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會聰 本報記者 李司坤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5日發(fā)布報告稱,今年5月至10月對全球34個國家38426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國民眾對中國的態(tài)度分化,40%的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看法,41%的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中對中國好感度最高的3個國家分別為俄羅斯、尼日利亞、黎巴嫩;對中國看法最負面的3個國家分別為日本、瑞典和加拿大。
皮尤網站5日的報告顯示,從國別來看,和2018年相比,對中國好感度下降幅度最大的5個國家依次為印尼、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亞、美國,對中國好感度上升幅度最大的5個國家依次為波蘭、以色列、尼日利亞、意大利、希臘。報告稱,日本對中國的負面看法最突出,可能與兩國長期的歷史問題有關。整體來看,人均GDP較高的國家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往往會越高,如美國、荷蘭、瑞典和德國等;人均GDP較低國家的對華看法往往更正面,包括肯尼亞、尼日利亞、烏克蘭和突尼斯等。
此外,年齡也是影響各國民眾對華看法的因素之一,例如在19個國家中,18歲至29歲年輕人的對華看法普遍比50歲或以上的人更正面。這一現(xiàn)象在巴西、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極為突出,18歲-29歲年輕受訪者比50歲以上受訪者對中國的好感度高出20個百分點以上。
香港《南華早報》6日引述皮尤的調查稱,大多數(shù)國家受訪者對中國經濟實力持正面評價,認為有利于本國,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國家。與5年前相比,如今許多新興經濟體的更多受訪者表示,中國與日俱增的經濟對其國家是好事,尤其是在墨西哥、南非、菲律賓、巴西、尼日利亞和阿根廷。不過,亞洲地區(qū)多個國家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增長對其本國是壞事。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6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機構這樣的調查結果“很正?!薄8鲊癖妼χ袊蜗髥栴}的認知,不完全是自由獲取的,更多是媒體塑造的。自從美國的精英、媒體系統(tǒng)地把中國塑造為美國的敵人后,對中國的負面評價自然就上去了?!暗覀冏约阂嗟们?,這種輿論的變化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p>
沈逸表示,皮尤的調查報告說明,在中國強大和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之前,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好感度是下降的,沒有人歡迎我們崛起。這是因為,西方國家一是感覺到了威脅,二是感覺到了挫折?!霸谒麄冊O計的游戲規(guī)則里,沒有一個中國這樣的國家崛起,我們的存在就在打他們的臉?!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