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我校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從學生未來發(fā)展著手,打造學校核心凝聚力,與家長共同規(guī)劃制定教育培養(yǎng)體系,讓家長明確學校辦學目標、宗旨和特色,讓每位家長都能支持、理解和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讓學校的教育目標成為家長的共識,學校家庭教育就會發(fā)揮最大的效能。
把家長請進學校,不僅是簡單的參與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也是對家長固有思想的一次洗禮,種下情感的子,就會開出愛的花朵。
首先,在下發(fā)新生錄取通知書時,我們要附上一份致家長的邀請函,預約學生家長提前到校,通過報告會、座談、參觀學校等形式,讓家長充分認識我們的辦學目標、管理特色、人文環(huán)境、教育教學設施、師友互助教學等,讓家長對我們的學校不陌生,建立信任感。
學校每學期的開學典禮、校園文化節(jié)、體育節(jié)等都是學生和家長最愛的盛會。這樣的大型活動的主角就是學生和家長,我校的開學典禮由學生會舉辦,會上的發(fā)言、講話、頒獎都要由學生和家長共同來完成。長達一個月的文體藝術節(jié),有課堂特色活動、第二課堂攝影、各類繪畫 、書法、科技小制作、社會實踐成果匯報、文藝節(jié)目演出、活動感言等,在學生展現(xiàn)綜合素質(zhì)的同時,每位學生家長都盡其所能配合學生表現(xiàn)他們的綜合能力,在這樣的活動中,家長無形地增強了對學生、對學校的信心,鼓舞了他們支持學校工作的行動和決心,使家庭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fā)。
同時我校建立了班級、學年、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成員實行定期改選和輪換制,以保證多數(shù)家長都有機會參與到班級、學校的管理中去,也可以保證我們能夠在不同時期傾聽到來自不同階層的聲音,及時改進我們的教育和管理。家長委員堅持例會制度,每學期兩次。此外,當學校有重大事情,邀請家長代表參與決定,多方聽取家長的建議,讓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學校的管理,更好地地接受家長的監(jiān)督,使家長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與學校是一家,與學校榮辱與共。
“能否經(jīng)常進課堂?”這是一位學生家長向?qū)W校領導提出的問題。通過與家長委員會共同研究,我們決定家長可以經(jīng)常進課堂,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家長進課堂計劃,在保證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前提下,也滿足了部分學生的需求,并同意有能力的家長參與班級的管理,最初實行的家長開放日,開創(chuàng)了我校家校教育的歷史。每逢教研課,聽課教室內(nèi)人滿為患。通過聽評課,家長了解了新課改下的課堂形式,了解了課程變化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關注新課程的生長點與學生的需求。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長走進課堂的感受和真實情況,我們采取面對面和信件反饋的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這些驗證了我們的初衷:家長是學校最有效、最寶貴、最有潛力、最無私的資源。雖說個別家長文化水平一般,但是他們有熱情。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其關鍵所在就是不能讓家長對學校了解得太少,只要家長真正了解了學校,他們就會全力支持學校工作。
我們還積極開展家長培訓工作,不在于培訓者準備的內(nèi)容多充分,講的多好,而更主要的是在于哪些是家長所需要的。
我校的家長培訓工作,在學校長遠規(guī)劃指導下,已經(jīng)形成的特色模式如下:
首先,每學期的開學初、學期中和學期末都要開展專題培訓。培訓的主體框架包括學生的家風文化、習慣養(yǎng)成、安全防范、溝通交流等。家長培訓的形式多樣化,小型的是班級家長會,中型的是學年家長會,大型的是學校家長會。培訓的主講者有班主任、名師、學校領導、優(yōu)秀家長、外聘專家,等等。
其次,幫助家長解決教育中的困惑。一是家長抓好學生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時機,學生在家時間多,活動比較隨便,其行為受約束少,一些不良習慣就會表現(xiàn)出來,如果家長忽視了,學生就成了雙面人,在校一個樣,在家另一個樣。二是家長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學習環(huán)境很重要,很多家長在學生學習時,他們同時使用手機、電視機、電腦等發(fā)出噪音,這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時間久了,各種不良因素導致家長在管學生時,學生會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因為家長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再去強迫學生做到是不切實際的。三是學校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時間上是有限的。如果學生家中有各類藏書,父母率先垂范,學生就會愛讀書。四是學生的意志力更多是家庭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做人道理、堅強的意志等,則需要靠父母去努力培養(yǎng)。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學校和家庭合力教育是我們永遠關注的重要課題,我們會坐下來靜下心細致鉆研每一時期的家校教育工作,讓家庭基礎教育發(fā)揮它潛能,推動學校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