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美玲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qū)石城鎮(zhèn)茶洞小學 廣東 云浮 527300)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一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研究,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1 笑容消除恐懼,鼓勵增強信心。我一直認為:微笑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的微笑尤其重要,它可以瞬間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寬松的口語交際氛圍。
一年級學生剛剛步入校園,他們大多膽小、聲音輕、說話不規(guī)范、怕說錯話、怕老師批評、怕被笑話、好動、聽話不專心,許多同學在訓練中既想說又不敢說,或說不清楚。教師該如何消除他們的怯場心理?我認為鼓勵是最好的方法。不僅是孩子說得好的時候需要鼓勵,當孩子沒說好的時候,教師更加需要給予他們鼓勵:“這次雖然沒說好,但是比之前進步了,真棒!相信下次說的時候你會說得更好?!庇械膶W生說話情緒緊張,不知所措,教師要和藹、親切地鼓勵他們,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有的學生聲音小,低著頭,教師不要老說“大聲點”,而要側耳傾聽,及時肯定對的,糾正錯的,隨后鼓勵他:“說得真好,要是聲音大點就更好了!”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給予鼓勵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語言的鼓勵,也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又或者是一張小書簽、小卡片、小標本……
1.2 有備而來,才能“無所畏懼”。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一直十分注重“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課也不例外。每次上口語交際課的前一天,我都會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任務,如:一年級下冊園地四的《猜謎語》,我布置孩子們回家與父母共同搜集至少兩個謎語;《該怎么辦》,我讓學生圖文結合了解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難,想到了什么好辦法,然后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與爸爸媽媽交流,如沒想到辦法的要請教家人……這樣一來,孩子們第二天在課堂上面對的就不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自己的實際操作;孩子們要說的不再是突如其來的話題,而是自己與父母昨晚交流的結果,從而膽量倍增,有話敢說,有話想說,為當天的口語交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口語交際課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每一個話題創(chuàng)設與實際生活相接近的交際情境,這樣就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的體驗。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觀察掛圖、欣賞視頻、模擬表演、游戲教學這四種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學生敢于說、樂于說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對學生提出具體的交際目標,并教會學生具體的方法,才能有目的地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交際方法,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
3.1 教會學生傾聽的技能。傾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傾聽別人講話是尊重他人、禮貌的一種表現(xiàn)。缺少傾聽的口語交際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語交際。學會傾聽是小學生獲取信息,提煉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徑和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它是一項復雜的心智活動。學會傾聽作為一種習慣和意識,必須努力培養(yǎng)。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他們對于新鮮事物感到無比好奇,自我控制能力和專注能力都相對薄弱,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通常是一雙雙小手舉得很高,性子急的孩子甚至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我來”,但是站起來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連老師問什么都沒弄明白。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每節(jié)課我都會向孩子們強調“先聽后說”,并在口語交際課上授予他們具體的傾聽技能:聽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話,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能正確適時地回答別人的問題等。
3.2 教會學生表達的技能。
3.2.1 明確表達的技能。教師應熟悉語文課程標準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并教會學生表達時一些具體的技能。針對一年級的年齡特點,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特意編出了孩子們朗朗上口的兒歌:大聲說,說完整;安靜聽,認真想;請人回答要有禮,同伴答對要表揚。實踐證明,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口語訓練后,交際水平明顯提高,大部分同學們懂得傾聽了,回答的聲音響亮了,而且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3.2.2 教師示范,讓孩子們模仿說。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口語交際課的任務之一,因為小學階段是口語表達訓練的初級階段,在學生的說話過程中,沒有文字材料的依托,學生即興表達,既要動口,又要動腦,這一任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更為艱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指導。當學生口語表達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讓學生在感悟、模仿的過程中逐步規(guī)范他們的口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更應該提高認識,更新觀念,不負使命,持之以恒,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口語交際的平臺,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