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呼師生共讀《千字文》
早就聽說,無錫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周曉霞老師在帶領她的團隊積極開展“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文言文教學策略”的研究,這是江蘇省“十三五”重點規(guī)劃課題之一。不想去年春節(jié)將近時,忽然收到周曉霞給我寄來的兩本印制精美的新書:一本是《小學文言一百課》 (上下兩冊),一本是《讀懂學透〈千字文〉》——這是他們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打開書頁,喜不自勝,反復翻閱,愛不釋手。有兩點感受一直縈于腦際,揮之不去。
第一,讓孩子盡早接觸文言文,真的大有好處。我甚至認為,盡早開啟文言課程,遠比過早開設英語課程更重要。也許文、白雙修,才是凸顯我國早期語文教育優(yōu)勢的最佳途徑。
中國古代把語言和文字分開,實在是英明之舉。語言的交流要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文字卻能穿越時空;正因為文言文不用口語化的文字,中國文化才得以無障礙地千古流傳。文言是漢語最初的書面狀態(tài),恰好漢字又是象形文字,每個字都是一幅圖畫,誠如周曉霞老師所說:“文言與我們孩子認知世界的能力更近。如果我們從小就接觸文言、感受文言、品味文言甚至運用文言,非但不會感到艱澀,反而能體會到這是一種極有趣的言語游戲?!?/p>
第二,《千字文》實在是應當首選的最佳文言蒙學讀物。流傳1400多年的《千字文》,是我國最優(yōu)秀的訓蒙教材,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啟蒙階段的最高水平。它的創(chuàng)生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傳奇:南朝才子周興嗣,奉詔用一千個互不重復的單字,勾畫出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倫理的、教育的……通篇首尾連貫,主體清晰,層層推進,章句文理,一脈相承,而且句句引經(jīng),字字用典,語言優(yōu)美,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它既是一篇四言長詩,又是一部袖珍百科全書。這一切都是其他任何訓蒙讀物無法比擬的。如今它已被譯成英文、法文、拉丁文、日文、意大利文……可見其身價之高、影響之大。據(jù)學者研究,記載商湯和商代以前文化的甲骨文,共有三千字。其中兩千個是占卜專用字,日常應用的文字僅有一千個。商朝有六百年歷史,常用字只有一千個。這一千字實在是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也是漢民族語言發(fā)展的基本因子。可以說,《千字文》在中國文化歷史的諸多方面都有著源頭、種子和基因的意義與作用。身為中國人,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啟蒙老師,如不能認真、系統(tǒng)地閱讀這篇珍貴的蒙訓讀物,實在是一大缺憾。
《讀懂學透〈千字文〉》全書共分三十一講,每講讀解原文八句。分別設有“紫雨解讀”(包括總領提示、分句詳解兩部分)和“理解作業(yè)”兩個板塊?!白嫌杲庾x”,一面巧設懸念,引領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掃清障礙,理解文中內(nèi)涵;一面輔導學生查找資料、展開想象,釋經(jīng)析典,追根求源,盡量拓展對于這部經(jīng)典的閱讀視野?!袄斫庾鳂I(yè)”,瞄準關鍵,要言不煩,激憤促悱,開窗留門,極具挑戰(zhàn)性、啟迪性和拓展性,與閱讀活動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數(shù)十年來我國一直使用“選文本”教材,文化知識“碎片化”是“選文本”教材的最大軟肋?!墩Z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蹲x懂學透〈千字文〉》與一般的文言文注釋或詳解文本不同,它是一本難得一見的系統(tǒng)記錄師生共讀生動過程的好書,它開創(chuàng)了在系統(tǒng)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全面閱讀實踐能力的先河。
憑借《讀懂學透〈千字文〉》,師生可以在興趣盎然的閱讀實踐中,親切觸摸一千個沒有重樣的漢字,同時連帶品賞大量精彩的歷史人物典故,無形中收到增加識字量、提高閱讀能力、豐富歷史知識和語言積累,全面打好傳統(tǒng)文化底色的多重功效。我想,如果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師生都能認認真真地系統(tǒng)通讀這本《讀懂學透〈千字文〉》,師生的文化素養(yǎng)都必將上升一個大臺階,我們閱讀課堂教學的面貌也定會有個較大的改觀。
點贊“原始情愫的蘇醒”
蘇州劉長永老師韜光養(yǎng)晦,耗費近三年的業(yè)余時間,完成了一部兒童文學力作——《狗尾草》。近日,他把書稿電傳給我,要我給提提意見。盡管春節(jié)期間偶遇風寒、感冒咳嗽,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稿,22個章節(jié),洋洋二十萬言,一鼓作氣看完,心靈委實受到不小的震撼。說實話,對于兒童文學我是外行,這里只能簡單談幾點感觸。
其一,金波先生說得好:“兒童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繆斯性存在,兒童文化是繆斯性文化。”兒童文學最本質(zhì)的特性就是兒童性,它不需要多少“宏大敘事”,也無須拐彎抹角把兒童引進成人打造的古怪精靈的“童話世界”,眩暈在不食人間煙火的虛擬情境中,然后一步步走向規(guī)范的成人道統(tǒng)。《狗尾草》的突出之處在于直面現(xiàn)實的兒童世界和生活,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原汁原味、原生態(tài)的現(xiàn)實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全書所記盡是兒童們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小秘密、小夢想、小煩惱、小委屈、小不平、小疙瘩、小摩擦、小伎倆,乃至小惡作劇……而正是這些時常被成人世界所忽略或不屑一顧的“狗屁孩子們”的“狗屁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一個無比純真圣潔、光鮮亮麗、充滿無限生命活力和豐富創(chuàng)造力的兒童世界;而且重重地敲醒了成人們漸趨麻木的神經(jīng),激起他們對人生價值、人類未來或終極目標作重新思考。
其二,不光是兒童文學家,我們每一位家長、老師,甚至所有的成年人,都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兒童、對待孩子的。是誰讓張小云那樣名列前茅的“優(yōu)秀生” “習慣了掌聲和鮮花”,感覺樣樣“比別人強”,應該接受別人的“羨慕”?是誰給予小班干的權力,讓她們可以“像小老師一樣”摔打黑板擦,向自己的同學發(fā)號施令,最終變成一個令人生厭的“容嬤嬤”;又是誰讓備受寵愛、家里有“五臺電腦”的王大力迷戀上打游戲,“一天到晚躲在游戲里”,企盼在游戲中接受別人的“尊重”與“崇拜”?為什么“從五年級第一學期開始”,好多人“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男生和女生拉開距離”,老師、班干原來管理班級的老“招數(shù)”一下子就“不靈了”?為什么“誰和班委對著干,誰和女生對著干,誰就是英雄好漢,受到男生的尊重”?為什么一次小小的打游戲糾紛,竟然會引起王大力如此強烈的過激反應,差點兒釀成“跳樓自殺”的慘???兒童的世界是奇妙而夢幻的,兒童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他們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游戲規(guī)則在這個世界里生活的,成年人不能只顧自個兒一股勁地奔跑,他們必須下決心回過頭來,重新學習被遺忘了的價值。
第三,任何教育都是雙向的,只有真情才能換來真情。嘮叨說教是蒼白無力的,唯真愛的力量不可估量。因為有真愛,陳副局長才會成為“孩子們的大朋友”,教育局才會“經(jīng)研究決定,成立‘狗尾草基地,并授予五(1)班‘狗尾草中隊稱號”;因為有真愛,黃市長才和同學們一起商量,如何把“狗尾草基地”建成兒童活動中心;因為有真愛,才有環(huán)保英雄王大爺,才有神奇的大樹屋,才會孵化出一群向著藍天飛翔的“凌波仙子”,孩子們才會得到一位值得信賴的基地優(yōu)秀輔導員;因為有真愛,香草河人的“原始情愫”才得以蘇醒,才會使香草河的老人們回到了快樂的童年,孩子們找到了童年的快樂。
感謝劉長永老師通過他的著作,給了孩子們一塊“童年的領地”。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之間,為孩子們留出一片空曠的狗尾草地,讓他們“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笑就笑,想打滾就打滾,想發(fā)呆就發(fā)呆”,使他們“只有快樂,沒有指責,沒有約束;不用擔心考試成績,不用比誰是第一名?!笔堑?,“童年和我們只隔著一片狗尾草地的距離”。有了這塊狗尾草地,“大人變成了小孩,小孩變成了真正的小孩”。
成年人應當銘記:生命是主動的,在沒有任何外部壓力、外部目的和功利的情況下,兒童會自發(fā)地擔負起發(fā)掘自身先天資源的工作——這就是游戲。放飛兒童的天性吧!讓兒童真正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還孩子一個自由、歡樂的童年。
(高萬同,江蘇省特級教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南京師范大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