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淑霖
棉花因其本身的透氣、保暖、隔熱、抗過敏和氣味調節(jié)特性彌補了人類穿著需要,但是在運動和戶外用品市場,傳統(tǒng)的棉纖維卻因在潮濕環(huán)境下無法控制表面水分而不能與人造纖維素纖維抗衡。今天,這一情況將得到改變,世界眾多研發(fā)企業(yè)正將注意力集中在棉花紡紗技術和創(chuàng)新的染整上。
人造纖維素纖維的擁護者稱棉花并不是想象的那樣環(huán)保,種植棉花需要大量水資源、化學藥品和耕地。棉紡工業(yè)業(yè)界認為,人類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美國棉協(xié)(Cotton USA)與瑞士良好棉花發(fā)展協(xié)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已采取行動,用最積極和可追溯的方法開始對棉花多功能進行研究。
人造纖維素纖維的技術一直在不斷進步,主要源自三大機構。奧地利蘭精公司采用先進的重組技術實現(xiàn)了循環(huán)經濟。以服裝生產為例,其涉及大比例的棉花廢料循環(huán)回收,除了木漿外,循環(huán)在原材料被制成新的原生天絲、萊賽爾纖維并用來制作面料和服裝時就開始了。
美國英特奇數碼(Intech Digital)公司研發(fā)的零-D活性顏料(Zero-D Reactive Pigment)是一種活性顏料數字印刷工藝,該工藝水耗僅需過去的1%。該工藝能幫助用戶儲備本布,并根據需求,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印刷。具有可持續(xù)和無染料性,且這些顏料和紡織染色類似,都耐水洗。這種數字印刷技術并不限于棉花,它同樣可應用于其他天然纖維。
葡萄牙Tintex紡織公司是ISPO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大獎(ISPO Textrends)的參賽者與獲獎者,該公司將智能選擇材料和可靠的后整理工藝加入其系列,形成布料自潔功能。自潔是一種成本效益高的現(xiàn)代工藝,它能消除侵蝕性的污染并凈化面料表面,顏色鮮艷且穿著順滑舒適。該公司通過使用國際紡織環(huán)保組織(Oeko-Tex)和藍標(Bluesign)認證材料,一直以來都維持著這些材料的原始特性,因此能有效排除有害物質。
一家稱為隱頓的美國棉纖維研發(fā)公司(Crypton)發(fā)布了棉質服裝新型干燥技術,稱為Nanotex。這項專利技術使貼近皮膚的織物水分能傳送出去,不會停留在棉纖維上,可消除潮濕和不適,使純棉服裝更舒適,手感更柔軟。該工藝技術使棉花在運動和運動休閑市場能夠有效地與人造纖維素纖維服飾競爭。
以紗線形式體現(xiàn)的循環(huán)經濟在早期紡織鏈上就有類似的工藝,即棉籽。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公司重新啟用了賓霸[取自棉花的再生纖維素纖維銅氨絲(Cupro)的品牌名]。Cupro銅氨絲是由剝離棉籽上的絨毛獲得的,每朵棉球約有45粒棉籽,包含約10000~20000根纖維。旭化成使用新的機械工藝改進了回收纖維的技術,而非使用化學工藝。
有了這些新技術來保證高性能,經這類工藝改造的棉纖維很可能成為市場上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