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9-12-06 07:38馬婷
      延河 2019年11期
      關鍵詞:佐藤彈琴古琴

      馬婷

      樂為世間最靈動之音,能治疾病,能解憂愁,能陶冶情操,而樂器,便是這靈動之音的締造者。

      遇見塤早,熟悉卻遲。像某些好友,初識只覺美好,而后擱置在歲月里,埋藏在通訊錄中,輾轉(zhuǎn)一圈,偏又遇著了,還聊得熱火朝天,惺惺相惜起來,這就近了。

      塤也一樣,幾年前偶得一個,寶貝似的,放在書架上供著,看著。

      那是陪湖北姑娘魚兒,去大雁塔游玩時,只覺這陶塤又雅致,又有歷史遺韻,買回一吹,響是響了,嘴卻黑了。

      便擺在宿舍的書架上,倒添了些許雅意,后來竟跟著我輾轉(zhuǎn)咸陽、北京、扶風多地,才又回到西安來。

      期間還在箱底壓了許久,有一天突然就出來了,小兒好奇,拿著賞玩,最終,生命也終結在了他的手里。

      就這樣,還沒來得及仔細地探尋,和它的緣也便盡了,倒是該說一句抱歉,雖說不是古物,畢竟是匠人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

      身邊卻不知不覺地出現(xiàn)了許多吹塤的好友,也不知是否我與這樂器當真有緣。或是早在秦漢時,祖上就有那么一位在宮廷吹塤的樂師,或是有位先人曾是民間燒塤的陶匠?總之,輾轉(zhuǎn)一圈,我與這有著七千年歷史之物,又有了牽染。

      起初,是好友將自己的地方提供給了一個塤社授課,而我那時,恰有一段時間將那里當成了棲身之所,學習寫作吃茶看書之地。自然,對這每到周五就蜂擁而至的一堆烏啦啦吹塤之人不怎么歡迎。況且他們正是初學,十幾個人聚在一起吹出十幾種音符,每每是聽得我心煩意亂,在茶室坐立不安,只想逃離。

      后來,卻在一次采風時,與其中一位塤社的姑娘同行,姑娘性子溫和,特立獨行,又有些男兒的豪爽之氣。吹起塤來,雙眼迷醉,表情肅穆,指尖跳動之時,一個個悅耳的音符就喚出來,連成一串,串成一曲,曲聲悠揚婉轉(zhuǎn),柔長動聽,她微微頷首,偶爾隨著曲子搖曳,似深思,似陶醉……一下子便被吸引了。

      待私下里閑聊時,才知她果真每周五去友人的地方練習,看來是我先入為主的思想過甚,這才沒有仔細地辨識來的都是些怎樣的人,自然與她,也不相識??纱儐栁沂欠窀讶艘黄鹑タ催^漢服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竟有好幾面之緣了,卻是都沒有記住,最終因這采風,才真正了解,誰知這一了解,便惺惺相惜了。

      此后,偶爾得空,便膩在一起。姑娘喜騎摩的,常戴一頂黑帽,將長發(fā)掖在耳后,風雨里來,陽光里去。我便也隨著她,戴上墨鏡,坐上摩的,在夏日的夜晚,雙手環(huán)繞抓住她腰部的衣衫,在這長安城,呼啦啦來,呼啦啦去,有時興奮,也會張開雙臂,迎接對面的風,在后視鏡里看自己隨風凌亂的長發(fā)。

      長安城的夜,燈火輝煌,卻從未如此穿行其中,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耳邊吹拂的風,就能觸摸到路邊高大的樹。

      以前,總是趴在車窗上,隔著玻璃,看那些呼嘯而過的高樓大廈。如今,穿過小巷,騎行在城墻腳下,累了時,她便拿出塤,在城墻角落,在城門洞里,吹上一曲。仿佛只有這厚重的城墻,才配得上這悠遠的塤聲,每每這時,我都要想,如若這城墻上還有站立的士兵,他們是否會因這曲子,想起家中的親人?旁邊樹梢上歇息的貓頭鷹,又是否會豎起耳朵,跟我一樣靜靜地聆聽?曾經(jīng),長安城的樂師們,又將他們的塤曲,留存在了哪一寸土地上?

      她吹得陶醉,我便也聽得入迷,隨著她的塤聲,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有時竟也不自覺哼唱起來。夜里的城墻邊少有人煙,除了兩個瘦小羸弱的身影,固執(zhí)地站立在這兒,除了那低沉婉轉(zhuǎn),古樸渾厚的曲聲。曲子是《漢城謠》,我雖不懂韻律,但也從這曲聲中,看到了三秦大地遠古的滄桑歷史,曲中時不時的蟬鳴之聲,跟這夏夜,這城墻外的公園,這公園里盛開的蓮交相輝映,人也就飄飄然,隨著曲聲游走了。

      每每看她吹塤時,心里便生出向往來,也想要這美妙的曲子,從自己的手指跳動間,從自己的氣息游蕩中傳出來,遂向友人索取來一塤。塤是馮氏十孔陶塤,呈葫蘆狀,與之前街頭所買的相比,自是專業(yè)許多,于是愛不釋手,自練指法,待能發(fā)出每個音符時,又想串串曲子,遂找出曲譜,卻發(fā)現(xiàn)沒吹幾聲,就頭暈目眩起來,趕緊追問姑娘緣故,這才知是用氣不對,別人用丹田之氣吹,我用肺中的氣來吹,也難怪要頭暈了。

      這三分鐘的熱度便在不會用氣的挫敗感中涼了下來。此后,這塤便又擱置在茶桌上,我也便專心做了姑娘的粉絲,只欣欣然看她吹塤了。心中卻好奇,這陶器,怎如此輕靈,能將世間一切美妙的音律都蘊藏其中,不禁再次折服于先人的智慧中。

      據(jù)說這塤是起源于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的。古時人們狩獵,常用繩子系一石球投出去擊打鳥獸,如若這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一兜風便能發(fā)出聲音,人們覺得好玩,就拿來吹,慢慢地有了塤的雛形。最初的塤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制作的,后來才發(fā)展成為陶制,這樂器,也一直流傳,到了秦漢后,便主要用于宮廷演奏。只是,歷史久遠,朝代更替,到了清時,它也一度斷代,直到隸人吳潯源偶得塤,復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塤傳世,這才又復流傳,我也才有機會,跟先祖聽同樣的聲音。

      仔細想想,如若時光可以自由穿梭,我們不過是這時光之路上的兩個點,先祖?zhèn)冊诼返那邦^聆聽這塤曲,我在隔了很遠的距離之后聽同樣的塤曲,只是,我們互相看不到罷了,這塤卻成了連接歷史之物,同樣回蕩在天際,仿佛除了舒緩心情,除了陶冶情操,又成了某種寄托。難怪,這姑娘雖有些男兒的豪氣,卻對塤如此癡迷,一拿在手里,即刻柔情似水起來,這塤就變成了她的愛人,她將心事訴于它說,它也用曲聲附和著她的悲喜,就如我用文字抒發(fā)心緒一般,我們都有自己的愛人。

      如今,這黃褐色的陶塤依舊靜靜地躺在茶桌上,用它的十個小孔盯著我看,飲下一杯茶后,我不禁又拿起它來,也想試著再交流交流……

      古琴

      少時喜歡竹林七賢,研究嵇康,知曉《廣陵散》,卻不懂琴。也將十大名曲之曲目背誦得滾瓜爛熟,卻沒聽過。

      直至身邊好友迷戀上古琴,每去他近山堂,必在練琴,才有幸陶冶這雙耳。名曲也聽,但尤愛《憶長安》,琴聲婉轉(zhuǎn)悅耳,沁人心脾。直到這么多年,委屈了耳朵,整日里聽閑話,聽碎語,聽狗吠,雖是一耳進,一耳出,多少也擾了耳朵的清凈,就想,耳長在身上,就該善待,如同吃好吃的飯,看美麗的景來善待嘴和眼一樣。

      有天突然聽到了楊青老先生的曲子,曲名《半山聽雨》,只一瞬,就沉迷了進去,將這專輯中的每一曲都循環(huán)播放了,每日一到自己的小天地,便迫不及待地點開,鳥叫聲,水流聲,古琴聲匯聚一處,清雅,空靈,婉轉(zhuǎn)悠揚。伴著練字,伴著寫作,興起時,也站起來扭動身姿,學著人家翩翩起舞,就恨咋沒早學個舞蹈,只剩下個一無是處的懶身子了。

      就想學琴,講與友人聽,講與師者聽,紛紛贊同,說我這恬淡素雅的性子,嫻靜如水的感覺,很是適合,巴巴地就去找友人。

      以前只管聽,這回改成看了,盯著他的手指,盯著他的神情,盯著他臉紅心跳起來……看那十指在七根琴弦上舞動,時而挑,時而勾,時而托,時而按……這弦就發(fā)出聲來,時而清脆,時而悠揚,時而急促,時而沉郁……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就沉醉在巍峨泰山與洋洋江河之中,沉醉在伯牙與子期的相知之樂中,卻只當是不同的曲有不同的譜,將這譜子的音調(diào)發(fā)出來便好,竟不知這同樣的譜,在不同的人手中彈出來的味,截然不同,這同樣的譜,不同的詞彈出來,也各有韻味。

      當然,這點滴感悟還是從楊青老先生對《關山月》一曲的解析中領會的,《關山月》出自1931年梅庵琴社印行的《梅庵琴譜》,此曲蒼涼、雄渾、深情、凄楚,表現(xiàn)了大漠雄關戍邊將士的愛國思鄉(xiāng)之情。但倘若不是楊青老先生將這曲子對照詞逐句去解析,從“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娓娓道來,到“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的蒼涼凄楚,再到“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的無奈與思念。楊青老先生將彈出來的每一個音符都融入到這詞的情感中去,你只需閉眼聆聽,眼前一幅幅畫面便顯現(xiàn)出來。直至那時,我方明白,這古琴曲拿在手里,便猶如一首詩一般,是要去和它交流的,解讀它,理解它,融入它,知曉了它的靈魂,再動手去彈,才不至于褻瀆它。

      當然,這琴在古時,大多是文人所好,自從孔子將古琴列入到儒家六藝中之后,古琴便成了文人們內(nèi)在精神外放的一個載體,無論是先秦兩漢,還是隋唐往后,它自始至終都為文人所愛,并被視為雅趣之首,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茶,彈琴永遠是才子佳人們割舍不下的喜好,在文人的世界中占據(jù)較高的地位。于是,文人們懷才不遇時彈琴,落魄孤苦時彈琴,思念戀人時彈琴,淡然隱居時彈琴,放空一切時亦彈琴。這才有了“君子左琴右書”、“士無故不撤琴瑟”之說。也才有了蘇軾“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钡南蛲?/p>

      有說古琴是彈給自己,彈給天地的,也有說古琴是彈給鬼神,彈給仙靈的。茫茫人世,身處一隅,抱一琴在懷,于山林,于水畔,于小屋,于田野,只消撥動琴弦,世間一切便可成空,唯有自己與這琴弦互訴衷腸了,所以影視劇中才時常有彈琴時被人偷聽抑或是心緒不寧而斷弦的情景,彈琴人都無心與琴交流了,琴又怎會不知,怎會委曲迎合?

      既如此,便想,好歹這些年與文字牽染,也混了個文人的名號,況塵世浮華,人心難測,琴,許是個真誠的傾訴對象。便思索著,定要學一學這古琴,也仿嵇康,也學伯牙,將這天地萬物,悲歡離合,萬千心緒都說于琴聽。

      便央友人拿來入門曲《仙翁操》之譜,又學指法,又學認譜,不想竟快速上手,在挑弦與勾弦間沉迷進去,良久,坐在琴桌前不舍離去,聽著這琴弦在自己指尖發(fā)出的悅耳之音,恍惚間,還真以為自己是得道仙翁了呢,喜愛古琴的心便更甚了。

      自此,日日沉浸在聽曲與撥弦之間,倒是羨慕起古人來了,茅屋一間,粗茶一盞,對月彈琴,對燭讀書,好不愜意。只愿這淡然之心常在,這風雅之事常有,此生,也便無憾了。

      尺八

      手機里正交替播放著佐藤康夫的《宙》和《一滴》,窗外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這悠遠的聲音,便更加的孤獨、哀傷。尺八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心疼,它似一個孤寂的訴說者,冷峻、高貴,但也充滿蒼涼,所以,我告訴自己,不要輕易去碰觸它。

      當然,每一種樂器都是有靈魂的,每一種樂器都不輕易妥協(xié)。那天,我跟著他們來到那片竹林,雨后的陽光似有些嬌羞,溫柔地照射著這些竹子,斑駁的光影便投射到他的側(cè)臉上,竹葉上尚有些殘留的雨滴,他輕輕地蹲下來,用手敲敲身旁的竹子,好像在和它們對話,我知道,他是在挑選做尺八的竹子。陪著他在這竹林待了半天,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默默地注視著,每一根竹子,都有自己的宿命,他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又拿出隨身攜帶的尺子量了量,最終選取了幾根自己滿意的竹子,連根將它們挖了出來。

      這些竹子,要等五年之后,才能被做成尺八。這五年,它們被清洗干凈,做成竹胚,而后只能默默地沐浴陽光,直待自身完全干燥,最終會被截成一尺八的長度,去竹節(jié),開按孔,作歌口,最后于內(nèi)徑調(diào)音。

      我在那個堆滿尺八的工作室見到過他調(diào)音,他是那般小心翼翼,將生漆與砥石粉混合,調(diào)成膏狀,慢慢地涂于竹管內(nèi)壁。邊涂,邊透過竹管去觀察,那個時候我總能想起管中窺豹這個成語,不知道透過那管,他是否看到了對面觀察他的我,衣衫上的花紋。待塑造好管內(nèi)曲線之后,他便開始一邊吹奏,一邊調(diào)整管內(nèi)形狀的平衡,直待完全滿意后再涂上一層生漆,對外部進行打磨,這一根尺八,就算完成了。

      海山說,想要做出一百分的尺八,必須要先有一百分的演奏力,海山,是美國的尺八演奏者,他的尺八,就可以達到一百分。我不會演奏尺八,但我樂意給他打一百分,看著他一邊調(diào)音,一邊試音的認真樣貌,我偏著頭,暗暗思索著。

      我想我跟尺八是有緣的,第一次于友人的工作室見到時,他剛開始學習不久。起初,我沒有注意到那根竹管,是他主動拿出來跟我講述它的歷史,講述它如何從中國傳到日本,如何在日本傳承,如何,在中國消逝。他講得眉飛色舞,最后,卻告知我,別看這尺八如此簡單,想要吹響可不容易,多則一年,少則幾月,總之,想要它發(fā)聲,得費些勁兒。他講時,我正將這尺八拿在手里欣賞,便隨意地搭在嘴邊,一吹,音就出來了,且很舒緩。友人似有些尷尬,撓著頭笑了笑,他剛剛才說,好多人僅吹響就用了一年,連他,跟著著名的尺八音樂人蔡鴻文先生上了幾節(jié)課,愣是沒有吹響一聲。

      我便猜測,這尺八可能是有性格的,也許,它感受到了與我共同的頻率,也許,前幾世,我也是個尺八演奏者呢?

      蔡鴻文先生在授課時,曾對他的學生們說“尺八不若鋼琴,無論如何,你都可以快速地與它交流,最起碼可以讓它瞬間發(fā)出聲音”??墒浅甙?,它該是如同一個脾氣執(zhí)拗的老人,總要將那些沒有耐心的人都淘汰掉吧,只有真正的有恒心,真正喜歡它的人,才能夠駕馭它。

      我卻覺得這種孤傲、悠遠的樂器,只有真正心性至高之人,才配得上它??赡?,佐藤康夫就是一個,小湊昭尚就是一個。

      佐藤的曲子,一聽就會被吸引進一個曠古、悠遠的樹林,而他在演奏時,也永遠都是在與內(nèi)心交流,眉頭緊鎖,眼神迷醉,偶爾輕輕搖頭,即使身處喧囂,他也能很快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又或是說,在演奏時,他已經(jīng)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只是,那身影,看上去那般孤獨,儼然一個憂郁的王子,這可能,便是尺八演奏的特點。最讓我心頭一震的,其實是他在青龍寺的演奏,為了尋空海大師修行過的寺院而來,站在他曾經(jīng)站過的地方,穿著白色的和服,佐藤用一曲《一聲一世》和這寺院,和這留存著空海氣息的土地來了一場交流,實則,是將這尺八又還回了中國。

      早在唐朝時,尺八就曾傳入日本,卻不料很快又失傳了。到了南宋,日本僧人心地覺心在杭州護國寺禪修時,偶然聽到有一叫張參的居士在后山的竹林里吹響了一曲《虛鐸》,空靈悠遠的曲聲,令他瞬間沉醉,隨即拜張參為師,學習尺八,直至將這樂器帶入日本,得以流傳。而尺八,卻在崖山之后,在中國幾乎銷聲匿跡,成為故紙堆里搬弄文字的名詞。

      如此看來,尺八于我們,其實是失聯(lián)了千年的親戚,就像有些移民海外的人,過了幾代,他的子孫又重新回到中國一樣,無論如何,也不能忘卻,自己的先祖和根是在這兒的。其實,我可能是有些自私的,當我聽到“日本尺八”一說時多多少少有些難過。

      所以,在某些時候,我也總想走上街頭,問問迎面而來的人,你們知道尺八嗎?

      小湊昭尚也是日本的一個很好的尺八演奏者,比起佐藤來說,他算得上是傳承家族的技藝了,尺八到了他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代。他曾去過杭州的護國仁王寺遺址,在那里,易佳林和尚送給了他一支唐代的尺八,他們在這座尺八祖庭前共同演奏了一曲《虛鈴》,曲聲悠遠地回蕩在上空,猶如千年之前一樣。

      隨后,小湊獨身一人,來到北京,爬上長城,在那里吹奏了一曲《晚霞》,他說,想要感受一下那些曲子誕生的地方,尺八,誕生的地方。

      萬里無邊的長城似想要連接什么,或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尺八也是,在日本,覺心大師用尺八為死去的人超度,也用尺八為新生兒祝福,如此看來,尺八當真是連接兩個世界的橋梁了。

      還好,七百多年之后,我們又將它迎了回來。2000年的一天,有一日本尺八演奏者來到杭州尋根認祖,在杭州某寺的佛殿吹奏起那首傳了一千多年的《虛鐸》,彼時,正在寺院作務的掃地小僧突然似被喚醒了前世的記憶,感動涕淚。他聞聲而至,當下決定拜師學藝,問答之間,先生點頭認可,視為知音,收為門徒。而當年杭州寺院那個掃地小僧,為全身心弘揚尺八之道,已于十多年前入世還俗,他,便是今日的尺八行者張聽。

      初次聽到張聽的《立羽》時,我便陶醉了,接著在網(wǎng)上搜取了他演奏《幽靈公主》和《孤鴻》的視頻,可能只有這樣的行者,才配得上尺八這種樂器,他那種冷峻,那種安靜,那種淡淡的禪意,會讓人覺得這就是尺八,他自身,就是尺八。

      張聽和佐藤不同,他的演奏大都是在室內(nèi),在茶香、書香與古琴的渲染之下,或許他也會去江河湖海邊,去竹林深處演奏,只是,我沒有機會親眼目睹。

      如今,隨著紀錄片《一聲一世》的上映,對尺八有所了解的人越來越多,當然,我是在這部紀錄片還沒有拍攝之前,就有幸碰觸過它的,卻是僅那一次。人常說,不知者無畏,確實,對它的了解越多,敬畏之心越重,也便越不敢去褻瀆了。

      所以,我其實是有些擔憂的,我怕的是一個個尺八培訓中心開起來了,一個個家長將孩子送進去了,尺八,變成了庸常的樂器,它還是否能保持自身的那股子清冷,那股子高貴,以及那股子悠遠了。大家又是否會像佐藤與張聽那般,將尺八視為抒發(fā)心緒的朋友,去疼惜呢。

      佐藤說,很多演奏者并不是面向聽眾而是對著自己的袖口在吹,他一直認為,一音成佛,倘若聲音也有生命,一曲終了,這個音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倘若聲音能夠呼吸,演奏者便能聽到并演奏出這呼吸之聲。

      我想尺八的奇妙之處就在于人類心靈、宇宙萬物,都可以從這一根管中得以體現(xiàn)。而這些吹尺八的人,都是行者,像俠客背著劍一樣背著自己的尺八,默默地行走在天地之間,我望著那背影,慢慢地消失在人海里,只能暗暗期許,它能得以傳承,并,永遠保持高遠。

      責任編輯:劉羿群

      猜你喜歡
      佐藤彈琴古琴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尋訪千年古琴
      彈琴換牛
      彈琴蛙
      小蟋蟀
      傳承和保護古琴藝術
      小水滴
      古琴藝術的發(fā)展
      意外事件
      太谷县| 乐安县| 大兴区| 壤塘县| 北海市| 望奎县| 河北区| 界首市| 台州市| 且末县| 石阡县| 黄骅市| 湖南省| 宁城县| 宜阳县| 南和县| 嘉善县| 宕昌县| 临邑县| 卓资县| 龙泉市| 泾阳县| 阿图什市| 武宁县| 舒兰市| 繁峙县| 宁城县| 清涧县| 千阳县| 会东县| 饶平县| 酒泉市| 怀柔区| 黄冈市| 宾川县| 江门市| 凌云县| 徐汇区| 嘉善县| 营口市|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