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勇
字寒池,號天目游子,坐忘齋主。生于杭州,祖籍義烏?,F(xiàn)為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創(chuàng)作委員會副主任,杭州書法院副院長等職。
1984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先后師承林散之、陳大羽,并得書法泰斗沙孟海先生親授,被沙翁譽為“可造之才”。擅篆、隸、真、行、草各體,尤工于行草,其榜書力能扛鼎。作品在全軍及全國大賽中屢獲殊榮,并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法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展出,被中國美術館及海內外眾多著名團體和知名人士收藏,作品鐫刻于風景名勝區(qū)。多次出訪曰本、韓國,在上海、南京等地成功舉辦個展。
2005年受政府委派赴日本參加愛知世界博覽會,會上其書寫“詩畫杭州”四字榜書,令在座的各國元首翹首稱贊,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貢獻獎”。
先后任《西泠藝叢》編輯部副主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副社長、杭州畫院執(zhí)行院長,出版有《顏勤禮碑及其筆法》、《曹全碑臨寫與創(chuàng)作》、《柳公權神策軍碑剖析》、《漢書下酒——王小勇書法集萃》、《書法精英——王小勇書法作品集》、《神與物游——王小勇癸亥作品集》等專著。
做弘揚文藝志愿精神的踐行者
作為一名普通文藝志愿者,長期工作、服務于基層文藝戰(zhàn)線,從部隊轉業(yè)為一名地方文藝干部,到今天已經近四十年。先后榮獲2012年“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貢獻獎”、2015年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優(yōu)秀文藝志愿者”、2016年杭州市文聯(lián)“最美文藝志愿者”、2017年省文聯(lián)系統(tǒng)“最美文藝志愿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工作者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一切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yōu)秀文藝創(chuàng)作都為了人民。”回顧這些年的工作與學習,長期堅持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謳歌時代”的時代需求,有艱辛與汗水,有成功與喜悅,收獲了更多的是組織對我個人的高度信任、同事們對我的大力支持以及來自基層群眾的默默贊許。下面就我對文藝志愿服務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要自覺踐行文藝工作的“二為”方針和“三貼近”原則,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人民既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中國共產黨對文藝戰(zhàn)線所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即“文藝要反應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痹缭?012年杭州市文聯(lián)文藝志愿者總團成立之初,我就加入了文藝志愿者行列,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長,動員市書協(xié)志愿者長期深入基層,到一線去,到人民中去,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帶動廣大書法愛好者熟悉、浸潤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大地普及書法藝術。在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在臨安區(qū)委區(qū)政府以及上田村眾多書畫愛好者熱情支持下,杭州臨安市上田村成為了浙江省首個市級、省級“書法之村”。及后,“杭州書法之村”“杭州書法街道”“杭州書法名鎮(zhèn)”等考察授牌工作陸續(xù)、不間斷地展開,極大地帶動基層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進一步弘揚與傳播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截止目前,杭州共授予30余個“杭州書法之村”、2個“杭州書法街道”。
“書法家進校園”活動是在國家語委和中國書協(xié)統(tǒng)一要求下開展的,各級部門都非常重視,我們協(xié)會也一直全面深入參與、協(xié)助學校開展好這項活動。我們認為,中國書法最能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書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品格;通過書法教育讓學生了解掌握傳統(tǒng)漢字文化,從小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與此同時,也可以鍛煉與磨礪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等。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把抓雙姿作為書法教學的切入點,“抓雙姿,養(yǎng)習慣,寫好字,促發(fā)展,可以這么說,書法教育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磨練了堅強的意志,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了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形成。在書法藝術進校園活動中,協(xié)會經常、不間斷地組織一大批書法名家走進杭州各中小學進行公益輔導,由名家傳、幫、帶,示范引領,薪火相傳。
除此之外,協(xié)會還結對了大關街道等文化惠民點,業(yè)余時間兼顧給人大等機關干部輔導書法。每年春節(jié)期間,在市委宣傳部、市文聯(lián)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組織之下,由市書協(xié)統(tǒng)一帶領書法名家奔赴市區(qū)、街道、農村,在社區(qū)、農村、廣場為廣大群眾書寫春聯(lián)、福字等,可以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每到一處都十分“火爆”,群眾參與度相當高,大家顧不得休息,顧不得喝水,站在那里寫春聯(lián)福字,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無怨無悔,有求必應。這么多年來,我自己義務為社區(qū)群眾、部隊官兵、藝術院校講課200余次,免費書寫春聯(lián)、福字上萬幅。
二、長期堅持帶“病”上崗,無怨無悔,處處體現(xiàn)黨員急先鋒的示范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chuàng)作是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的來得,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作為一名書法藝術工作者以及文藝志愿者,我深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只要有公益活動,都熱心參與,無償捐獻作品,并且熱心提攜、指導廣大書法愛好者。尤其是文聯(lián)各種大型活動之中,需要去現(xiàn)場書寫還是寫一些作品贈送給活動方,我都義不容辭,保質保量地完成單位交辦的任務。這其中,有時候任務很急,有些時候甚至午休或者晚上很晚,如此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去完成,也是一個藝術工作者分內之事。我是這么想的,我始終這么去做。我本身長期患有糖尿病,醫(yī)生一再囑咐不能過于勞累,但有時工作安排的很滿,再者我是市書協(xié)唯一專職人員,累得住院也不能耽誤工作,因為自己不去做好就可能影響到一個重大活動的順利開展。去年底,我的腰椎神經痛,嚴重的時候甚至連走路都“一瘸一拐”,治療的效果也不是非常明顯,沒有別的辦法,我從不在單位、同事面前抱怨,還要面帶笑容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利用工作間隙去醫(yī)院協(xié)助治療,盡量不影響正常工作,牽扯到單位必須的外出活動以及下基層慰問活動更是每場必到,從不無故缺席。
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組織第一次集體學習中擲地有聲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北M管本部門專職人員就我一人,可以說“光桿司令”,但協(xié)會擔負的任務一點也不少,除了日常繁雜的食物,還要組織很多大型展覽、資料編排、活動組織、人員協(xié)調等,真的忙得連軸轉,這時候除了文聯(lián)人員外,更多地依靠、團結協(xié)會的重要骨干去共同完成。話又說回來,大的事情,事無巨細,還要自己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條不紊地開展。有一次,書法展覽放在延安路的一個活動中心,離單位比較近,我騎電動車前往,考慮的事情比較多,再加上連日忙碌疲勞,身體非常憔悴無力,電動車撞到路邊的欄桿上,人被甩出去好幾米,好一會兒人都沒有爬起來。很多同志說王小勇是鐵人,其實他們哪里知道,每項工作的開展背后付出的汗水、努力與對這份事業(yè)的責任、堅守。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再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那都不是事!盡管這樣那樣的困難擺在眼前,每項工作都開展起來了,協(xié)會也多次都到單位的表彰,也是感到最欣慰的。
大家都知道,我有時為了完成上級以及單位安排的作品創(chuàng)作,經常利用午休時間完成,有時甚至加班到深夜,天長日久從無半點抱怨。我寫每一幅作品,都要反復推敲,不允許出一點瑕疵。別人常說我生活上不太講究,熱情隨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藝術家浪漫氣質。但我對藝術創(chuàng)作要求一絲不茍,或許出自對傳統(tǒng)文化充滿敬畏,對自身從事的書畫藝術執(zhí)著追求,決心一輩子奉獻于文藝志愿者事業(yè)。我深深體會到那句話,“金杯銀杯都不及群眾的口碑”。我覺得,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大局為重,始終把志愿者工作當成一項光輝的事業(yè),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作為一名書法家,自己很多時候被基層群眾奮發(fā)有為、熱切期盼,“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yè)精神所感染,揮毫潑墨,書家與廣大書法愛好者交流心得、暢談書法,切磋技藝、親密合影,現(xiàn)場氣氛熱烈,令人回味,這是任何其他東西所不能替代的。尤其看到那么多群眾喜歡你的藝術作品,能為基層文化做點實事,也是非常開心的,再苦再累都值得。
三、正確處理好藝術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堅持公益活動第一位,從不計較個人的得與失,不斷在實踐中加強自身學習,提高修為,向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看齊。
杭州市文聯(lián)多次組織進行“浙水千秋,最美杭州”采風寫實專項行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廣泛參與,深入區(qū)縣,實地考察,我在勞動第一線親眼目睹、用心感受著身邊發(fā)生的巨大變化,用手中的畫筆參與“五水共治”這一偉大工程。習總書記指出,一個有作為的藝術家不能僅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要站穩(wěn)人民立場,堅守價值底線,既是文藝工作者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藝術工作者自身的價值要求。
自省委、省政府開展“五水共治”以來,我協(xié)會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主動融入到我市“五水共治”的宣傳工作之中。積極組織搞好宣傳工作,親力親為,從來不知疲倦。同時,積極對接市治水辦,精心創(chuàng)作出“五水共治,詩畫杭州”、“五水共治共建共享生態(tài)文明之都”、“治水流芳福澤后世,五水共治全民同行”等一大批書法藝術作品,有的作品制成宣傳海報廣泛張貼在機關、鄉(xiāng)村、社區(qū)、學校、地鐵等公共場合,有的作品印刷在公交車(站臺)上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有的作品刊登在浙江日報上作為宣傳我市“五水共治”的響亮名片,由衷贊美近年來的山川河流變綠、變清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xiàn)杭州書法藝術百花競放、蓬勃發(fā)展的生動局面效果顯著,受到普遍贊譽。
通過學習習總書記系列文藝講話精神,我們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本,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要情系群眾、感恩群眾、敬畏群眾?!蔽疑钪?,藝術家只有創(chuàng)作出具有深厚文化修養(yǎng)、高尚人格魅力、老百姓喜愛的好作品,才能真正贏得百姓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和社會風尚的引領者。藝術家要反應社會底層人民的憂傷與疾苦、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對人民愛得真摯,就是要對人民用真心、動真情,以最質樸、本真、誠懇的態(tài)度,用滾燙的心去熱愛和擁抱人民?!币酝干?,一方面要積累日常生活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從歷史文化中汲取人性和美學經驗。我的很多藝術作品都是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和在廣大人民群眾火熱的工作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而后有感而發(fā),繼而加工創(chuàng)作出來的,雅俗共賞,又接地氣。只有熱愛生活,善于在細微之間發(fā)現(xiàn)真善美,才能用毛筆書寫著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藝術作品才能深受大眾喜愛。
古往今來,文藝均遵循“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之規(guī)律。我們要在習總書記的講話中不斷體悟,并深刻意識到,“文藝必須發(fā)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的喃喃自語,只能被時代淘汰。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工作者要看到市場的積極作用,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放在第二位的。作為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的駐會干部,結合杭州市文聯(lián)的工作實際,并依靠自身的影響,帶頭倡導宣傳、積極發(fā)動身邊的同事一起為這個偉大時代搖旗吶喊,共同譜寫美好新篇章。
做新時代守正創(chuàng)新,培根鑄魂的文藝志愿者
在杭州乃至整個浙江書法界,王小勇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是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其書法創(chuàng)作成績有目共睹,但其熱心文藝志愿活動、默默奉獻的無私精神卻并非廣為人知。
眾所周知一個協(xié)會的秘書長實際上就是干事長,一個協(xié)會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從某種程度上講秘書長的位置至關重要。多年來,作為協(xié)會的秘書長王小勇守土有責,守土負責,除了正常繁雜的協(xié)會日常事務,讀書、寫字成為其生活常態(tài),說其“黑夜比白天多”一點也不夸張,他每天基本上工作到午夜,“白加黑”——夜以繼日連軸轉的生活已是家常便飯。他經常是餓了隨便吃一點泡面,累了和衣休息一會,辦公室的燈光總是最后一個熄滅……
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在組織聯(lián)絡、服務協(xié)調、文藝惠民、社會公益、書法普及與提高諸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業(yè)績,成為一名以實際行動弘揚文藝志愿精神的優(yōu)秀踐行者。
德藝雙修? ? 德在藝先
治藝先修德,人品不高,書格也高不了哪兒去。作為一名書法家,王小勇認為書法家首先應該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人。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都窮極一生去完善和提高自身修為,將人品與藝品俱佳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有人說,王小勇的書法是純粹的,一如他的心靈明凈如水。的確,藝術家要沒有私心雜念,沒有對世事龐雜的過分矯情,而對書法事業(yè)的專注、篤行,心無旁騖,潛心向藝,才能稱得上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因此,他在日常的藝術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其中的藝術思想,并訴諸于筆端。他始終堅信,書法是線條的藝術、筆墨的舞蹈,反映的是落筆的瞬間,留下的是永恒,表達與傳遞的是藝術家的品位、德操與思想。因此,書法不僅是一門傳統(tǒng)藝術、一項與眾不同的技藝,更是一種與古人會意、與傳統(tǒng)對話、與高尚靈魂相契的修行。很多人喜歡王小勇的書法作品,收藏他的作品,不僅說明了其書法藝術水準得到普遍認可,還是對其個人品行、為人、做事的充分肯定與褒獎。
書法惠民? 熱心公益
在書法界王小勇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作為一名資深的文藝志愿者,他深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只要有公益活動,都熱心參與,無償捐獻作品,熱心提攜、指導書法愛好者。他長期患有糖尿病,醫(yī)生一再叮囑不能過于勞累,但他把工作看得比身體更重要,累得住院還不忘工作,經常偷偷從醫(yī)院溜出去參加省市組織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一次,在籌備一次重要展覽的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經費,他騎電動車前往,心里想著展覽,再加上連日忙碌疲勞,身體非常憔悴無力,電動車撞到路邊的欄桿上,人被甩出去好幾米,好一會兒人都沒有爬起來。很多同志說王小勇是“鐵人”,其實他們哪里知道,每項工作的開展背后付出的都是汗水、努力與對這份事業(yè)的責任、堅守。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再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那都不是事!盡管工作把自己搞的心力疲憊,但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與單位的表彰,再苦再累也是感到欣慰的。
一直以來,作為長期主持協(xié)會日常工作的秘書長,王小勇自覺踐行文藝工作的“二為”方針和“三貼近”原則,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他身先士卒,努力帶動下,杭州臨安市上田村成為了浙江省首個市級、省級“書法之村”。之后,協(xié)會先后組織專家赴蕭山區(qū)樓塔鎮(zhèn)、江干區(qū)采荷街道、西湖區(qū)袁浦社區(qū)等地考察驗收,“杭州書法之村”“杭州書法街道”“杭州書法名鎮(zhèn)”等授牌工作陸續(xù)、不間斷地展開,讓書法藝術走進千家萬戶,極大地帶動基層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為弘揚與傳播傳統(tǒng)書法藝術付出了心血與汗水,受到了當?shù)厝罕姷臒崃覛g迎和積極參與。截止目前,杭州共授予30余個“杭州書法之村”、2個“杭州書法街道”。
除此之外,在王小勇的組織協(xié)調下,市書協(xié)還結對了大關街道等文化惠民點,業(yè)余時間還給人大等機關干部輔導書法,每年節(jié)慶時分,在社區(qū)、農村、廣場為基層群眾書寫春聯(lián)、福字等,有求必應,并義務為社區(qū)群眾、部隊官兵、藝術院校授課500余次,很好的普及了書法藝術。
多年來,王小勇還熱心公益,他以身作則,積極開展“送書法下基層”活動,他進社區(qū)、下軍營、入校園,義務講課200余次,免費為群眾書寫春聯(lián)、福字上萬幅。
創(chuàng)新協(xié)會工作思路? ?讓書法之花開遍杭城
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擔著培根鑄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任。
書法教育從娃娃抓起。在協(xié)會工作定位中,王小勇把少兒書法始終放在工作首位。在書法藝術進校園活動中,協(xié)會經常、不間斷地組織一大批書法名家走進杭州各中小學進行公益輔導,由名家傳、幫、帶,示范引領,薪火相傳。在他的帶領下,市書法家協(xié)會為響應省書法家協(xié)會和蘭亭書法社關于書法家志愿者進校園的倡議,在杭州市永天實驗小學、聞濤中學、袁浦小學等舉行了杭州市書法家志愿者進校園行動,組織40余所小學與書法家進行結對,進行公益輔導,傳承書藝,提高學生書法藝術涵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此外,由協(xié)會發(fā)起舉辦的“西湖之春”國際少兒書法大賽已連續(xù)成功舉辦數(shù)屆,獲得很好的社會反響,目前已成為協(xié)會工作的一個亮麗的品牌。
守正創(chuàng)新? 藝無止境
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幾十年的藝術生涯,有勤奮的汗水,也有成功的喜悅。近幾年,王小勇個人先后榮獲2012年“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貢獻獎”、2015年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優(yōu)秀文藝志愿者”、2016年杭州市文聯(lián)“最美文藝志愿者”、2017年省文聯(lián)系統(tǒng)“最美文藝志愿者”。在榮譽面前王小勇并沒有躺在功勞薄上沾沾自喜,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生有涯,藝無涯,為人民服務的腳步永遠不能停下……
因為他深知,古往今來,文藝均遵循“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之規(guī)律。文藝工作者要在習總書記的講話中不斷體悟并深刻意識到“文藝必須發(fā)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藝術家要積極響應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偉大號召,從火熱的群眾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始終以“愛國、為民、崇德、尚藝”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文藝志愿者要始終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培根鑄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來回饋我們這個偉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