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暢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若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將會對患者心腦器官造成嚴重影響,例如誘發(fā)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腦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硝苯地平是目前臨床應用范圍較廣的降壓藥物,具有降壓持續(xù)時間長、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但硝苯地平分為緩釋片和控釋片兩種劑型,其價格和療效存在一定差異。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論述,對硝苯地平不同劑型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對比,選擇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6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6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Excel隨機函數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各80例。參照組男49例,女31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8.26±6.74)歲;病程10個月~15年,平均病程(7.47±2.53)年;合并癥:16例糖尿病、23例高血脂、41例冠心病。治療組男51例,女29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8.27±7.63)歲;病程9個月~14年,平均病程(7.45±2.65)年;合并癥:18例糖尿病、24例高血脂、38例冠心病。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及排除標準:①所有患者SBP≥140 mm Hg,DBP≥90 mm Hg,且在清晨靜息狀態(tài)下連續(xù)3次測量均處于上述水平[2];②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心力衰竭、肝腎功能異常、近2年內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3個月內有降壓治療史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治療前均與本院簽署《藥效觀察研究知情同意書》,符合《赫爾辛基宣言》醫(yī)學倫理要求。
1.2方法 參照組采取硝苯地平緩釋片(滇虹藥業(yè)集團玉溪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2058)治療,15 mg/次,早晚各口服1次。治療組采取硝苯地平控釋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5)治療,30 mg/次,每天7:00口服,1次/d。為保證臨床療效,治療期間需囑咐患者避免使用其他降壓藥。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個月。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血壓、24 h平均血壓、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患者治療前后7:00靜息狀態(tài)下SBP、DBP以及24 h平均SBP和DBP。治療期間采取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將標準袖帶縛在患者右上臂,在7:00~9:00至次日7:00~9:00固定時段測量,30 min/次。當SBP>260 mm Hg或<70 mm Hg,DBP>150 mm Hg或<40 mm Hg時剔除數據,動態(tài)監(jiān)測過程中患者需避免劇烈活動,以免影響準確值。不良反應包括頭痛、頭暈等。臨床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患者SBP降低幅度>20 mm Hg,DBP降低幅度>15 mm Hg為顯效;患者SBP降低幅度為10~20 mm Hg或處于正常值,DBP降低幅度為5~10 mm Hg或處于正常值為有效;患者SBP降低幅度<10 mm Hg,DBP降低幅度<5 mm Hg,或血壓不降反升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血壓、24 h平均血壓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BP、DBP、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SBP、DBP、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6.25%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6.2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壓、24 h平均血壓比較(,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24 h平均血壓比較(,mm Hg)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n(%)]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用藥期間出現頭痛2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治療組用藥期間出現頭痛2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7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49,P=0.699>0.05)。
高血壓是導致心血管危象的獨立危險因子[3-5],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能降低嚴重心血管并發(fā)癥風險和病死率。臨床動態(tài)血壓實踐研究表明[6,7],心肌缺血疾病和高血壓的病發(fā)機制存在顯著的晝夜變化律動,根據這種特征,在使用降壓藥物時需要具有持久作用,在血壓高峰時間發(fā)揮降壓效應,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SBP、DBP、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均低于參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原因分析如下:①硝苯地平屬于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可阻滯Ca+經慢鈣通道進入機體細胞,對心肌細胞、外周阻力血管和冠狀動脈平滑肌細胞均可起到特異性作用,從而擴大血管和不完全阻塞區(qū)域的健全血管,降低冠脈平滑肌張力,避免血管痙攣,增加供氧量和狹窄血管血流量[9]。硝苯地平緩釋片和控釋片是兩種主要劑型,其中硝苯地平緩釋劑型多用于緩解急性血壓升高,治療后3 h內有效成分釋放量可能會高出理想血藥濃度水平,隨后以非恒定速度釋放,但會導致16 h后血藥濃度不足,因此持續(xù)降壓效果不夠理想;②硝苯地平控釋劑型可在16 h的時間段內恒定釋放硝苯地平主要成分,血藥濃度可平穩(wěn)持續(xù)24 h,用藥約6 h后達到血藥峰值,可起到持續(xù)穩(wěn)定的控制SBP、DBP以及24 h平均SBP和DBP的作用,從而有效糾正心肌缺血癥狀,減少缺血總時間,提高臨床療效;③在不良反應方面,兩種劑型均以輕度頭暈、頭痛為主,患者可自行緩解,安全性均較高。
綜上所述,兩種藥物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中均可安全有效的控制血壓,但硝苯地平控釋片平穩(wěn)控制血壓的效果比硝苯地平緩釋片更明顯,可作為臨床理想降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