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野剛(河南省中原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河南 南陽 473000)
伴隨著中國建筑工程水準的不斷上升,其機械化水準也在不斷進步,尤其在中國的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方面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盡管利用了鉆孔灌注樁技術來進行提升,但是仍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這類技術的漏洞,會拖慢我國公路建設的步伐,進而阻礙我國建筑工程的發(fā)展。
1.1.1 成孔的縮徑問題
縮徑問題是公路工程建設中常見的問題,縮徑問題的出現(xiàn)會導致鋼筋難以進入孔內(nèi),也會間接影響到樁的承受力。而產(chǎn)生縮徑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鉆孔過程中,由于其壓力較大、鉆速較快等因素,使得鉆頭很快穿過淤泥層[1],且淤泥層土質本身不具備觸變性與融合性,會使得淤泥流進鉆孔之中,進而造成縮徑的問題。
1.1.2 鉆孔的坍孔問題
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坍孔事件時常發(fā)生,其發(fā)生的原因主要由兩個:
(1) 其土層進行發(fā)掘時,未事先預料到土層的復雜性,進而產(chǎn)生坍孔問題。
(2)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技術并不嚴謹,其調和的泥漿粘度較低,很難撐起其孔壁之間的壓力。
1.1.3 鉆孔不當?shù)男笨讍栴}
公路施工過程中,在遇到軟硬巖石層交替的路段,其斜孔問題極易發(fā)生,一般出現(xiàn)此類的問題都是由于鉆機安裝不穩(wěn)定,在進行鉆孔時發(fā)生偏移,加上其鉆頭的壓力較大因素,才會導致斜孔問題的出現(xiàn)[2]。
公路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是灌注,而堵塞問題也是施工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旦發(fā)生此類的堵塞,就會導致灌注樁的施工周期增加,也會帶來灌注樁殘渣與沉淀問題,這些殘渣與沉淀物會附著在表面,給公路工程帶來巨大的困難,拖慢整個工程的進度。
在進行公路工程建設中,其對于軟土層施工的處理過程中,一般采用的灌注樁技術進行加固,若在初次施工過程中未進行全面的封底處理,其底部會產(chǎn)生較大的沉渣問題,進而會產(chǎn)生灌注樁底部的反漿問題。此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初次灌注過程中受到導管的距離因素影響,難以進行封底工作,會導致此工作取得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此外,還有可能導致反漿問題的原因是在于其清孔的過程不干凈所導致的。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其導管埋設的過深與卡管問題都會阻礙公路工程的順利開展。其管道埋設的深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若其埋設深度過深,就會導致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延長,也會使得灌注土壤的流動性降低[3]。若埋設深度過淺,會導致導管只停留在淺層土壤,看似縮短了施工周期,但是會嚴重影響到導管的使用壽命,也會為減少公路后續(xù)的使用周期,增加公路的維修成本。
在混凝土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樁柱出現(xiàn)的空心問題也是很難避免的,在整個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其工程量較為龐大與復雜,其中相關的一些因素會導致導管與混凝土之間的融合并不完全。另外,發(fā)生此類的空心問題還與不規(guī)則漏斗、導管的拔出狀態(tài)有關,由于導管埋設的深度不精準,導致在拔出后,其混凝土的流動性降低,無法準確的流入樁中,進而發(fā)生空心問題。
2.1.1 縮徑問題的具體防治方案
在成孔過程中之所以產(chǎn)生縮徑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鉆速過快,可以從其施工的技術入手,嚴格管控鉆孔的過程,聘用專業(yè)的鉆孔人員,在遇到各類土壤層問題時,能夠及時控制鉆孔的速度,進行反復提拉掃孔的操作[4],進而減少縮徑問題的出現(xiàn)。
2.1.2 坍孔問題的具體防治方案
導致坍孔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準確地去分析復雜地形所帶來的公路工程難點。因此,在進行公路鉆孔灌注樁施工前,需要認真審閱公路工程的建設地形,針對易發(fā)生坍孔的路段進行重點關注,以此來防止成孔過程中的坍孔問題。若發(fā)生此類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適當?shù)难a救:一、避開原灌注樁的位置,待回填后重新進行鉆孔;二、回填鉆孔后在原來樁口處補增梅花樁等固定裝置,以此來穩(wěn)定成型的樁孔[5]。
2.1.3 斜孔問題的具體防治措施
針對斜孔問題,只要在鉆孔的過程中保持良好均勻的鉆速,加上鉆孔安裝機的穩(wěn)定擺放,就可以防止斜孔問題的出現(xiàn)。若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斜孔的問題,可以進行反復的掃孔,以此來進行斜孔的糾正。
在發(fā)生灌注樁堵塞問題后,施工人員可以采取以下3 個步驟進行問題的防治與補救,首先,工作人員在初次澆筑的過程中做好良好的準備,控制好其澆筑速度,利用沖擊力來降低泥漿的流動性,進而減少其堵塞問題的發(fā)生;其次,澆筑過程中需要盡量排空導管內(nèi)部的空氣,增強導管的流動性;最后,需要進行灌注樁的檢測,來反復確認澆筑過程的順利。
對于反漿的問題,施工人員應當及時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一般來說,反漿問題會延緩施工的周期,增加施工的成本,因此,施工人員應當做好清孔的工作,認真檢查孔內(nèi)是否存有殘渣,以防止反漿問題的出現(xiàn)。此外,施工人員可采用測繩或者測錘等方式來進行孔內(nèi)的清理,若不能有效的進行清理,也需要采用其他的形式來進行補救,反復多次地來進行泥漿的清理[6]。
針對導管的埋設問題有以下4 個方面的防治措施:導管在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應當控制在3m左右,若超過這個深度,就會導致混凝土的供應時間延長,會浪費不必要的混凝土資源,也會造成埋管的事故;導管輸送的混凝土時長應當控制在1h 以內(nèi),若超過1h 的供應時間,應當將其導管的插入深度變長,延長至5m 左右;在整個輸送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多次的抖動導管,避免混凝土在導管內(nèi)出現(xiàn)額外的問題;根據(jù)實際的公路施工問題而言,混凝土的質量問題與導管順利輸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其經(jīng)常發(fā)生卡殼的主要因素。
樁柱空心問題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時常發(fā)生,為了更好地杜絕此類問題的發(fā)生,可以通過下面3 個措施進行防治,首先,施工人員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應當控制好導管的插入深度,讓混凝土順利的進入管內(nèi);其次,在灌注結束后,可以上下抖動導管,其幅度控制在50cm 左右[7],能夠較好的進行填充;最后,還需要嚴格控制好整個灌注的時間,防止出現(xiàn)下部混凝土的凝結問題,以此來造成灌注樁的空心事件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公路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的過程中,盡管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通過對于此類問題進行防治,例如控制鉆速、分析公路路段地形、穩(wěn)定澆筑的速率、掌控好導管的插入深度與清洗孔內(nèi)殘渣等防治措施,能夠有效提升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能降低施工期間所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進而降低施工的成本與進度,最終促進中國公路工程的建設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