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
朋友送來一點茶葉,金絲滇紅,很不錯的品種。
茶好,包裝更好,60 克滇紅,被分裝在12 個精致的金屬圓罐里,再被放到一個漂亮的大盒子之中,最外邊,則是一個素雅大氣的手提袋。作為伴手禮,這一款金絲滇紅,在那些多少有一點兒追求虛榮尊貴、或被動屈從這種不良風(fēng)氣的人看來,可以說是很能拿得出手了!
不知道為什么,面對著這么一盒包裝過度精美的茶葉,我卻忽然想起了垃圾,而且是想起了日本的垃圾。2018年8月,我和老伴兒曾在日本的京都小住了一段時間,由于是租住民宿,每天的早飯、晚飯也是自行在“家”料理,所以就得入鄉(xiāng)隨俗地按日本的規(guī)矩給垃圾分類。廚房里有兩個比較大的垃圾桶,一個放廚余垃圾,另一個放啤酒罐、飲用水瓶、包裝盒之類的可回收垃圾;至于進(jìn)一步細(xì)分以及送達(dá)垃圾收集處,則由房東代勞,無須我們費心了。也因此,房東特別叮囑:在商店購物,如果不是特別需要,最好不要把那些包裝盒、包裝袋拿回家來。
從源頭減少垃圾,房東此言有理,但如果繼續(xù)上溯,看一看在商品生產(chǎn)那個環(huán)節(jié),日本人有沒有源于過度包裝而導(dǎo)致的垃圾量增加呢?抱歉,以我對日本的了解程度,顯然無法在這個問題上做出評估。但畢竟曾有短短時日在京都“居家過日子”,在某個具體物事上,比如對中國茶和日本茶,還是可以比較一下優(yōu)劣。
只是這種比較僅限于包裝,與茶葉的口味和質(zhì)量無關(guān)。手頭恰有從日本購買的幾小包茶葉,其中有紅茶、綠茶、煎茶、麥茶。小包里,則是更小包的袋泡茶。紅茶、綠茶是5 袋4 克重的,煎茶是7 袋3 克重的,麥茶是5 袋5 克重的,加在一起總重量 86 克。
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葉須密封保存,金絲滇紅放到金屬圓罐里,效果自然不差,但日本茶葉的內(nèi)包裝用的是金屬紙,效果同樣不錯。當(dāng)然,倘若是著眼于視覺效果,在誰個看著排場的比拼,那日本茶就輸給中國茶太多了。外包裝更是如此,日本茶雖不粗陋,卻是十分簡單的紙質(zhì)外袋,和中國茶漂亮的硬紙盒,和素雅大氣的手提袋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豪華包裝當(dāng)然會提升商品成本,價格的攀升是無法避免的事。但茶的內(nèi)在質(zhì)量,卻不會由于消費者多花了錢得到絲毫改善。更何況如此過度包裝,一是無謂浪費資源,二是勢必增加垃圾,生產(chǎn)者通過這種方式賺昧心錢,那叫“壞”,消費者為了一點兒可悲的虛榮心,花大價錢買這樣的茶,那叫“傻”。別人“壞”,咱們也許管不了,但自己盡量不“傻”,努力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
我在日本“居家過日子”的時間和空間都非常有限,不敢斷定日本的茶葉就完全沒有那種讓人厭惡的過度包裝。但作為中國消費者,堅決不買任何過度包裝的生活用品,小而言之,能給自己省錢;大而言之,是為即將開始的垃圾分類助力,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