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市新來了一位市委書記,是明人的博士生同學,都說他作風很深入,還在短短一個月內,約談了四套班子、各委辦局和縣區(qū)主要負責人。
“老兄,書記主要關心的是什么?給透個信息吧,明天該輪到我?!?市發(fā)改委主任前腳剛出市委大院,手機被叫醒了,電話里傳來的是市經貿委主任的聲音,發(fā)改委主任嗓音低沉,顯然約談并不順心。他只是嘀咕了一句,問我最近讀什么書了?把我問傻了。
經貿委主任第二天約談結束,臉上紅撲撲的,語氣也相當輕松,對候在門口的商務委主任悄聲說道:“他最后會問你近期在讀什么書,你可要好好回答?!边@相當于考試透題了,商務委主任雙手作揖,連聲感謝。
商務委主任回答得好不好,只有他和書記知道了。但書記最后對每個人都會發(fā)問在讀什么書,這信息迅疾而悄無聲息地傳到了許多人的耳朵里。有心人也暗自琢磨起來。
這天,明人的老部下,L市的綠化局局長瞿兄也被書記約談了,談完后,他就興高采烈地打了明人電話,說你這老同學問我最近在讀什么書,我恰巧在讀亞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沒想到書記說,那書名副標題是,締造偉大的傳奇的重要力量。那本書?我很驚訝,連忙點頭稱是。他又問:“對于工匠的概念,作者認為應具備三個基本內涵,你是怎么看的?”我更驚訝了,他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或者他偏巧也剛讀過這本書?我來不及多想,連忙把自己的讀后感簡明扼要地講述了幾句。他聽了頻頻點頭,還說,這本書是他前幾年讀的,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他是握著我的手,把我送至辦公室門口的。你這老同學真是奇了。他是個書簍子吧。
明人心里一笑。瞿兄一點沒猜錯,新書記博學多才,也是一個能干的虎將,他只是不明白,一上任,找干部約談,竟會聊讀書之事,是不是太書生意氣了?
明人和書記同學碰面,則是在數(shù)月之后了。那時,新書記已對L市情況了如指掌,正臨機構調整,部分干部換崗了,自然有提有貶的。那位發(fā)改委主任新任某區(qū)區(qū)長去了,接替他的是瞿兄,財政局長沒動,商務委主任送黨校學習去了……坊間也是各種傳說,說新書記約他們談讀書,表現(xiàn)不一。
明人饒有興致地把這話題推到了老同學的面前,帶著疑問,也有一番質詢的口吻。
書記個頭不高,但渾身透露出一股精氣神,神情從容沉穩(wěn):讀書是一面鏡子,看得出談吐、思維、學識和愛好。還有,很重要的,也看得出一個人的誠實和謙遜。
“哦,你再說些具體的?”明人說。
“哦,比如有的人,整日忙于應酬,從不靜下心來讀書,工作也無法提升,你問他最近讀什么書,他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來,在重要崗位上,沒一點求知欲、新知識,這會耽誤大事的?!彼従徴f道。
“還有,有的人根本沒讀過這本書,只是為了應付我,隨便說了一本書名,我深問下去,他就露餡了,這種官員,恐怕只有回爐再煉煉了。”
“反之亦然?”明人笑著問。
“是的,反之亦然,有的人做好本分工作之余,愛讀書,好讀書,還能學以致用,這樣的人不派用場,還能用誰?”書記端起一杯剛砌的熱茶,輕輕吹去還浮在面上的幾絲茶葉,啜飲了一口。那目光里閃出一片笑意:“好茶,這是好茶!”
【作者簡介】安諒,本名閔師林,中國作協(xié)會員,經濟學博士。著有報告文學集《東上海大動脈》,詩集《心靈的驛歌》《沙棗花香》,散文集《明人明言》,小說集《陽臺上的微笑》,新聞作品集《市政風景線》,長篇紀實文字《援疆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