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
之所以起“行攝匆匆”這個標題,是因為貪玩的阿福覺得2019 年盛夏的俄羅斯8 天之行沒有玩兒盡興: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冬宮博物館只走馬觀花了2 個小時、“世界第八奇跡”的琥珀屋只駐足了不足20 分鐘,普京總統(tǒng)愛吃的網(wǎng)紅冰激凌還沒吃夠……匆匆八天,有驚喜有向往,亦有遺憾和思索……
俄羅斯當?shù)貢r間已經(jīng)晚上10 點半了,天光還大亮著,難道是在做夢?
對于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們而言,一般情況下晚上10 點早已經(jīng)入夜了。但在北極圈附近的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盛夏的夜晚要到晚上11 點之后才會降臨,且只有短短的三四個小時。夜也不是黑漆漆的夜,是不借助燈光依然可以看得清書上文字的白夜。
前往俄羅斯之前,我特意準備了一本睡前讀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說集《白夜》。在圣彼得堡的白夜里讀《白夜》,恐怕沒有比這更應景的了吧。
相比于講述離奇愛情故事的《白夜》而言,我更喜歡這本集子里的最后一篇寓言式小說《一個荒唐人的夢》。這部小說用充滿了象征和隱喻的夢境,向我們陳述著關于真理的寓言。這寓言關乎存在、關乎自由、關乎信仰、關乎救贖。很喜歡小說里的這句話:“盡管我明白無誤地知道,夢境中的事情永遠無法實現(xiàn),天堂未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但我依舊堅持……”
讀罷《一個荒唐人的夢》,我也做了一個夢:在夢里自己實現(xiàn)了環(huán)球旅行的夢想,在海邊擁有了一座大房子,我每天關心糧食和蔬菜,把它們烹成美味,與摯愛的人分享……因這夢是在圣彼得堡的白夜里做的,因而是個地地道道的白日夢。
盡管環(huán)球旅行和海邊的大房子,對現(xiàn)在的我而言都是真真切切的白日夢,可能永遠無法實現(xiàn),但我依舊堅持……
堅持為夢想而努力,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俄羅斯之行,幾乎每天都會安排參觀各種各樣的教堂。除了矗立在紅場邊上,被網(wǎng)民戲稱為迪士尼城堡的俄羅斯標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之外,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無疑是位于圣彼得堡的斯莫爾尼大教堂。與或色彩絢爛或色調(diào)莊重的其他教堂相比,藍白相間、搭配金頂構(gòu)成的斯莫爾尼大教堂,顯得清新脫俗,彌漫著女性柔美、嬌媚的風韻。
斯莫爾尼大教堂還有個別名叫“馬屁教堂”。
據(jù)畢業(yè)自莫斯科大學的導游小葉介紹,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一位杰出的女皇,堪比中國的武則天,是她繼彼得大帝之后,將當時的俄羅斯變成了歐洲強大的國家。當初葉卡捷琳娜宮的設計者為了討好女皇,故意把宮殿外觀設計成了藍白相間、搭配金頂?shù)呐渖?。藍色代表葉卡捷琳娜女皇碧藍的眼睛,白色代表女皇雪白的膚色,金色則代表女皇金色的頭發(fā)。這種藍白相間搭配金頂?shù)呐渖?,被俄羅斯民眾戲稱為馬屁色,因斯莫爾尼大教堂的配色與葉卡捷琳娜宮如出一轍,斯莫爾尼大教堂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稱之為“馬屁教堂”。
拍馬屁在哪個國家都不鮮見,但能將宮殿和教堂的外觀顏色都用來拍馬屁,并且最終還拍成了全世界的著名景點,卻不常見。這馬屁拍得,著實不一般。
我要講的“罪與罰”是發(fā)生在俄羅斯旅行期間的兩樁小事,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與罰》沒有一毛錢關系,只是為了蹭個熱點。
先說罪。在俄羅斯,鴿子是天使的象征,在各個旅游景點隨處可見成群的鴿子圍在游客身邊覓食。但有一種尾巴會表演翻花的白鴿子,是導游反復告誡千萬不能隨意喂食的。此外,在俄羅斯許多知名景區(qū)的外圍,還總能見到身著各種奇裝異服的人,招徠外國游客一起拍照。據(jù)導游說,這些奇裝異服者多是當?shù)氐牡仄α髅?,跟他們拍照會被訛錢,那些尾巴會翻花的白鴿子則是他們馴養(yǎng)的用來訛人的道具。
在喀山大教堂的廣場上,同行旅行團里的一個十歲小男孩,就因為用自帶的面包投喂尾巴會表演翻花的白鴿子,被一群奇裝異服者團團圍住,訛詐了4000 盧布(約合360 元人民幣)。從孩子驚恐的眼神、滿眼的淚花中,不難看出他幼小的心靈一定受到了莫大的傷害。以至此后多天的行程中,我有意無意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一直離各種各樣的鴿子和奇裝異服者遠遠的,即便是可以隨便投喂的鴿子,他也不愿接近;即便是在涅瓦河游船上,身穿俄羅斯民族服裝的表演者邀請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他也不愿參與。
對于一個不諳世事、缺乏辨別能力的孩子而言,對新奇好玩的事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萌生接近它、探索它的欲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群奇裝異服者布下的局,也正是利用了孩子們不諳世事、缺乏辨別能力、自制能力差等弱點,一如刺激好玩的網(wǎng)絡游戲、“色”彩豐富的短視頻……但如果是專挑懵懂的少年下手,這樣的罪,罪不容恕。
再說罰。深藏在葉卡捷琳娜宮里的琥珀屋,由總重至少達6 噸的琥珀裝飾而成,整個琥珀屋光彩奪目、富麗堂皇,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雖然葉卡捷琳娜宮每天中午12 點才對外開放,但每天早上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隊五六個小時,只為一睹琥珀屋的芳容。參觀之前漫長的排隊時間里,導游曾反復強調(diào),琥珀屋嚴禁拍照,一旦有人不遵守規(guī)定拍照被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整個旅行團隊(即便是沒有拍照的游客)都會被驅(qū)逐出景點予以懲罰。好在我所在的團隊嚴守紀律,沒人干出格的事。不過緊隨我們身后參觀的旅行團就悲催了,因一位背著單反的“老法師”不自覺,整個團隊被不講情面的工作人員生生予以驅(qū)逐。
作為攝影愛好者,旅行過程中我經(jīng)常會舉著相機或手機拖在隊尾壓陣。之所以選擇拖在隊尾壓陣,無非是為了選個獨特的角度、為了避開擁擠的人潮、為了擺個銷魂的pose、為了在朋友圈發(fā)一張能被別人點贊的照片……但拖在隊尾壓陣又往往會遠離導游,聽不清導游的講解,從而忽略掉很多重要的細節(jié)。此后的行程中,克里姆林宮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等幾處景點同樣禁止拍照。雖說琥珀屋的光彩奪目、克里姆林宮的宏偉雄壯,不能通過照片跟朋友分享略顯遺憾,但回過頭來想一想,反倒是那些禁止拍照的景點,在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對于旅行中的攝影愛好者而言,學會適時摒棄相機、手機,學會如何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感受,也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功課。這禁止拍照的“罰”,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