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生
內容提要: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當前,全民國防教育“三個淡忘”“四個缺失”現象不容忽視。提升全民國防教育質量效益,應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在抓好“五個工程”上下功夫:一是頂層設計的“立法工程”;二是立德鑄魂的“育人工程”;三是尊崇軍人的“暖心工程”;四是與時俱進的“陣地工程”;五是軍隊助力的“增效工程”。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①《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5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習主席的重要論述既是對新時代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鮮明指向,更是源于對國家安全發(fā)展、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思考。抓好全民國防教育,必須以習主席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切實把國防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質量效益,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全民國防教育面臨的發(fā)展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現實挑戰(zhàn)也是前所未有。調研感到,全民國防教育存在“三個淡忘”“四個缺失”現象不容忽視。
淡忘之一:和平與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讓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危機意識逐漸被淡忘。改革開放以來,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日益繁榮的社會生活和幾十年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人們遠離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聽不到戰(zhàn)爭的槍炮聲、嗅不到戰(zhàn)場的火藥味,戰(zhàn)爭記憶已經模糊。人們聽到的只有歡聲笑語,看到的只是高樓大廈,談論的不是金融、證券就是教育、醫(yī)療,戰(zhàn)爭的話題全然被拋之于腦后,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危機意識正日趨弱化。
淡忘之二:利益至上的價值追求,讓愛國奉獻、崇軍尚武的國防觀念逐漸被淡忘。“一切向錢看”成為部分公民備受尊崇的價值追求,愛國奉獻、崇軍尚武卻變成了另類選擇,致使一些地區(qū)“當兵冷”“征兵難”的現象仍然客觀存在。據對某高校的調查顯示,65%的適齡青年就業(yè)首選是公務員和自主創(chuàng)業(yè)。一些青年即便選擇了報名參軍,其入伍動機也未必都是保家衛(wèi)國。比如,某地區(qū)2018年入伍的1000名新兵的問卷調查顯示,參軍目的以參軍為就業(yè)跳板的占到40%、履行兵役義務的占14%、想改變生活現狀的占17%、隨波逐流的占7%,真正為了到軍營建功立業(yè)的僅占22%。公民熱愛國防、保衛(wèi)國防的國防觀念正逐漸被淡忘。
淡忘之三:娛樂至上的文化氛圍,讓尊崇英雄、弘揚正氣的價值底線逐漸被淡忘。2018年,“娘炮”“小鮮肉”等詞爆紅網絡;也是在2018年,著名主持人李詠、武俠泰斗金庸先后去世,引發(fā)數以萬計的網民紛紛祭奠;而11月17日,“中國核司令”程開甲院士逝世,全網卻鮮為人知??梢姡诋斀駣蕵分辽系奈幕諊?,英雄的光芒往往總是被掩藏。前幾年,網上丑化、抹黑,甚至詆毀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邱少云等英雄的行為也屢屢發(fā)生,社會正義、正氣、正能量的價值底線一再受到沖擊。
缺失之一:在我國法治體系日趨成熟的時代,國防教育法規(guī)的剛性約束力有所缺失。1997年以來,國家陸續(xù)頒發(f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全民國防教育大綱》《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等國防教育法律法規(guī)。客觀地看,這些法律法規(guī)對推進全民國防教育規(guī)范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保證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剛性標準不夠、操作性不強等實際問題。一是“虛”?!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管理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征兵、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等工作。但調研發(fā)現,地方政府在國防教育機構設置方面,普遍存在“機構虛設、人員虛編、教員虛兼”“有牌子沒班子、有任務沒隊伍”等問題,教育主體責任比較虛化。二是“弱”?,F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相關條款對全民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職責區(qū)分不夠明確,各級在推動國防教育工作落實中難以形成合力;國防教育辦公室對地方成員單位沒有約束力,部署工作往往只能靠個人感情協(xié)調、靠私人關系運作,弱化了法律法規(guī)的權威性。
缺失之二:在國民教育體系日趨完善的時代,國防教育工作的保障要素有所缺失。當前,教育已經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領域,國民教育的投入逐年遞增,教育體系日趨完善。但國防教育工作體系還比較薄弱,保障要素缺失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一是缺計劃方案。在對某地級市9個縣(市)區(qū)的學校國防教育考核中,轄區(qū)內多數大、中學校國防教育缺少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普遍存在國防教育內容過于簡單、不成系統(tǒng),內容陳舊等現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在考核學校教學工作中,也沒有把國防教育開展情況列入評先和素質教育驗收內容,在制度設計層面缺少規(guī)劃和統(tǒng)籌。二是缺師資和教材。除一些設有武裝部的高校外,多數中小學沒有專職的軍事教員。即使在設立武裝部的高校,武裝工作也大都由保衛(wèi)處或學生處老師兼任;全國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國防教育教材,導致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缺失之三:在網絡發(fā)展深入人心的時代,國防教育的宣傳感召力有所缺失。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意識形態(tài)在自媒體平臺上迅速傳播,深刻影響著大眾的思想意識,這為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拓展了新的平臺。但調研發(fā)現,一些地區(qū)的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并沒有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導致國防教育的宣傳感召力不僅沒有因網絡的發(fā)展而擴大,反而受到極大沖擊、進而逐漸缺失。一是新內容不多。每年的“全民國防教育日”“八一建軍節(jié)”等時機,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宣傳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黃金時段”,但在工作實踐中,這個“黃金時段”往往只被用于組織軍地走訪慰問、地方領導干部軍事日體驗等活動,缺少豐富生動的國防教育實踐內容。二是新手段不多。仍習慣于喇叭、傳單、標語、橫幅等傳統(tǒng)手段,不善于運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手段,有的新媒體平臺基本還是空白。另外,我們日常乘坐的火車、飛機、公交車上的移動媒介,常常宣傳的都是一些商業(yè)廣告,很少見到國防教育宣傳內容。這方面與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等宣傳比起來,差距十分明顯。
缺失之四:在軍事熱點逐漸回暖的時代,國防教育的正向引導力有所缺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大刀闊斧、革新除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改革,軍隊戰(zhàn)斗力穩(wěn)步提升,軍隊形象大為改觀,人們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熱點極為關注,但國防教育的正向引導還沒有及時跟上。一是軍營開放力度不大。在開展國防教育工作中,部隊具有天然的資源優(yōu)勢和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領作用,但封閉式的軍營依然讓人民群眾充滿了神秘感和距離感,軍營開放日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現象客觀存在,開放日的社會宣傳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二是宣傳導向不夠鮮明。長期的宣傳教育中,軍人的標簽始終與犧牲奉獻緊密相連,銀幕上看到更多的是軍人“特別能吃苦”的鏡頭,恰恰對“特別能戰(zhàn)斗”精神釋放得不夠,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宣傳導向沒有牢固樹立。
針對國防教育工作存在的“三個淡忘”“四個缺失”現象,加強全民國防教育,應注重抓好以下“五個工程”。
構建與時代發(fā)展合拍、與大國地位匹配、與使命任務相適應的國防教育新格局,不斷提升國防教育質量效益,首要的就是要抓好頂層立法設計,從國家層面對國防教育各項法規(guī)制度進行規(guī)范統(tǒng)一。
一要搞好領導機構設計。國家和軍隊相關部門要對國防教育的機構設置、人員編配、工作制度等進行科學論證,明確一個可參考、可執(zhí)行、可落實的建設規(guī)范。比如,明確省市縣應在黨委(主要是宣傳部門)、政府(主要是教育部門)分別設立國防教育處(辦),作為牽頭機構,理順工作關系、明晰工作職責,為順利開展國防教育提供組織保證。
二要抓好規(guī)劃計劃統(tǒng)籌。著眼強化“總體國家安全觀”“富國與強軍相統(tǒng)一”“國家利益至上”等現代國防觀念,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全民國防教育大綱》等相關法規(guī)的修訂實際,從法律層面把國防教育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公民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等一體籌劃、同步推進。
三要增加教育考評權重。應在國防教育相關法規(guī)中明確規(guī)定,在全國雙擁模范城評比、全國文明城市考核評價體系中,增加國防教育考評的權重,加大國防教育檢查考評力度??蓞⒖肌皣澜逃厣珜W校”考評辦法,單獨設置“國防教育特色城市”考評項目,進行國防教育工作專項巡視;把國防教育納入領導干部述學、述評、述職等考核內容,建立國防教育績效目標管理評估體系,變國防教育“專項評估、階段評估”為“系統(tǒng)評估、全程評估”,并將考評結果與經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領導干部提拔使用等緊密掛鉤。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雹倭暯剑骸对诩o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載《解放軍報》,2019-05-01。國防教育重在立德鑄魂,必須注重抓好青少年教育這個主群體、抓住學校教育這個主陣地。
一要完善學校國防教育基礎設施。研究出臺學校國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對照標準抓好落實;充分挖掘國防教育基地、民兵訓練基地潛在資源,完善教學設備、健全教學場所,確保學校國防教育基礎設施完備、基本條件良好。
二要配套編寫學校國防教育教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緊貼國防教育形勢任務,組織專家學者編寫權威高效的國防教育教材,區(qū)分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不同層次對象,設置不同目標要求,形成分層遞進、系統(tǒng)配套、通俗易懂的國防教育教材體系。
三要推進教育內容納入中考。近年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在各方推動下,體育列入了中考的內容,一時掀起了健身熱。同樣,國防教育也應該被廣泛關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推動國防教育知識進入中考,條件成熟時,可將國防教育內容納入高考科目。
尊崇軍人、崇尚英雄,本身就是最好的國防教育。強化全民國防教育觀念,不能只是強調輿論宣傳,更要真心實意為軍人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營造尊崇軍人、關心國防的良好氛圍。
一要做好軍人軍屬優(yōu)撫工作。定期用心組織走訪慰問,讓“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重新成為時代風尚;涉軍維權機構要切實發(fā)揮作用,維護好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不讓軍人流血又流淚;真情解決好軍人家屬工作難、子女上學難等現實問題,努力提升軍人軍屬的幸福感獲得感。
二要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地方政府和兵役機關既要在適齡青年參軍入伍時敲鑼打鼓,也要在其光榮退伍時熱熱鬧鬧,滿腔熱情迎接退役軍人榮歸故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要全力做好退役軍人的安置、就業(yè)等系列服務保障工作,讓軍人感受到入伍到退伍全過程的暖心尊崇。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帶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必須與時俱進利用信息技術、發(fā)揮信息優(yōu)勢,努力構筑國防教育新平臺新陣地。
一要積極搶占新媒體陣地。2016年10月24日,軍事專家張召忠正式開通微博,一天時間就吸引了百萬粉絲,其中絕大部分是年輕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網絡部官方抖音號“中國軍網”,自開通以來已獲贊8200多萬,擁有粉絲772萬; “中國軍視網”獲贊5500多萬,平均每個視頻都獲贊數萬,讓觀眾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接受國防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增強國防教育的時代感召力,必須充分用好新媒體資源,積極拓展國防教育主渠道、構筑宣傳教育主陣地。
二要軍地協(xié)力打造教育陣地。比如,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要嵌入國防教育元素,拓展教育覆蓋面、擴大教育影響力;充分用好現代電視的先進技術,打造體驗式軍營欄目,像云南衛(wèi)視的《士兵突擊》、湖南衛(wèi)視的《軍營男子漢》等綜藝節(jié)目,有力激發(fā)了一代青年參軍報國的熱情;強勢推出高質量的軍旅題材電影作品,像《戰(zhàn)狼》《紅海行動》等,讓觀眾在情節(jié)震撼中感受戰(zhàn)爭氛圍、感悟軍人偉大。
強化全民國防教育,軍隊要主動參與、主動作為,有力促進國防教育在基層落地落實。
一要主動與地方溝通協(xié)調。定期到地方黨政機關、黨校、大中學校上國防教育課,有計劃地組織軍營開放活動,邀請地方黨政領導現場參加、觀摩重要軍事活動、感受軍營火熱氛圍,既弘揚軍人犧牲奉獻精神,又展示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提升軍隊的吸引力、軍人的尊崇感。
二要積極參與軍事游戲軟件開發(fā)。軍事拓展訓練基地、軍事游戲的發(fā)展,可以極大地提高民眾的浸入式體驗感、吸引力。因此,把國防教育與游戲娛樂相結合,寓教于樂,能夠使玩家在體驗樂趣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強國防教育實效。軍隊在軍事仿真模擬中具有天然優(yōu)勢,應該積極參與、主動作為,依托地方資源,打造富有價值的訓練、游戲平臺,提升國防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