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華
(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市人民醫(yī)院 , 遼寧 興城 125100 )
股骨骨折術后常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情況。 它也是此類患者截肢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即使病情輕微,也可能導致后遺癥和功能喪失,嚴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未來工作情況[1]。而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快速康復護理可以提高各方面護理服務的質量,有利于促進疾病康復??祻妥o理是普外科圍術期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有利于鞏固手術效果,加快術后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快速康復手術的概念主要是在圍術期實施各護理單位和各種因素的干預控制,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消除患者對手術和療效的恐懼和擔憂,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確保手術的操作。 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為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提供了有效保障,對改善術后舒適度,減少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快速康復護理在預防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90例股骨骨折術患者,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7例。年齡41-85歲,平均年齡(55.31±5.21) 歲; 因車禍事故而出現股骨骨折14例,因摔倒而出現股骨骨折31例?;颊唧w質量41-82kg,平均(62.01±2.21)kg?;颊吆喜Y糖尿病有14例,高血壓有18例。骨折到就診時間5小時-7.3天,平均(3.21±1.14)天。對照組男患者29例,女患者16例。年齡41 - 84歲,平均年齡(55.24±5.57) 歲; 因車禍事故而出現股骨骨折15例,因摔倒而出現股骨骨折30例。患者體質量41-82kg,平均(62.24±2.29)kg?;颊吆喜Y糖尿病有13例,高血壓有17例。骨折到就診時間5小時-7.2天,平均(3.25±1.54)天。2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對照組用普通護理,觀察組用快速康復護理措施。(1)術前護理:術前關注患者不良心理疏導和提高手術認知,提高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認知,主要給予健康教育、介紹成功案例,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和提高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認知和預防認知。術前加強功能康復指導,囑咐患者多飲水和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血液粘稠。(2)術中護理:術中加強保暖和生命體征監(jiān)測,預防低體溫的出現。(3)術后護理:及早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計劃,經專業(yè)培訓的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個性化康復訓練計劃,如股四頭肌收縮,髖關節(jié)抬高,擴胸運動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鍛煉強度。另外,協助患者按摩小腿和足三里等,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適當抬高患肢,促進淋巴液回流。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減少臥床時間,以預防臥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疼痛的患者,早期給予自控鎮(zhèn)痛泵進行干預,減輕疼痛對患者睡眠和康復鍛煉的影響,及時評估疼痛情況和適時停止用藥[2]。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滿意程度;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護理前后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深靜脈血栓形成比例。
4 統計學方法:SPSS22.0軟件 進行t、x2檢驗, P<0.05為差異顯著。
5 結果
5.1 2組滿意程度對比:觀察組對比對照組滿意程度更高,P<0.05。對照組滿意度是74.44%,觀察組滿意度是100%。
5.2 2組護理前后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對比:護理前2組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接近,P>0.05;護理后觀察組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前后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對比
5.3 2組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對比:觀察組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更有優(yōu)勢,P<0.05,觀察組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分別是(96.11±3.01)分、(96.11±3.02)分、37.56℃±0.61℃、(2.56±0.61)天。對照組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分別是(83.11±3.21)分、(82.11±3.12)分、36.51℃±0.61℃、(4.16±0.61)天。
5.4 2組深靜脈血栓形成比例對比:觀察組深靜脈血栓形成比例更少,觀察組是3(6.67%),對照組是11(24.44%),P<0.05。
股骨骨折的患者術后更容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除了及時治療外,有效的護理措施也極為重要。快速康復護理作為護理服務的新概念,側重于患者術前心理干預和術后早期康復,是護理的未來發(fā)展之一[3-4]。骨折本身會給患者帶來心理變化,包括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通過術前有效溝通,可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術中保暖措施的實施有利于減少低體溫的出現,減輕對血流的影響。術后早期進行康復鍛煉,定期改變姿勢,促進靜脈回流,可強化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和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康復質量[5-7]。
通過快速的多學科和系統的協作,快速康復護理理論使患者能夠經歷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達到理想的手術狀態(tài),減輕患者的不良壓力,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大多數股骨骨折手術患者可在手術后約7-15天出院。 1-2個月后,它們可以恢復到術前狀態(tài)。快速康復護理應用后,大多數患者可在約2周內完全康復??焖倏祻妥o理的關鍵是鼓勵患者在圍術期手術后第1天開始少量進食,并在手術后第3-4天完全恢復固體飲食?;颊卟恍枰R?guī)放置各種導管等,在疼痛較輕的情況下,可以在第1天起床??焖倏祻褪中g是臨床實踐中的一種新型手術模型。它主要在循證醫(yī)學證據的基礎上,為圍術期患者實施多學科護理措施,從而降低了手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加速了患者的康復過程??焖倏祻妥o理在股骨骨折手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例如,術前快速康復的應用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進而減少對身體的影響。葡萄糖補充可有效避免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饑餓,口渴,煩躁等,有利于降低術后胰島素抵抗的概率;另外,沒有給予腸道準備和導尿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腸道。植物轉運現象可進一步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如肺部感染,嘔吐,惡心等,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期起床;在手術期間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它可以更好地保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進而避免術后疼痛和腸梗阻;同時,為患者加溫措施可進一步降低耗氧量,降低低氧血癥發(fā)病率;此外,限制術中液量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從而減少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減輕家庭負擔;術后鎮(zhèn)痛措施能有效緩解疼痛,引導早期進食,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進而減少分解代謝,同時還能保護腸粘膜,促進切口早期愈合。本研究中,對照組用普通護理,觀察組用快速康復護理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程度、血凝情況、焦慮狀態(tài)、術前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認知、對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認知、術中體溫、術后康復鍛煉時間、深靜脈血栓形成比例方面相比對照組更有優(yōu)勢,P<0.05。
綜上所述,股骨骨折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措施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