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峰
糖尿病已成為了健康的重大隱患,很多人控制血糖不當,引起糖尿病的一系列并發(fā)癥,給身體帶來了更大的傷害。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飲食存在誤區(qū),下面來看看哪些誤區(qū)。
其實“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纖維的糧食做的,如:蕎麥、燕麥。盡管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而“無糖食品”實質(zhì)上只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所以吃“糖尿病食品”和“無糖食品”的量應與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
糧食是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也是身體能量的最快捷來源。如果主食進食較少,會使人全身無力,有饑餓感,有些糖尿病患者主食較少還會在進餐后3~5 h出現(xiàn)出汗、心慌和頭暈等低血糖反應。
粗糧的好處是富含纖維,使糧食中的淀粉消化、吸收較慢,從而使血糖升高得較慢,但提供能量較慢,對于脾胃功能欠佳的人或老年人往往不宜過多進食,可適當進食(如每天1頓中部分含粗糧)。白米和白面可以吃,每餐不宜超過125 g(生重),但也不宜少于75 g。
因為肉食食品攝入減少,勢必使機體蛋白質(zhì)不足,易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發(fā)生感染。缺少肉食品的食譜,由于沒有脂肪的飽腹感,患者極易饑餓,這樣不易堅持飲食治療。
水果甜,很多患者提起水果如談虎色變,自患病后不敢問津。水果口感好,還能補充大量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zhì),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是要適量。水果一般建議在兩餐之間,并將水果的熱量計算在總熱量之內(nèi)。通常建議糖尿病患者選擇含糖量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相對而言,獼猴桃、草莓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患者較為合適,而香蕉、菠蘿、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太多,但是少量也可以吃。
有病友認為稀飯會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稀飯中的糧食由于烹飪時間較長,吸收較快,因而會使血糖升高較快。但吃稀飯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很快會下降,因而如單純進食稀飯作為主食,會出現(xiàn)血糖先高后低的現(xiàn)象。
對于脾胃偏弱的老年人,吃飯時有稀飯會有助于飯食的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身體快速獲得能量。因而適量進食稀飯,常需結合一些干糧,這樣既有利于營養(yǎng)快速吸收,又可以防止喝粥后的低血糖。至于喝粥后的高血糖并不難克服,如餐后散步20~30 min常??梢缘窒M食稀飯引起的一過性高血糖。
肉、蛋、魚雖然含糖量不高,但卻富含蛋白質(zhì)和脂肪,在體內(nèi)可轉變成葡萄糖。若碳水化合物不按照60%~70%的比例攝入,將可能導致脂肪的過度分解,出現(xiàn)酮癥,甚至發(fā)生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量一般不宜少于150~200 g;另外,過多的蛋白質(zhì)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并能引起高尿酸血癥。另外,堅果類(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成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消遣食品,隨時隨地拿來品一品。這些堅果類除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外還富含油脂,30粒花生米等于一匙油,一個人1天吃3匙油,其脂肪的攝入量就差不多了。而大量花生、瓜子、杏仁的食入,不僅使熱量大為增加,而且使血脂升高。所以,吃花生、瓜子要計算量,要減少油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