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萌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石江鎮(zhèn)中心幼兒園,湖南 邵陽 422302)
童話是以幻想為主要特色,以擬人、夸張為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適合低齡兒童進行文字藝術(shù)欣賞和思考。如果將主題式童話劇引入到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在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知識大綱的同時,對他們進行“童話式”道德教育,讓他們在參與演出和觀看演出過程中進行自我知識感悟、生活感悟,從一言一行中進行自我精神洗禮是極好的。但,縱觀我國幼兒園教學參考資料和活動設計,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教材中有一兩個童話劇內(nèi)容出現(xiàn),還可以讓孩子們參與或者觀看到一些表演故事,卻因各種原因在教材中刪除。這并不是孩子們不喜歡童話劇了,而是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員認為以往童話劇的排練方式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長期單一的排練形式讓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嚴重降低,甚至還影響日常的教學。因此,我們急需一些行之有效的幼兒主題式童話劇教學模式和指導策略,讓童話劇重新回到幼兒的學習生活中。
幼兒園主題式童話劇教學模式是指幼兒教師將童話故事中能夠引導低學齡段幼兒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從故事表演中培養(yǎng)和鍛煉幼兒各項能力的部分,因地制宜地結(jié)合各類學科教材進行發(fā)散式創(chuàng)作、改變,配上動人的音樂以音樂劇或者情景劇的形式出現(xiàn),并通過幼兒參與表演演出作為展示。從主題式童話劇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我們既是童話劇表演的主導者,同時還扮演著編劇、導演、旁白、劇務、觀眾等多種角色,兒童則是教學的主體又是表演的演員和觀眾。
筆者認為在幼兒園教育中進行主題式童話劇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點:1)主題式童話劇教學模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年級在三到六歲,正是愛模仿、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年齡,但是同樣兼具各種愛好持久性差的特點。但是,參與童話劇表演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進行當中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對主題教育相關(guān)知識的學習熱情。實踐教學經(jīng)驗告訴筆者,孩子們非常喜歡參加主題式童話劇的表演,通常是這個主體剛剛結(jié)束,孩子們就開始期待下一次活動。2)主題是童話劇可以保證教學課堂的秩序井然,幼兒園主題式童話劇教學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需要全體學生的通力配合,在這種要求下全班學生可以一改往常吵鬧的課堂教學面貌,每個人都會為了童話劇的正常開演進行同理準備,從而保證了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生活的秩序,同時幼兒在教師相關(guān)安排下可以進行科學知識、美術(shù)知識、健康知識、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知識和能力的提升。3)主題式童話劇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童話劇表演需要孩子們進行臺詞記憶、服裝選擇、相關(guān)知識學習和各種道具使用方面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開展相關(guān)教學活動能讓孩子的想象力得到積極發(fā)揮,在表演過程中得到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加強,讓他們逐步體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幼兒園主題式童話劇由一下幾個部分組成:選擇童話劇素材——教師進行個性創(chuàng)編——開展主體童話劇教學——指導并表演,作為兒童教學啟蒙人,我們需要進行相應的策略來完善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1)適配幼兒興趣,選擇童話劇素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行動帶動者,選擇適合他們發(fā)展且讓他們有興趣的主題童話劇素材進行改變和創(chuàng)作可以讓他們快速融入課堂教學節(jié)奏中,同時也是孩子全身心通入學習的基本保證。2)劇本創(chuàng)作需要明確有兒童話劇編寫要領(lǐng),劇本的創(chuàng)作是童話劇開展的關(guān)鍵,劇本的編寫涉及到幼兒表演的臺詞,我們需要嚴格注意,既要讓他們在表演中學習知識,又需要將部分不適合他們成長的臺詞進行替換的轉(zhuǎn)化,從而讓他們在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不過多接觸成人,但每天又在進步。3)以主題式童話劇作為中心,開展輻射教學,讓幼兒的教育和學習不止停留在一次主題活動中,而是借助主題活動培養(yǎng)他們探索知識的興趣,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引入主題式童話劇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事物理解能力,這是一種科學有效、操作性強的教學模式,而很多幼兒童話劇都可以按照這個模式完成教學。但筆者認為,主題式童話劇仍有諸多不足點,它不適合現(xiàn)階段的低齡兒童連續(xù)開展進行,不過我們可以把它融入到幼兒園常規(guī)教學中,從而豐富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進行知識啟蒙和人生啟蒙,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