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城市體育公園發(fā)展研究

      2019-12-12 09:57:29王曉曉周穎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規(guī)劃設計建設

      王曉曉 周穎

      摘 要:對體育公園的概念、類型、特征進行定義、劃分與總結。綜述了國內外體育公園發(fā)展概況,并選取江浙滬地區(qū)的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杭州城北體育公園、上海閔行體育公園作為研究案例,以此來剖析我國體育公園存在的共性問題,總結體育公園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為今后我國體育公園建設發(fā)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體育公園;建設;規(guī)劃設計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導致城市環(huán)境污染嚴重,可供鍛煉的用地面積不斷減少,人口體質逐步下降。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2013年6月指出,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易造成身體死亡[1]。為提高身體素質,全民健身事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而集良好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多功能運動鍛煉空間于一體的體育公園在此背景下成規(guī)?;d建。體育公園作為以體育健身運動為核心,集運動休閑、康體健美、娛樂休憩、生態(tài)保護、觀賞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場所,它的概念最初并不是出現在理論研究之中,是隨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變化、生態(tài)觀念加強、體育運動方式改變,而逐步形成的一個當代城市建設發(fā)展構成要素[2]。但由于我國對于體育公園的研究起步較晚、挖掘深度不夠,很多地方的體育公園名不符實,對空間資源造成浪費,也無法形成并發(fā)揮應有的經濟、文化及生態(tài)效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體育公園的研究與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1 體育公園內涵概述

      1.1 概念定義

      體育公園建設發(fā)展至今,其概念定義在學界仍未形成一個具有廣泛共識性的結論。國外學者引用最多的是《世界公園》(1992)里的相關描述:“將體育運動元素如運動設施、運動場館設在風景旖旎的綠色園林空間中,在吸引城市居民來此游憩、進行積極的休息的同時,可在這些場地設施中舉辦系統(tǒng)的體育訓練活動、體育表演和競技比賽及保健活動[3]。”通過這些描述,可將《世界公園》對體育公園的定義總結為三點:第一,運動場地或設施應當是坐落在優(yōu)美的景觀中的;第二,專業(yè)的訓練和比賽可在此進行;第三,能夠吸引居民前來游憩,進行“積極的休息”。而我國最早關于體育公園的定義是出自1982年的《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體育公園是一種特殊的城市公園,既有符合一定技術標準的體育運動設施,又有較充分的綠化布置。主要是進行各類體育運動比賽和練習用,同時可供運動員及群眾休息游憩[4]。”這一定義簡潔清晰,其中一些要點與《世界公園》中的描述大意相同。但由于出版較早,當時國內并未興建體育公園等原因,這一觀點未被大范圍使用;1994年,城建司公布“體育公園是以突出開展體育活動,如游泳、劃船、球類、體操等為主的公園。并具有較多的體育活動場地及符合技術標準的設施。該類公園應保證綠地與體育場地的平衡發(fā)展[5]”。這一規(guī)定,由于規(guī)定的發(fā)布時間與我國體育公園快速建設時間相切合,受到了眾多學者引用;2002年,我國在最新《城市綠地分類標準》中又將體育公園劃分到了“專類公園”中的“其他專類公園”[6],規(guī)定綠化面積不能小于65%,不過并未給出具體的定義。

      在此,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綠地分類標準》,以《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中的原有定義為底稿,參照《世界公園》中描述的精神,綜合部分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定義:體育公園,屬于專類公園,是一種能夠提供專業(yè)的體育比賽訓練的設施與場地,能夠滿足大眾日常健身運動式游憩需求的,同時能夠結合優(yōu)美園林景觀的開放性公園綠地。

      1.2 類型劃分

      現階段我國未對體育公園進一步提出分類標準,因此,國內學者進行了一定研究探索。但因所選取的標準不同,分類情況也大不相同,其中以依據體育公園大小或規(guī)模而進行的劃分居多。如陳冬平(2010)依據體育地理學理論將公園劃分為社區(qū)級、縣區(qū)級、市級和地域性體育公園[7];趙康杰(2016)依據公園大小將公園劃分為大型市級、中型區(qū)級和小型社區(qū)級[5];李香君(2008)依據公園規(guī)模大小及等級標準將公園進行分類[8],以公園所支持的不同體育運動種類來區(qū)分,將公園劃分為山地休閑類、沙灘體育類等等[8]。此外,還有諸如按投融資方式、實際用途、來源、運動項目等其他維度進行劃分的方式。

      結合上文有關體育公園概念定義的總結,本文提出三種分類方式:

      1)依據體育公園的綜合程度劃分:綜合體育公園、社區(qū)體育公園。這一分類參考了《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中公園綠地(G1)包含綜合公園(G11)與社區(qū)公園(G12)的分類方法。之所以未展開社區(qū)、縣、市、區(qū)域的詳細劃分,是因為體育公園不應僅具有供大眾進行的戶外體育活動設施,還要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即“能夠提供專業(yè)的體育比賽訓練的設施與場地”,這一點在從以“體育”為主題的公園中區(qū)別出真正的“體育公園”上顯得尤為重要。

      2)依據體育運動種類劃分:田徑類、水上娛樂類、球類等。這一分類從體育運動的分類沿襲過來,具有較高的參考性。

      3)依據所處地市環(huán)境劃分:城區(qū)體育公園、郊區(qū)體育公園。不同的景觀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體育公園的性質,在城區(qū)內興建的體育公園其自然景觀大多需要人造,而建在郊外的體育公園往往和原地的自然景觀能夠有較好的融合。

      1.3 主要特性

      體育公園作為公共體育設施,其建設不僅需具備一般公園的特征,與周邊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相結合,還需突出表現其運動功能。綜合其定義與分類方式,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總結體育公園的主要特點:

      1.3.1 繼承特點

      “繼承特點”意味著這部分特點和一般性公園相同,是從“公園”這一大類所具有的特點中繼承過來的。該類特點較多,本文列出和體育公園概念關聯性較強的三點:

      1)大眾性。在設施的設置及公園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一般居民的使用需求,滿足他們在公園中休息健身的需要。同時,為了達成這種“大眾性”,體育公園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還應有較高的可達性和服務力——即體育公園服務特定半徑內社區(qū)的能力。

      2)園林性。體育公園不是體育場所或體育場館,公園綠地是它的落腳點。它是運動場地與園林景觀的結合,并不純粹作為一個運動的地方而存在。通過對園林景觀的引入,來添加場所的休閑性與游憩性,從而傳遞著人們在其中運動并休息著的“積極的休息”的理念。

      3)景觀性。和園林性不同的是,景觀性不再局限于人在體育公園內部的景觀感受,而是上升到了體育公園本身在城市高度上所能起到的景觀作用,即公園自身作為一個景觀的存在特性。這一特征就要求公園不僅在內部設計時需要注重對園林景觀的塑造,同時也要在規(guī)劃時兼顧到整個城市大局的景觀營造。

      1.3.2 性質特點

      性質特點是體育公園與普通公園的重要區(qū)分部分,本文總結列出如下兩點:

      1)專業(yè)性。體育公園的專業(yè)性是指體育公園本身是專業(yè)的,它能夠承擔專業(yè)的體育賽事或體育訓練。這種專業(yè)性要求其在設計、施工及后期的管理中都要參照園林以外相關領域的專業(yè)指導[9]。專業(yè)性是將體育公園與一般公園區(qū)分開來的一個重要特征。

      2)主題性。好的體育公園,不僅在規(guī)劃上能夠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交通,積聚人流,或是補足居民需求,還可以營造出體育運動的文化氛圍,讓人們在其中能夠得到感染,并接受享受運動、熱愛運動的健康生活理念。

      1.3.3 功能特點

      功能特點反映出體育公園不同于一般公園的獨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前者與后者的區(qū)分。

      1)系統(tǒng)性。成熟的體育公園,如英國的高斯林(Gosling)體育公園,自身具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僅可以滿足專業(yè)體育的需要,對于非專業(yè)運動者也能提供好的配套服務,為人們在體育之外的延伸活動提供了保障(如高斯林體育公園另提供了兒童游戲、餐飲、醫(yī)療、會議、洗浴、洗車等一系列配套服務)。

      2)參與性。和一般性公園所不同的是,體育公園有著功能上的預設,人群在其中的活動雖然沒有限制,但會在這個預設前提下形成體育運動的氛圍,因此人的活動就會在這個氛圍中繼續(xù)得到引導,從而共同參與到體育公園的主題活動——體育運動中來。這種具有引導作用的參與特性是一般性公園所不具有的。

      1.4 設計原則

      體育公園作為一種娛樂公園,其在規(guī)劃設計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縱觀國內學者從不同切入點展開的一系列研究,本文認為以下三個原則是值得在規(guī)劃設計體育公園時關注的:

      1)通用化原則。此原則旨在強調現代體育公園不僅為專業(yè)運動人而設計,也應能為一般市民所接納,尤其是后者人群中的弱勢群體(老人、兒童、婦女或殘疾人)。每一類人群都有運動的必要,如圖1所示[1]。

      世衛(wèi)組織關于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1]2)階段化原則。體育公園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規(guī)劃設計是需要考慮建成后的發(fā)展變化,當實際情況與設計構想不相符時,后期還會涉及到調整與更新。

      3)人文化原則。體育公園在內容上和體育有著難以分割的聯系,體育公園不僅應當是強健身體的場所,也應當是強健人精神的場所。在這個角度上,體育公園也被賦予了傳播體育文化、普及大眾體育的使命,所以在規(guī)劃設計中要將這種文化特性考慮進來。

      2 體育公園發(fā)展概況

      2.1 國外體育公園發(fā)展概況

      國外的研究大多認為體育公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時期的運動觀,古希臘人認為運動場應當設置在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這樣在其中的運動才是有益于人的身心的[9],這種體育場所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融合的傳統(tǒng)可以看作是后來體育公園園林化特征的源頭。進入中世紀,歐洲貴族們開始修建可以用于狩獵、騎馬、射箭等活動的私家花園,這種花園與身體活動項目結合的形式,亦可看作是體育公園在古代時期的一個衍變過程。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城市公園運動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在自然風景中進行運動的特權。

      19世紀末,伴隨著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功召開,體育場館的興建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不少著名的體育場館在修建時注重引入景觀要素或在景觀園林中引入體育運動要素。如為1972年奧運會興建的德國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它不僅將場館置于如畫的風景之中,而且建成后亦成為了城市景觀的塑造者之一。再如為1992年奧運會建設的巴塞羅那奧林匹克公園,建設之初出于對城市本身特點的考慮,整個公園本身是由多個公園組成,場館被分散在四個不同的區(qū)域,這一規(guī)劃進一步促成了景觀與體育的融合[10]。上個世紀90年代,體育公園這一概念被提出,各國開始了綠化體育設施場地的行動[9]。

      另一方面,體育公園的公共性質也在發(fā)展中逐漸顯露。如1959年建設的英國高斯林(Gosling)體育公園充分考慮了多種運動的設施場地需要,并配備了洗浴、餐飲、兒童游戲等多種配套服務。再如1983年被重新設計的美國丹尼(Danehy)公園,設計了壘球場、足球場、綜合運動場等專業(yè)場地,同時也設置了慢跑道、自行車道等非專業(yè)場地,吸引了大量附近居民前來運動游憩。

      目前,根據國外的相關研究成果[9,11],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已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公園風格:美國的體育公園以室外項目居多,球類和賽車類最受歡迎;多分布于沿海地區(qū);設施豐富,可滿足多種活動需要,有很好的休閑性;有明確的規(guī)劃指標,但單個公園服務半徑較小;設施安排緊湊,綠化空間相對較少。英國的體育公園建設著重參考當地居民的需求;室內項目較多,設計上傾向于體育中心式;配套服務也很完善;同時考慮多種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對殘障人士進行了設施上和管理上和特別設計,盡顯人文關懷。日本的體育公園開發(fā)模式多樣;項目種類齊全,突出休閑項目;在設計時單獨考慮了高齡者和業(yè)余運動者的使用需求。

      2.2 國內體育公園發(fā)展概況

      中國自身的體育公園發(fā)展并沒有十分明晰的起源,商周時期可供貴族們進行圍獵的園囿大抵可視為一種源頭。清末國外的競技項目傳入中國,外國人開始在華建設體育公園,而后中國開始出現體育鍛煉的思想。民國時期開始興建公園,其中大多帶有運動場地,陳植先生就在書中寫到:“山后之平地,果能早日收買,則網球場及其他運動器械之設置,并不容緩也[11]?!?0年代,我國的公園設計附加體育運動,進入新世紀,體育公園被放入專類公園。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全國更是掀起了建設體育公園的熱潮。

      目前,我國新興的體育公園呈現出以下特征:

      1)形式多樣,不局限。公園整體規(guī)模較大的,如上海閔行體育公園,總占地約80公頃,充分將體育元素融入自然景觀之中,并將全園劃分為三大功能區(qū);公園整體規(guī)模較小的,如北京時尚體育公園,面積不過1公頃上下,主要內部集中在極限運動方面。

      2)大多引入時尚運動體育元素,在公園內設有輪滑、索道等具有娛樂性的運動項目。

      3)部分體育公園呈現出不規(guī)范、缺少主題性、不專業(yè)等問題。

      3 相關案例分析

      體育公園作為展現城市經濟、文化、生態(tài)、科教、衛(wèi)生等功能,以體育健身運動為特色多功能復合型場所,在文明城市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國對于體育公園的研究起步較晚、深度不夠,國內許多體育公園建設實踐性不強。本文從區(qū)域性角度出發(fā),以江浙滬為例,分別選取位于區(qū)域中三個規(guī)模較大、具有代表性的體育公園為研究對象,通過深入的分析來為我國體育公園建設提供資料與建議。

      3.1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3.1.1 概況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位于南京市河西新城,總占地面積89.7萬平方千米。與江心洲隔江相望,與南京濱江風光帶、綠博園連成一片。其北臨夢都大街,南靠奧體大街,西接樂山路,東至江東中路。周邊設有地鐵2號線與10號線,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南京奧體中心于2007年榮獲第11屆國際優(yōu)秀體育建筑和運動設施金獎,是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體育建筑。

      3.1.2 規(guī)劃設計原則

      1)空間布局

      奧體中心占地面積89.7萬平方米,由各主要體育場館和體育公園組成,在多功能的基礎上盡可能實現了公園化。體育中心的五大場館位于公園中心位置,這五大場館分別蘊含著體育與自然、山川、慶典、海洋、未來結合的寓意[12]。各場館之間道路由中心環(huán)路向外呈放射狀延伸,最外圈由一個方形環(huán)路串聯起內部路網,構成了一個完整道路網絡體系。公園的各出入口緊鄰城市主干道,東南西北各個入口均設置輔助入口,如東便門、北便門等,使得人車流線分離開來,保障了內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時,整個區(qū)域融合了大面積的草地景觀,通過與湖泊、林草植被的結合,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場所,也創(chuàng)造了健康怡人的戶外環(huán)境。

      2)建筑設計

      奧體中心的建筑主要由主體育場等5個場館組成,不同場館造型不同,以游泳館的海螺型、體育館的太空艙型、網球中心的蓮花瓣型較為突出,中心內還配有齊全的配套工程設施[12]。從外部來看,5個場館相互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其中以主體育場的設計為核心,其設計靈感來自于天上的彩虹。兩道橫跨東西、與地面呈45度夾角的巨大紅色斜拱,宛如兩道紅色飄帶,在湛藍的天空下更加襯托出主場館的氣勢磅礴。簡潔、大氣的造型,也使其成為南京的嶄新名片。

      南京奧體中心在設計時也充分考慮了利用率,主體育館部分看臺參考了國外商業(yè)化運作模式,體育館地板也可開啟,不同時期可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體育館的色調是以灰色為主的復合色底色,灰色是接近南京傳統(tǒng)居住與明城墻的顏色,大大體現了對南京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是現代體育與歷史的完美結合。南京奧體中心的規(guī)劃充分體現了現代建筑的高水平,是一個體現了成本效益,結合當地歷史文化、人土風情、環(huán)境氣候的多功能的體育公園。

      3)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與分析

      在環(huán)境景觀設計中,設計師融合了中西方的設計精華。其綠化堅持點、線、面結合的設計思想,加強點與點、線與線、面與面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多維綠化系統(tǒng)。在提高生態(tài)景觀美觀度的同時,有效調節(jié)場地氣候,促進空氣流通[16]。此外,水面、綠地、小品、景觀廊道、雕塑的搭配組合以及采用各種圖案構成、形式構成,使得整個設計變得極具吸引力。其高架廣場上設有樹池,種植大型香樟,結合采光井周圍的花壇、花缽、座椅以及各種標識系統(tǒng),兼具了功能性與觀賞性。東部景觀區(qū)的水體和樹陣以及南側的綠地和樹陣,都采取了有規(guī)律的交替布置原則,從而使得整個奧體中心產生一個交替變化的視覺韻律感。

      3.2 上海閔行體育公園

      3.2.1 概況

      上海閔行體育公園是上海市首個體育公園,位于上海市外環(huán)線以西,顧戴路以北,新鎮(zhèn)路以東,農南路以南,總占地面積為84萬平方米[17]。作為上海首個體育公園,建設過程中以向居民開放為基本原則,設計重點突出體育公園的特色,將運動休閑與周邊的自然生境相融合,是集運動鍛煉與生態(tài)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同時,公園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途經多條交通線路,且周邊建有多個小區(qū)、辦公區(qū),這為公園帶來了大量人流。

      上海閔行體育公園建設耗期3年,占地84公頃,于2004年投入運營,是上海市首座以體育命名的第一座大型城市主題公園。公園所處地塊原是一所廢棄的建筑垃圾堆積場,不僅浪費了空間資源,還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為響應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號召,促進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政府部門將其改造為一所服務型綜合體育公園。公園內設有足球、羽毛球等多項球類場館,還設有游樂設施,園內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成為運動、休閑、娛樂、旅游的好去處。

      3.2.2 規(guī)劃設計

      1)空間布局

      該公園建設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原則,將公園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即體育活動區(qū)、自然休閑區(qū)和生態(tài)健身區(qū),在內設有游艇、垂釣、迷你高爾夫球場等體育運動設施。體育活動區(qū)主要為各種體育競技活動提供場所,其內部設施齊全,功能完備。自然休閑區(qū)以優(yōu)美怡人的自然景觀為主,寬闊的草坪、平靜的湖面與繁盛的樹木花草交相掩映,在都市中創(chuàng)造出一片休閑、放松的理想場所。生態(tài)健身區(qū)將生態(tài)的概念與健身活動糅合為一體,打破原有健身體育館內無生態(tài)景觀的空白,實現健身區(qū)的生態(tài)景觀營造,開啟綠色健身新模式。

      2)建筑設計

      公園的建筑主要分布于南部及中部,中部主要分布有主體育場館和訓練館,其中主場館整體形態(tài)呈紡錘形,建筑屋頂向外部上側延伸,意在營造一種飛翔的感覺,恰好與體育所堅持的向上精神不謀而合。南部的建筑體積較小,順道路沿線分布。北部的建筑散布于園內,數量較少,作為園中的附屬建筑,以供游人休閑娛樂之用。

      3)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與分析

      整個體育公園的景觀特征以自然式為主,它發(fā)揮原有地貌條件的優(yōu)勢,結合原有場地地下水位高、水源充沛的特點,通過人工梳理形成了一個6.7公頃的湖面。同時增加大量植物綠化,使其成為觀景點和眺望點。同時,管理人員在園內添加置石與常綠芳香植物,開辟芳香植物園的建設,使公園不僅具有運動鍛煉功能,還具有生態(tài)療養(yǎng)功效[9]。

      3.3 杭州城北體育公園

      3.3.1 概況

      杭州市城北體育公園地處紹興路以東、白石路以西,北起顏三河,南靠重工路巷。于2010年5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積44.78公頃,建設耗資4.5億元,是杭州最大的體育公園。該公園綠化面積大,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園內由門球館、游泳館和小型綜合體育館組成,提供籃球、羽毛球等多種運動項目,同時還設有休閑娛樂場所供人休憩,是集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該地塊在建設前是杭州市下城區(qū)的城鄉(xiāng)結合部。由于缺乏適當管理,加上人員混雜,該區(qū)域相關建設無序、基礎設施不配套、環(huán)境衛(wèi)生臟亂差,不符合城市文明形象,對周邊的居民生活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此,政府為了改善人居環(huán)境,優(yōu)化城市功能布局,將該地塊開發(fā)建設為體育公園,此舉不僅改善了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還作為杭州最大的體育公園承辦了許多重大賽事,使得該區(qū)域呈現出一派新氣象。

      3.3.2 規(guī)劃設計

      1)空間布局

      在具體的空間布局上,杭州城北公園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劃分原則,主要分為運動空間與休閑空間兩大空間,在運動空間之中,通過休閑元素的引入,并且將綠色景觀元素與豐富的地形環(huán)境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運動休閑場所,使得市民在健身的同時感受到身心的愉悅。此外,公園在設計中考慮到實際使用中的不同需求,將整個區(qū)域劃分為相互分離的區(qū)域。如濱水大草坪、濱水廣場、競技運動場、中心湖等作為開敞空間,為各種運動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場所,竹林幽靜區(qū)、湖畔景觀區(qū)、老年人活動區(qū)和兒童活動區(qū)則為較安靜的空間,為不同需求的人創(chuàng)造符合不同要求的環(huán)境。

      2)建筑設計

      城北體育公園主要由三座圓形(橢圓形)體育館組成。三座體育館在平面設計上采用圓形(橢圓形)平面來組成“品”字狀,用以寓意“品質杭州”。三座場館建筑與周邊環(huán)境完美融合,場館外布有充足綠化,場館屋頂采用“樹葉”形態(tài),實現建筑與環(huán)境遙相呼應,最終營造出輕松、舒適、美觀的運動休閑氛圍。此外,園內還設置了其他體育建筑,主要集中在主體育館周圍。為了滿足體育鍛煉要求,室外另設置有5人制足球場、沙灘排球場、網球場、籃球場以及綜合健身場等。其中5人制足球場是人造草坪,可一年四季進行足球運動。

      3)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與分析

      城北公園的生態(tài)景觀布置基于各個體育館與廣場的定位要求,以使用功能為主,結合植物特性與建筑美學,布置形成了獨特且美觀的植物景觀。場館區(qū)由于建筑體積大,硬質鋪裝多,綠地數量相比其余區(qū)域較少。運動區(qū)周圍樹種以喬灌草為主,營造出豐富的空間變化與植物天際線,同時布有色葉植物來增加季相變化,布有觀花植物來確保一年四季有花可賞,豐富了視覺與嗅覺享受,營造出舒適宜人的健身空間,同時在配置上把控種植密度,以形成良好的隔離效果。

      3.4 共性問題

      這三座體育公園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

      1)相關配套服務尚不完善。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以體育場館為主體,圍繞它設置了各種運動場地和設施,除文化創(chuàng)業(yè)中心和體育科技中心外并無諸如餐飲、洗浴、單獨的兒童活動場地、體育商店等周邊設施或場地,綜合度較低。上海閔行體育公園和杭州市城北體育公園也存在類似問題。

      2)時尚運動項目欠缺。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主要提供田徑、網球、游泳、籃球等項目的運動場地和設施;上海閔行體育公園則能提供網球、門球、羽毛球、游泳、足球等項目;而杭州市城北體育公園提供擊劍、門球等項目。然而對于當下較為流行的輪滑、滑板、攀巖、自行車騎行等時尚且亦易于參與的項目則涉及較少。

      3)在體育公園的管理與規(guī)劃上,忽略了體育公園的技術性與系統(tǒng)性。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各項體育設施并沒有按照人們的年齡、性別、工作、鍛煉目的等不同狀況來設置;其次對于餐飲、醫(yī)療、洗浴的服務設施的配套也是很不完善的;同時我們知道,大多數居民對于如何健身與鍛煉是缺乏專業(yè)性知識的,而以上案例中并未配備服務居民、方便居民的健身教練或是具有一定相關知識的指導人員。

      4)忽視了當地傳統(tǒng)體育文化。雖然這幾座體育公園有各項體育設施與項目,但江浙滬地區(qū)之間還是有著許多差異的,各城市之間不同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的氣候類型以及各地區(qū)人們不同的運動喜好都會造成各地區(qū)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不同,然而這種地域性體育文化特色在這些體育公園中卻不甚突出。

      5)對于特殊人群的需求缺乏考慮。何為特殊人群,不僅僅是行動不便之人,還包括一些極少運動的人,這些人由于心理和身理上的需求大大區(qū)別于常人,因此活動設施以及運動環(huán)境也應該與常人有所不同,但以上案例中并未配備。

      4 結論與建議

      體育公園作為承載人們運動鍛煉、各大體育賽事舉辦的重要場所,已成為我國今后城市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它的存在不僅能夠幫助居民更好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傳播運動文化,還能夠提升城市景觀水平。同時,體育公園本身具備的配套服務設施使得公園成為一個多種設施聚集的綜合體,它可使餐飲、游樂等相關產業(yè)與之整合。但現階段,我國體育公園分布極不平衡,較有名的體育公園如上海閔行體育公園、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南京奧體中心、杭州城北體育公園等通常都建造在特大型城市中。造成此種局面,有如下幾點原因:1)興建體育公園耗資巨大。以本研究的案例為例:南京奧體中心耗資21.67億,上海閔行體育公園耗資5.7億,杭州城北公園耗資4.5億。而且由于這些項目的特殊公益性,大部分資金都由政府所出,這對政府經濟發(fā)展造成了巨大壓力。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這些體育公園在建成后通常實行免費開放與部分項目收費并舉的措施,收入的費用一部分用以維持場地設施日常維護與管理人員工資支付,一部分用以資金回流。但這些微薄收入并不能大量縮短政府投入資金的回流時間,這也對下一步建設新的體育公園造成了阻礙。2)管理方式不夠成熟。近幾年國家給予政策扶持,大大緩解了政府壓力,發(fā)達省份的市區(qū)縣開始不斷修建體育公園。但由于缺乏理論指導與專業(yè)管理人才參與,部分公園名不符實,其設施內容不屬于體育公園范疇。短期可供周邊居民休閑、健身,但從長遠來看,其場地設施使用度不高,可能會被慢慢遺棄。3)地理位置選擇難度高。體育公園是布有充分綠化,解決居民休憩、健身問題的場所,所以其興建對地理位置要求極高。為了滿足服務半徑,堅持為居民提供良好運動場所的初衷,體育公園在選址時需要考慮到交通便捷、人流量充足等重要因素。這為公園初期選址時帶來了較大限制。4)生態(tài)要求標準高。體育公園不同于普通運動健身場所的一個重要點就是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綠化設置充足。以文中所舉的三個公園為例,在興建時皆將運動設施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了完美融合,為了美觀還布有花草來確保一年四季有花可賞,豐富了視覺與嗅覺享受。所以,為了緩解以上提到的分布不均的局面,我們要在資金有限的基礎上完善功能設施,提高使用率,加強綠化建設,提高通達性,這樣才能夠促進體育公園建設順利發(fā)展。

      針對案例中所出現的共性問題,本文參考了國內外一些實際案例,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完善各項配套服務設施,如醫(yī)療、餐飲、購物、洗浴等。規(guī)劃設計之初,應當考慮各類人群需求、健身鍛煉過程中會發(fā)生的各種狀況來增加各項配套設施,像社區(qū)一樣系統(tǒng)地去建設整個公園,增強體育公園綜合性的強度。在規(guī)劃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公園各方面的完善與整體性,規(guī)劃人員要具有園林、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環(huán)境等各方面知識。

      2)結合當地體育文化特色建設發(fā)展體育公園。進行走訪調研,在設計中更多地聽取服務范圍內的居民的使用需求,最好能夠讓公眾直接參與到體育公園的前期準備中,這樣不僅能夠按照公眾使用需求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避免場地閑置,還能有助于加深設計師對于當地歷史文化屬性以及地方體育特色的認識。

      3)將人性化設計貫穿于整個體育公園的設計中??紤]特殊人群的需求,為他們專門設置運動設施以及專門的運動環(huán)境。同時考慮人們從運動開始到結束不同階段的需求,配備相關專業(yè)的指導人員。

      4)豐富運動項目類型,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運動空間形式與活動體驗。比如按不同的運動場地特點、按不同人群需求等設置不同的體育場地與空間。同時要設置弘揚當地體育文化、展現體育歷史與意義的場地,讓人們了解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5)預留空間,在規(guī)劃設計時采用分期規(guī)劃或其他方法,使體育公園留有余地,方便后期運營過程中的適時調整與拓展。

      參考文獻:

      [1]生命時報.缺乏鍛煉成為全球第4大死亡風險因素[EB/OL].[2014-09-11].http://lyrb.lyd.com.cn/html2/2018-03/28/content_155525.htm.

      [2]劉暢.當代體育公園外部空間設計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

      [3]佛阿·戈羅霍夫,勒·布·倫茨.世界公園[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4]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4.

      [5]趙康杰.浙江城市體育公園發(fā)展案例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6.

      [6]CJJ/T85—2002.城市綠地分類標準[S].2002.

      [7]陳冬平,張軍.體育公園的分類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0(4):58-60.

      [8]李香君.體育主題公園的分類及特點[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1):15-17.

      [9]孟語.城市體育公園規(guī)劃設計與發(fā)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

      [10]張曉玲,景慎好.基于生態(tài)需求視角下的城市體育公園發(fā)展脈絡[J].中國園林,2013(5):57-60.

      [11]徐政榜.天津市體育公園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2016.

      [12]李朝剛. “長三角地區(qū)”公共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

      [13]徐曉華.城市體育公園規(guī)劃設計探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規(guī)劃設計建設
      劉璐規(guī)劃設計作品
      規(guī)劃設計作品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發(fā)展趨勢探討
      中華建設(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基于城市污水處理的人工濕地規(guī)劃設計初探
      現代園藝(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9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規(guī)劃設計
      風景園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當代佛教寺廟規(guī)劃設計初探
      邵武市| 安溪县| 鹤壁市| 杭锦旗| 鄢陵县| 蓝田县| 高邮市| 周口市| 兴宁市| 靖宇县| 顺昌县| 榕江县| 颍上县| 新干县| 德格县| 东宁县| 卓资县| 嘉善县| 清水县| 衡山县| 尤溪县| 会宁县| 青岛市| 明溪县| 密山市| 甘孜县| 申扎县| 普宁市| 望谟县| 宁波市| 昌吉市| 密山市| 新野县| 南召县| 桃源县| 玉龙| 五家渠市| 肇庆市| 喀喇沁旗| 光泽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