譜》出版,這部研究商代歷法的名著被陳寅恪推為“抗戰(zhàn)八年,學術著作第一”。

      不久,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董作賓本來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但因為很多殷墟材料已被運至臺灣,“不跟著走還有什么選擇呢”。去臺后,他日夜關注故土,卻終生沒能回到祖國大陸。

      1942年,董作賓到重慶中研院開會,曾專程拜訪郭沫若。郭沫若設宴款待,還潑墨揮毫,賦詩相贈。作為“甲骨四堂”中最晚接觸甲骨的研究者,郭沫若于1930年寫成《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結合卜辭講商代的漁獵、農(nóng)業(yè)、工藝、貿(mào)易,談商代氏族社會的痕跡和崩潰,讓古老的甲骨材料生發(fā)出全新的政治社會意義,被譽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山之作。

      1950年,郭沫若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在他的推動下,中斷10余年的殷墟發(fā)掘重新啟動。1976年,保存完整的商代婦好墓被發(fā)現(xiàn),3000年前中國第一位女將軍“重現(xiàn)人間”;1999年,“洹北商城”被鉆探出來,改寫了傳統(tǒng)的“殷墟”概念。時至今日,面積36平方公里(相當于50個故宮)的殷墟還在繼續(xù)“挖”著,各種發(fā)現(xiàn)源源不斷,從植被、動物到人種、家族,從建筑業(yè)、手工業(yè)到農(nóng)業(yè)、喪葬與祭祀,商朝逐漸從傳說中的模糊史影,蛻變?yōu)橐粋€真實、豐富的人類生活世界。

      2017年,甲骨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圣書體文字、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奧梅克瑪雅文字都沒有延續(xù)下來,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文字體系,經(jīng)歷篆、隸、草、行、楷等不同書體的變化,保留至今。它寫下了商人的耕作、田獵、生育與戰(zhàn)爭,寫下了3000年的王朝更迭與文明演進,也寫下了120年里幾代知識者在田野間的考察,在書房里的鉆研,在時代風暴中的選擇與堅守、光榮與犧牲。

      猜你喜歡
      劉鶚羅振玉殷墟
      日本關西大學藏羅振玉致內(nèi)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釋
      王國維、羅振玉晚年交惡考論
      小說家劉鶚也是慈善家
      慈善(2021年5期)2021-10-02 19:01:08
      如何重評羅振玉的學術成就
      新民周刊(2020年40期)2020-11-09 03:36:27
      羅振玉致西園寺公望手札解讀
      藝術品(2020年9期)2020-10-29 02:46:54
      殷墟隨葬樂器補議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4
      遙望殷墟——音樂考古與商代史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42
      劉鶚古琴藏品留傳考
      殷墟
      劉鶚和他的《鐵云藏貨》——《中華珍泉追蹤錄續(xù)篇》(十七)
      中國錢幣(2016年4期)2016-05-17 06:11:57
      贺州市| 隆化县| 万州区| 手游| 拉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宜城市| 湖口县| 德惠市| 小金县| 朝阳县| 白河县| 平顶山市| 北京市| 江永县| 呼图壁县| 新和县| 临城县| 大理市| 上杭县| 津市市| 桐柏县| 台北市| 巴楚县| 商都县| 台州市| 东山县| 郑州市| 吉林省| 沙洋县| 阿荣旗| 迁西县| 五家渠市| 平江县| 新竹县| 旬阳县| 晋城| 离岛区| 岳池县| 临夏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