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利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兩級財政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用于軍隊基層建設,但由于軍隊內外部間經濟關系的日漸復雜,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诖吮尘?,軍隊應進一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的建設、改進審計方式、維護財經秩序、提高經濟效益,從而為軍隊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保障。
關鍵詞 軍隊基層 建設經費 審計
一、引言
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在部隊黨委首長的領導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軍隊審計工作內容得到了有效的分類和細化,審計方式得到了改進,資金管理得到了優(yōu)化,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的質量明顯得到了提高。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基層部隊審計工作服務發(fā)展也要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性,從而與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二、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內容有待拓寬
軍隊基層工程建設項目需要經過審核、審計、施工、驗收等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對經費進行審計。通常情況下,軍隊基建的全過程審計過于重視基建工程施工圖紙預算和工程結算的審計,從而忽視了對設計、驗收以及評價等內容的審計,這會導致審計內容過于單一,項目經費的公開出現(xiàn)問題。
(二)審計方法有待改進
現(xiàn)階段,軍隊各級部門針對審計結果形成了相關聯(lián)動機制,但由于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的方式過于單一,審計結果往往與真實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驗收結果也隨之出現(xiàn)問題。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前我國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的方法還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是重審計輕分析,過于重視審計結果,而忽視了對結果的分析,無法對癥下藥,“病根難除”,對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導致相同問題反復出現(xiàn);另一方面是重審計輕問責,未對審計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特別是一些處罰的問題,更是難以一次性解決,以致形成屢審屢犯的惡性循環(huán)。
(三)審計模式有待創(chuàng)新
由于軍隊中缺少審計方面的專業(yè)性人才,審計模式老舊,審計結果誤差大,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還僅局限于財務監(jiān)督與控制層面,缺乏風險的預估和排查意識。這種傳統(tǒng)的審計模式將會導致經費審計的質量不高,審計效果差強人意。對此,內部審計應該以查錯糾弊為基礎,對每一項經費的去向了如指掌,使審計模式不斷成熟和完善。此外,各單位及各級領導對審計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并沒有意識到創(chuàng)新審計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認為審計只是為了走個形式而已,這種膚淺的審計認知不利于審計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且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三、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改進路徑
(一)應審盡審,立足全面覆蓋,審計內容不留死角
針對當前我國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中出現(xiàn)的問題,相關單位應加強對審計結果的運用,并營造應審盡審、相互監(jiān)督的良好審計氛圍。當然,這不僅僅只針對軍隊,對任何單位的經費審計都要堅持“先審后離”的原則。根據規(guī)律來看,離任前期是審計問題的多發(fā)期,離任后對其進行審計所產生的經濟損失難以彌補,更重要的是給軍隊建設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難以挽回。因此,針對一些即將離崗的領導干部,更要搞好審計工作,讓上級時刻掌握基層建設經費的審計情況。
(二)跟蹤審計,重在關口前移,審計方法靈活應變
我國軍隊基建的審計方式有待革新,審計部門應根據當?shù)氐膶嶋H情況,了解經費的使用運行情況。第一,對基層建設項目經費的去向進行再次審核,并實地查看水電費、公雜費等資金流向,結合票據對收支情況進行審核,對每一筆經費的流向都做好記錄,便于存檔。此外,調查基層單位是否做到人走燈關、沒有長流水等,水電管理責任落實到位,施行跟蹤審計。若水電費相較于往年的增減比例幅度過大,相關審計人員應查找水電費開支較大的原因,并采取適當?shù)拇胧?,提出審計意見,將經費控制到合理范圍內。第二,結合賬目統(tǒng)計出辦公設備、營房建設等數(shù)據,并對其使用效果進行觀察,對閑置的辦公設備進行統(tǒng)計,若某些部門需要,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閑置設備進行再次分配。此外,審核項目的運行還必須為軍隊訓練、生活、學習提供保障,這些開支也必須納入審計范圍內,并且針對其中一系列損失浪費、資源閑置、重復建設的問題,采取解決措施。簡言之,這種跟蹤審計的方式,能從源頭上避免發(fā)生審計問題,審計方式也隨之變得靈活。如此一來,審計質量將會越來越高,審計效果也將會越來越佳。
(三)軍民結合,貴在資源共享,審計績效客觀公正
地方的工程造價審計早已初具規(guī)模,審計人員均持證上崗,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審計經驗,同時擁有數(shù)量超多的、相對前衛(wèi)的材料施工數(shù)據比對庫,審的客觀,核的規(guī)范,為改革時期軍隊基層審計人少事多審不過來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法。加之審計人員通過多年審計經驗的積累,尋找經費支出的規(guī)律性,對單位開支進行預統(tǒng)計,若建設項目為群眾所用,則需根據當?shù)氐膶嶋H情況,對建設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從而總結出合理開支水平,以此實現(xiàn)軍民結合、資源共享的大同局面。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軍隊基層建設經費審計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當?shù)氐膶嶋H情況,對審計方法進行革新,創(chuàng)新審計模式、拓寬審計內容,使我國部隊越來越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此外,對軍隊中違法違規(guī)的行為應予以嚴厲打擊,從而增強部隊審計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為遼寧省軍區(qū)大連第十七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參考文獻
[1] 程日光,王麗萍.強化基層審計工作的思路與對策:以武警某邊防支隊為例[J].經濟論壇,2015(10):146-147.
[2] 丁愛民.加強公安現(xiàn)役部隊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6(6):310-311.
[3] 于濤.武警部隊基層單位績效審計探究[J].會計師,2016(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