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筱筱
(浙江省浦江縣大溪中小 浙江 浦江 322200)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寶貴遺產,在現行的人教版教材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學任務。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讓學生吸收祖國語言文化的珍貴遺產,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要求。這些文言文雖然只是浩瀚文學海洋中的點滴,但卻是小學生認識、吸收我國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言文立意高遠,構思新穎,語言清新,趣味濃郁。在教學中,我體會到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品味文言文,剖析其語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取文言文營養(yǎng),探索文言文真諦,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其教學策略應體現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在小學階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為初中學習文言文作好鋪墊。
文言文距離現在有一定的時間,同時其語言環(huán)境也與現在大不相同。教師在教學時,適時地介入資源,補充相關背景資料等,學生理解文本就會容易一些。但是在什么時候去介入資源也十分有講究。有些資源可以在開頭介入,提起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有些資源可在教學過程中插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學《伯牙絕弦》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伯牙擅長鼓琴,感悟“黃金萬兩易得,知音一個難求”的道理。介入了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相關資料。資料的介入學生不僅感悟到伯牙琴技高超,也體會到了知音相知相識的可貴。
2.1 熟讀課文,讀中自悟。文言文的教學中朗讀教學十分重要。古人云:“口誦心維,終身受益。”如在教學《伯牙絕弦》一文時,文中對伯牙善鼓琴和子期善聽的兩個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較難讀,教學時,我先要求學生先讀準字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再通過范讀,劃分停頓,讀出節(jié)奏;最后再是借助注釋讀懂。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x多了自然成誦,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體會文言文的意義和感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2 劃出節(jié)奏,初步理解。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語言和敘述上有較大的差別,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須掌握其內在的節(jié)奏。只有畫出正確的節(jié)奏,才能準確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因此,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試著劃出朗讀的節(jié)奏,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如果學生不能夠正確地劃出朗讀的節(jié)奏,教師應予以引導幫助,要讓學生切實掌握劃文言文節(jié)奏的方法。
在文言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更感性的認識。
3.1 直觀展示文言文的意境。文言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依據意思體會,由教師進行深情的范讀,并配合古典名畫和名曲來激發(fā)情感,營造氣氛,還可以欣賞現代作曲家的演繹的文言文樂曲及朗誦來激發(fā)情趣,幫助學生去體會文言文中的詩情畫意。
3.2 發(fā)揮想象,適時補白。文言文往往配有插圖,可以通過給插圖補充內容的形式,讓學生的想象與文本、與生活鏈接,勾畫出更豐富的形象?!恫澜^弦》對于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心情,文本中并沒有的文字直接表現,那學生如何真實體驗這種情感呢?我認為此處就需要教師對文本進行補白。
通過一次次追問,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充分感悟伯牙的心情,接著便趁熱打鐵,讓學生設想此時自己就是伯牙,將自己的感受、心聲寫下來交流。
同學們寫的文字,有的只有短短幾句,有的內容較多,但都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受。我想這比老師機械地灌輸,強硬地將自己情感體驗強加給學生效果要好得多。
意境相輔,誦讀相成。我們可以讓學生學習文言文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奶角螅詫W能力大大增強,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把文言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真正使文言文教學發(fā)揮其特有的魅力,讓古典文學的精華,從學生口中滲融于他們的血液中,芬芳在他們的生命中!讓他們的生命因文言文而充滿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