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也
水果漲得“吃不起”
近來,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今年水果價格高得離譜?,F(xiàn)在能買到5元以下的水果只有兩種:香蕉和西瓜。往年只有三四元一斤的橙子、梨子也都漲到了五六元。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5月份鮮果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同比上漲26.7%。
“蒜你狠”卷土重來
“蒜你狠”是2010年中國流行的一句時髦用語,源于大蒜瘋漲超過100倍,價格超過肉和雞蛋的現(xiàn)象。去年鮮蒜0.6元左右收購,今年的收購價2.1元左右,批發(fā)商賣價在5.4元左右。預計干蒜今年收購價大約在3~5元之間,這與去年相比可能會高出五六倍。
豬肉價格漲漲漲
自今年春節(jié)以后,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一路上漲。據(jù)觀察,5月份北京新發(fā)地市場白條豬批發(fā)的加權平均價是每斤9.53元,比4月份上漲2.25%,比去年同期上漲42%。而6月份第一周豬肉價格漲幅又達到了6%。
國家統(tǒng)計局剛剛發(fā)布,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同比上漲2.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4月份CPI同比上漲2.5%,拉動CPI漲幅上升的主要因素有3類:豬肉、鮮菜和鮮果,這3類4月同比漲幅都超過10%,
河北5月通脹最嚴重
據(jù)統(tǒng)計,河北5月份CPI同比漲幅3.3%,已連續(xù)兩個月領漲全國。同時,河北也是時隔8個月CPI漲幅再次升到“3時代”。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受非洲豬瘟影響,國內豬肉供給短時間內難以改善。同時,近幾個月南方雨水較多,對果蔬生長與運輸構成一定影響。預計,6月CPI還可能進一步走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我國物價調控目標確定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意味著超“3”的省份,下半年的物價調控壓力更大了。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xù)的上漲。一般情況下,低通貨膨脹又稱為溫和通脹,是正常的經濟現(xiàn)象,而普遍公認的惡性通脹為每月通脹率50%或更多,這種往往對經濟有致命的打擊。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后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xiàn)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1美元=6.5億馬克
德國
一戰(zhàn)結束后,戰(zhàn)敗的德國政府為了解決經濟問題,大肆“印錢”。到1923年,德國政府已經發(fā)行5000萬萬億馬克的貨幣,直接導致德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誕生。1921年20馬克左右的一塊面包,在1923年下半年居然需要2000萬馬克。通貨膨脹前1馬克可以兌換2美元,而通貨膨脹后,1美元需要6.5億馬克兌換。
一麻袋錢=一斤米
民國
抗戰(zhàn)時期的民國中央政府由于抗戰(zhàn)需要巨大開支,所以采用大量發(fā)行貨幣的方式來彌補,但是當時發(fā)行的是“法幣”。可怕的是,當時日寇看到了中國政府的這一危機,也開始大量印刷法幣在中國發(fā)行,導致當時的法幣需求是實際需求的400倍之多。當時買一斤米就需要一麻袋的錢。嚴重到什么情況呢?早上用一麻袋的錢買一斤米,下午可能就需要一袋半了。
1000億=6顆花生米
津巴布韋
現(xiàn)代仍舊處于通貨膨脹中的國家就是津巴布韋了。2006年發(fā)行的第二代1000億津巴布韋元紙幣,2008年7月拿到手時,它和美元的比價是1美元兌7585億津巴布韋元。按照一位僑居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朋友所言,“可以買6顆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