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平 姬小凡 王敏 徐曉艷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是妊娠期常見病,也是誘發(fā)胎兒窘迫、早產的重要原因,部分孕婦可能造成死胎等嚴重后果。ICP發(fā)生后肝臟正常代謝功能紊亂,近年來報道顯示,信號通路作用失調是ICP后引起肝功能異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是絲裂原蛋白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員,可介導肝內多種細胞的生長代謝。覃春美等[2]認為JNK異常激活可誘導肝細胞損傷,并影響肝內膽汁代謝。本研究建立ICP動物模型,分析JNK與ICP的關系,旨在進一步探討ICP發(fā)病機制,為臨床干預提供借鑒。
實驗大鼠均由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納入40只清潔級SD雌性大鼠和10只雄性大鼠作為實驗動物,體質量(220.78±14.92)g,鼠齡(165.15±20.39)d;以充足飼料和清水常規(guī)喂養(yǎng),在發(fā)情期將雌性和雄性大鼠按4∶1比例同籠喂養(yǎng)。觀察陰栓脫落情況,以陰栓脫落為妊娠成功。至妊娠第15 d,隨機將40只雌性大鼠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只。觀察組體質量(225.76±18.23)g;鼠齡(174.47±16.79)d。對照組體質量(227.05±17.70)g;鼠齡(176.98±15.56)d。兩組大鼠體質量、鼠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觀察組大鼠在常規(guī)喂養(yǎng)基礎上,自妊娠第15 d開始,自大鼠后肢皮下注射孕酮(國藥準字H31021265,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 mL∶0.25 g已酸羥孕酮,5 mg戊酸雌二醇),75 mg/(kg·d),同時注射α乙炔雌二醇(美國Sijma公司提供,貨號:1260001,以1 mL精油配伍0.2 mg α乙炔雌二醇比例備制待用),1.25 mg/(kg·d),連續(xù)給藥干預5 d。對照組大鼠繼續(xù)常規(guī)喂養(yǎng)。兩組大鼠均在妊娠后第3周取眶靜脈取血1 mL,處死大鼠,取肝組織標本。
(一)血清總膽紅素(TBil)檢測 將眶靜脈血1 mL,3 000 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TBil水平。HD-F2600型生化分析儀由濟南漢方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二)免疫印跡法 檢測磷酸化JNK:取50 mg大鼠肝組織,研磨后置入EP管中進行裂解,離心15 min后取上清液備用,取10 μL冷凍,室溫下解凍,PBS液溶解稀釋20倍,余上清液與5倍樣品緩沖液混合,按40 mL/管分裝,加熱變性5 min后冷卻備用。每孔加入200 μL工作液,混勻后37 ℃下孵育30 min,取微孔板,在550 nm下測量吸光度,計算蛋白濃度。
(三)免疫組化法 檢測大鼠肝組織JNK陽性細胞數:取大鼠肝臟石蠟標本,一次進行脫蠟、梯度水化及抗原修復處理,完成后漂洗,用5%BSA封閉液室溫封存標本1 h,去封閉液,以1∶50稀釋一抗抗體,滴入標本組織,4 ℃孵育過夜。去一抗液,漂洗,取切片,甩盡TBST液,滴加顯色液DAB工作液50 μL,室溫孵育15 min,觀察標本顏色,結果以陽性細胞數所占百分比和染色結果計分乘積評估結果,以得分≥4分為結果陽性[3]。具體評分標準為:陽性細胞數,無(0分)、<50%(1分)、50%~75%(2分)及>75%(3分);染色結果,無(0分)、淺黃色(1分)、黃色(2分)及棕黃色(3分)。
記錄兩組大鼠TBil、JNK信號通路蛋白表達量及JNK陽性細胞數,比較兩組大鼠TBil水平、JNK信號通路及JNK陽性細胞數。
觀察組大鼠血清TBil和肝組織中JNK蛋白表達量分別為(8.94±2.58)μmol/L和1.57±0.48,對照組分別為(6.19±2.14)μmol/L和1.16±0.63,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3.669和2.315;P值分別為0.001和0.026)。40只雌性大鼠TBil與JNK蛋白表達量呈顯著正相關(r=0.455,P=0.000)。見圖1。
圖1 TBil與JNK蛋白表達量線性關系分析
觀察組大鼠JNK陽性者15只,占75%,對照組JNK陽性者7只,占35%。兩組小鼠JNK細胞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465,P=0.011)。
A:JNK陰性;B:JNK陽性
圖2大鼠肝組織JNK免疫組化染色結果(DAB200)
JNK屬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員,既往報道顯示,JNK存在3個不同編碼基因,其中JNK1和JNK2在各種組織中廣泛存在,并通過c-Jun、ATF2及p53等下游底物發(fā)揮生物學效應。JNK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主要依賴于MAPK激酶的識別和支架蛋白組合信號復合物[4],從而介導細胞生長因子的代謝凋亡。傅應亞等[5]研究發(fā)現(xiàn),JNK信號通路可直接調控胞質內Bim和Bcl-2等靶蛋白的活性,是肝臟損傷重要的調控因子。ICP患者以肝細胞和膽小管的色素沉著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隨著膽汁淤積的加重,逐漸發(fā)生肝組織損傷。膽汁淤積是JNK信號通路磷酸化重要的刺激因素,目前認為信號通路激活與功能蛋白表達相關[6],本研究分析ICP大鼠模型TBil與JNK蛋白表達量的關系,發(fā)現(xiàn)二者具有正相關性,提示JNK的異常激活可能增加TBil水平,進而影響膽汁淤積癥患者肝功能狀態(tài)。另外,本研究還對比了兩組大鼠模型肝組織中JNK表達量,結果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陳秋玲等[7]的實驗結果也顯示,JNK抑制劑有助于調節(jié)膽汁酸轉運蛋白水平,進而改善膽汁淤積程度,說明JNK參與ICP過程,糾正JNK信號通路異常可能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
目前,臨床對JNK信號通路與ICP的關系尚未完全闡明,Vucur 等[8]一項報道認為,JKN異??赡苁歉谓M織代償性增殖作用障礙的原因之一,影響肝臟自我修復功能,使肝功能持續(xù)降低,進而導致TBil異常升高,膽汁淤積。同時膽汁酸可激活TGR5膽汁酸受體,抑制JNK和Caspase復合物的形成,并上調死亡受體5表達水平,誘導肝細胞損傷和肝纖維化進程,因而推測JNK信號通路異常與膽汁酸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關系,使ICP持續(xù)進展。ICP孕婦胎盤微絨毛數量減少,部分內質網相互融合而成束狀,滋養(yǎng)細胞發(fā)生固縮,這些變化使胎盤物質交換效能降低,成為膽汁淤積的誘因。而JNK不僅參與肝細胞增殖分化,而且對細胞形態(tài)和骨架的維持具有調控作用,Dada等[9]認為JNK同源重組基因敲除會使其上游調節(jié)分子缺失,并加快病程進展,這也說明JNK信號通路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而,對于ICP患者,JNK信號通路的正常調控有助于改善膽汁酸代謝,緩解膽汁淤積狀態(tài)。另外,JNK還可能與Smad、ERK等其他信號通路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調控網絡,起到加強調控的作用,這有待于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