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楊楠楠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國教育領(lǐng)域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他開拓性地提出了“創(chuàng)造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學說”等觀點。通過對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深入研究,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更好地吸納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精髓,并將其理念運用到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
在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工作的踐行中,教師教學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凇爸泻弦弧崩砟钜龑В處熢谶M行口語表達課程的引入時,可以通過一些真實情境的營造,讓小學生能夠置身于情境中學習口語表達技巧。“知學合一”強調(diào)的是理論和所學習的內(nèi)容應該保持一致,這也就是說,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教學時,既要立足課本知識,同時還要確保學生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在進行《秦兵馬俑》一課的教學實踐時,教師在進行課堂內(nèi)容講述前,可以先拋出幾個問題,要求小學生在觀看完背景資料后,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問題的表述:
問題一:你對兵馬俑有哪些了解?
問題二:為什么兵馬俑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美譽?
問題三:誰能講述一下,兵馬俑是用什么制作的?制作的方式是什么?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提出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并促使小學生的注意力被教師所播放的背景資料文件所吸引。教師在進行背景資料信息闡述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利用音樂背景以及畫面的輔助,營造出恢宏大氣的意境,這對于小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情境融入,促進小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背景資料播放完畢后,小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上面提出的問題。在獲得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適時引導,糾正其在語言表達過程中不恰當?shù)牡胤?,這對于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非常出色的作用。
針對小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關(guān)鍵在于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引導小學生多說、多思考,并在口語表達之前先進行語言的簡單組織,明確表達的核心內(nèi)容和思路,進而實現(xiàn)邏輯嚴謹?shù)谋硎觥_@也就要求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實現(xiàn)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能夠更嚴謹、更有邏輯性。
在《秦兵馬俑》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創(chuàng)作者在針對兵馬俑進行描寫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非常嚴謹?shù)脑~匯,而且在介紹兵馬俑特點的過程中,邏輯嚴謹,思路清晰。比如在講述完兵馬俑的規(guī)模后,創(chuàng)作者使用“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將筆鋒轉(zhuǎn)向到兵馬俑類別以及特點的介紹上去。這種思維表達方式非常嚴謹,邏輯性非常突出。所以在進行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引導上,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述的過程中,將作品中有嚴密邏輯性的內(nèi)容作為案例進行教學引導。通過教學引導,讓小學生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能夠?qū)W會運用在課堂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式去進行語言的組織和表達。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語言認知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立足小學生的語言學習和認知能力水平,適度引入進行思維模式教育,幫助小學生去培養(yǎng)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小學生在口語表達的訓練和學習中,能夠充分學習課本中提到的邏輯表達方式,提升口語表達的嚴謹性。
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核心表達要點的把控。也就是說,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踐行中,教師通過課堂的引導,引導小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進行口語表達的過程中有效實現(xiàn)重點的把控。
就《秦兵馬俑》而言,教師在通過課文訓練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應該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解讀,讓小學生明確在表達的過程中如何進行表述重點的把握。比如在描述兵馬俑特點時,在課文中采用了“有的…有的…”這樣的表達方式,通過排比的方式,將兵馬俑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通過排比句的運用,讓讀者能夠集中精力去把握重點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的口語表達教學來說,實際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這種排比的句式去進行重點內(nèi)容的陳述。此外,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去進行重點的理解,并讓小學生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糾正朗讀過程中的不足,并幫助小學生學會闡述重點內(nèi)容時,通過語氣以及語速的變化去更好地完成重點內(nèi)容的口語表達。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業(yè)界有非常突出的指導價值。通過陶行知“知學合一”觀點引導,確保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落地上,能夠切實立足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文章結(jié)合《秦兵馬俑》課文的解讀,立足課本視角,融入“知學合一”教育理念,為教師進行小學生口語表達教學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借鑒的思路,讓教師能夠更好地立足于“知學合一”角度開展小學生口語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