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翔
上一講《游記怎么寫》,提及各種敘述順序,以及移步換景、定點觀察等方法。有同學(xué)問,游覽中所見景物,比如一朵花、一株植物,或者一處景觀,泉池、山野以及建筑之類,又怎么寫呢?這就是寫“景”狀“物”的具體方法了,上一講略有涉及,現(xiàn)在具體談?wù)勥@個問題。
單一景物怎么寫?
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葉圣陶《荷花》
第一招:概述與具體
“先概述”就是先寫某一景物的大概情況或整體印象,比如“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昂缶唧w”也就是依據(jù)不同角度來具體描繪這一景觀的各個方面,比如從葉和花的角度來寫這一池荷花。想一想,如果不這么寫,還能從哪些角度來寫呢?比如平靜的和清風(fēng)拂過的狀態(tài),再比如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狀態(tài),可以嗎?
第二招:主次與先后
襯托,或者反襯、烘托之類的方法,你是明白的。荷花是主體,所以荷花的描寫更為具體;荷葉作為陪襯,筆墨就簡省一些。若是反過來,具體寫荷葉,你覺得合適嗎?不僅有主次之分,還有先后之分。你瞧,先寫荷葉,再寫荷花,這又是為什么?倒過來合適嗎?
第三招:色彩與形態(tài)
先看花,“白荷花”“黃色的小蓮蓬”,講色彩;“冒”“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全展開了”,花骨朵兒則是“飽脹”,是形態(tài)。再看葉,“碧綠”,講色彩;“大圓盤”“挨挨擠擠”也是形態(tài)哦。再加上文章開頭“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那是味道。這下你明白了,觀察一個事物,我們得調(diào)動視覺、嗅覺、聽覺,還可以調(diào)動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有條不紊地寫下來,那就色香味俱全啦!甚至還有“幻覺”呢——
第四招:事實與聯(lián)想
如果說色彩、味道、形態(tài)等都是事實存在的話,那么“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就是聯(lián)想,是作者看著“花骨朵兒”的聯(lián)想。你瞧,作者看著滿池的荷花,“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又是迎風(fēng)起舞,又是和蜻蜓、小魚交流談天。聯(lián)想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自己的感受與景物結(jié)合,另一種則干脆把自己想象成景物之一。那看著“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或者“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的荷花,你想到了什么?可作者又為何不寫呢?
是啊,作者選擇寫什么,選擇怎么寫,都是根據(jù)行文的表達需求決定的。一般而言,無論是游記還是寫景狀物,都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比如喜悅、熱愛、留戀或者向往等,這就是所謂的“借景抒情”。事實上,景物很少單一出現(xiàn),作者也會將情感寄寓在更多景物上。這又該如何來寫呢?
組合景觀怎么寫?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老 舍《草原》
與前例相比,這一選段內(nèi)容更豐富,但請你仔細揣摩,上述方法是不是仍舊有所體現(xiàn)呢?基本都有,只是有些清晰,有些隱蔽?!拔铱吹搅瞬菰笔歉攀?,而后從“那里的天”和“在天底下”兩個角度來具體化描寫;其中“在天底下”是主要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庇质沁@一部分的概述,再從小丘、羊群、駿馬和大牛等不同景物做具體化描寫。我們把這種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表達方式姑且稱之為“套嵌式表達”。
這是一潭深綠的泉水。周圍鑲嵌著不大整齊的石頭,石頭上長著一層黑里透綠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準會滑倒。那綠得沒有一點兒雜色的蕨草,那悄悄地開放著的花朵,給珍珠泉編了個樸素的花環(huán)。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jīng)發(fā)黑的樹葉??上]有魚,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吳 然《珍珠泉》
再作比較,你是不是又發(fā)現(xiàn)了概述與具體、主次與先后、色彩與形態(tài),以及事實與聯(lián)想呢?石頭、蕨草和水,都表現(xiàn)了各自的特色,彼此既是獨立的,又共同組成了一個景觀。我們把這種一一道來的表達方式就稱呼為“平行式表達”吧。
至于上一講中指明的“主次分明”“色彩搭配”“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間”等方法,你是否在這兩個例子里都有所察覺呢?當然,無論是游記還是寫景狀物,方法還有許多!
單以顏色表現(xiàn)景物的——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蕭 紅《火燒云》
單以形態(tài)表現(xiàn)景物的——
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點兒,慢慢地,有姿態(tài)地搖動上來,碎了???,又來一個!
——老 舍《趵突泉》
單以感受表現(xiàn)景物的——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陳 淼《桂林山水》
還有哪些方法?相信你會從閱讀中體會到更多奧妙的!這些方法有的是單獨出現(xiàn)的,有的則是綜合運用的。在你的習(xí)作過程中,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表達需求合理而靈活地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