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謙 周景見
【訓練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
不學蝸牛爬,要學千里馬。——中國諺語
疾馳的快馬往往只跑兩個驛亭,從容的驢子才能日夜前進。
——薩迪
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喔?/p>
以上關于“速度”的闡述給了你什么啟示?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古人云:言而無文,行而不遠。有位智者說:走路的時候,兩條腿的姿勢有了變化,就可能是絕好的舞蹈;說話的時候,舌頭的方位有了變化,就可能是動聽的歌曲。
語言是思想的外衣,靈動的語言能夠更好地表達思想的內涵。對于一篇作文來說,尤其是議論文來說,如何讓說理的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是寫作的一大難點,需要運用一些技巧來實現(xiàn):
一、錘煉字詞,力求傳神
寫作時精心錘煉字詞,尤其選擇運用恰當?shù)膭釉~,能起到一字傳神的效果。朱自清的《春》中,寫花叢中的蜜蜂時是這樣寫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一個“鬧”字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蜜蜂在春天來臨之際的活躍,從而表現(xiàn)出春天帶給世間萬物的生機與活力,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如,王維《過香積寺》的詩眼分別是“咽”“冷”。泉水流經(jīng)巖石,如人嗚咽。青松幽暗,使日光陰冷。這兩字運用擬人與通感的修辭手法描繪山中幽暗冷寂的景象,暗示詩人拋棄世俗熱鬧的隱逸情懷。
二、變換句式,語言活潑
整句結構整齊,音律和諧,有氣勢,能渲染氣氛。但是,如果文章過多運用整句難免會使人感到單調呆板。散句結構錯落,長短不一,形式靈活自然,富有變化。因此,在文章中,整句和散句靈活搭配,交替使用,就會使語言變化多姿,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使文章文采飛揚。如王勃的《滕王閣序》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jù)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jié)奏分明,內容起承轉合。一般來說,二字句用于抒情;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峨蹰w序》中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三、引經(jīng)據(jù)典,增加底蘊
經(jīng)典的詩詞名句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果把經(jīng)典的詩詞名句巧妙地移植到自己的文章中,定能使文章文采斐然,并營造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如下面這一片段:
如今我們攜榮耀歸來,務請繼續(xù)保持那份初心。我們秉持“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倔強,捍衛(wèi)了中華的尊嚴;我們篤守“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男拍睿_辟了中華的未來;我們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強,繼續(xù)追尋夢之旅程。如今,我們的民族,帶著榮耀歸來,我們自豪,我們驕傲。但是2035年的青年們,請繼續(xù)保持那一份初心,用所有的力量,助力中華潛龍出淵!物換星移中,中華發(fā)展的速度,堪比“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之迅捷;物換星移中,中華面貌的變化,堪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美麗。泱泱中華,潛龍之出淵兮!
這一段華美的文字除了“潛龍出淵”“物換星移”等文言詞匯為之增色外,巧妙引用詩句,展現(xiàn)了作者的文化范兒,為文章增色不少。
四、妙用修辭,表達生動
在寫作時,恰當?shù)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變平淡無奇為文采斐然。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描寫“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時,用了大量的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此描繪其物象的特征,從而使文章更有形象感,增強其審美效果。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這里,作者以“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來比喻荷葉的高而挺,從而突出了微風中荷葉“婆娑起舞”的形象,不但把荷葉形象化,而且把靜態(tài)的事物動態(tài)化,并賦予其審美內涵,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
從容以致遠
◎劉浩輝
人生實苦,但只要你從容面對,擺脫“攘攘蠅爭血”的浮華之氣,定能透悟生活的本質,使心靈致遠。
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奢靡社會,我們很容易被卷入快節(jié)奏的車輪,承受莫大的壓力,摧毀我們的詩和遠方。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停下急迫的腳步,等待自己的靈魂,關注白云與藍天,拾起幾許從容與詩意,閑庭信步而再次校對人生。
《論語》有云:“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逼崴嚧髱煾识?,他是匠人,面對浮華的靡靡之風,他放棄了富庶的古董行業(yè),散盡家財,四處學藝,改良技術,一次次實驗使早已失傳的菠蘿埝重見天日。他說:“器無巨細,至能載人至上而不催裂?!彼蛟斓囊恢恍⌒”?,站上一個成年人而毫發(fā)無損。一年琢一器,十八年時間,他將“不可能”變?yōu)椤翱赡堋?。他身穿淺白襯衫,嘴角含笑,從容地面對浮市繁華,并在平淡中找到永恒。
“人間有味是清歡”,是蘇軾遭貶后更加從容校對人生的曠達;“雞尺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是歐陽修對靈魂的超脫及對自由的向往;“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是前人對從容的闡述、對遠方的執(zhí)著?;厥捉癯艄疵髡諡榱松疃S诒济筒粫谖膶W的世界里遨游;若尼采整日被生活的繁文縟節(jié)所累,就不會有“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的深遠。正因為他們給了生活意境,才得以于天地間從容前行,尋得屬于自己的鳥語花香。
此起彼伏的對生活的抱怨永遠不會從悠然的人口中傳出,比起抱怨,他們更喜歡在從容中提升自己。張孝祥遠離生活的繁雜,故而“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梭羅拒絕了燈紅酒綠,故而能在瓦爾登湖上獨釣一湖的繁星;莊子拒絕官祿,寧為烏龜在池塘自尋歡樂。他們無悲喜于生活的累負,默自前進著,堅信“既然今日無人識得星星一顆,那么來日何妨做皓月一輪”。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北绕鹌S诒疾ǎ覀兿蛲坝迫灰娔仙健钡膼芤?,熱愛翠荷映月,春風十里的清爽,一指素籮香,看一彎楚臺月,臥一枕海棠風,在寧靜與從容中了然自己的路,兀自行走。
【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高級中學高二27班學生】
點評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但是作者卻使議論文枯燥的說理變得很有底蘊,富有靈動性。首先,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詩詞名言,這些恰到好處的引用讓文章更有意蘊,顯示了作者豐富的積累和深厚的功底。其次,句式富于變化,整散結合,充滿靈動之美??偟膩碚f,本篇作文的語言是其一大亮點,極富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