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鵬 劉猛
說起遼寧省新賓縣榆樹鄉(xiāng)紅石村,那是典型的山村,地少山多。以往,村民們只能靠種玉米謀生,有的人干脆扔下地去外面打工,日子過得一直不景氣,人均收入多年在全鄉(xiāng)倒數(shù)。然而,這一切終于成為老黃歷了,今日的紅石村發(fā)生了巨變,一座座香菇種植大棚拔地而起,村民們的腰包也一天比一天鼓,大家的臉上更是充滿了幸福的笑容?!斑@一切真得謝謝遠程教育,”村黨支部書記吳士偉高興地說,“俺們村能脫貧致富,全靠遠程教育幫俺們種香菇?!?/p>
作為紅石村的當家人,吳士偉一直琢磨著干點啥項目好讓鄉(xiāng)親們不再受窮,但紅石村山多地少的現(xiàn)實卻讓他不禁搖頭嘆氣。直到有一天,他去參加鄉(xiāng)里組織的遠程教育培訓,這才開了竅:“遠教平臺上的好項目這么多,沒準就有哪個項目適合咱紅石村呢?!彼睦镞^著紅石村的情況,眼睛對準電腦屏幕不斷尋找,終于一條香菇種植的致富信息抓住了他:“種香菇不用占太大地方,這個妥!”他一拍大腿,決定紅石村就種香菇了。
吳士偉要帶著大家伙種香菇的風聲傳開了,很多人卻不買賬:“咱就會種苞米,香菇咋種???”看到村民根本不敢嘗試,老吳就號召村干們先來試試水。種植香菇需要很高的技術(shù),這一點他早有盤算:“沒技術(shù),就向遠教學。”他和試種的村干們一道,天天去站點學習香菇種植課件,邊看大家還邊商量:“這個課件挺實在的,正好適合咱們村?!薄斑@個技術(shù)要點得記仔細了,肯定能用上?!庇辛诉h教撐腰,他們的底氣很足,種下的香菇當年就見到了回頭錢。
看到吳士偉他們種香菇種成了,這下村民才信服了,要求跟著種香菇的人很快堵滿了老吳的家門。看到大家積極性都上來了,老吳高興得很,他為大家制訂好了遠教學習計劃,把站點當成了香菇種植授學課堂。為了能甩掉窮帽子,大家也擼起袖子學,別說,越學還越有興趣了。就這樣,遠教風在紅石村迅速刮了起來,大家每天走到一起,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學了沒有?”通過遠教學習,村民們種植香菇的水平是噌噌見漲。很快,紅石村的窮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
紅石村富起來了,可吳士偉覺得遠教還能幫上更大的忙。他又從遠教平臺上找來電商經(jīng)營的課程,讓村民們不僅種香菇容易,賣起香菇來也能方便;有的香菇種植戶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賣起香菇來,儼然已是行家里手。香菇好賣了,自然種起來就更有勁頭了,紅石村的香菇種植產(chǎn)業(yè)走入了良性循環(huán)。遠教這股東風,讓紅石村在打造香菇專業(yè)村的路上是一帆風順。
追求幸福的道路永遠沒有終點。這不,有幾戶村民種香菇獲得了成功,可“貪心不足”,又盯上了靈芝?!斑@香菇是食用菌,靈芝也是食用菌,一樣能種成?!毕愎街皇鞘称罚`芝可是藥材,效益更大。種靈芝,遠教同樣能出力,老吳同樣是找課件、請專家,為這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保駕護航。這靈芝種成了,肯定能讓紅石村的生活再上一個臺階,鄉(xiāng)親們的好日子啊還在后頭呢!
(作者單位:高亞鵬為遼寧省新賓縣委組織部,劉猛為遼寧省新賓縣榆樹鄉(xiāng)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