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天冷起來,城市里的樓房也陸續(xù)開始供暖了,不知遠在鄉(xiāng)村的母親生起了爐火沒有?
母親一直住在農(nóng)村,每到冬天,屋里必須要生上爐子取暖。母親一生節(jié)儉,就像生爐子這樣的事情,每年冬天,不是靠到小雪時節(jié),是不生爐火的。她說春捂秋凍對身體有好處,我想她是要節(jié)約些爐火錢。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要三番五次地給母親打電話,催促她趕緊把爐火生起來。
在農(nóng)村,冬天生爐火也是個技術活,如果生不好,不僅弄得滿屋子濃煙繚繞,也會把人嗆得眼紅流淚嗓子咳。每年冬天,為了生爐火,母親都要準備很多劈好的木柴或者玉米芯,把它們曬干儲存起來。生爐火時,往往先揉一團紙,用火柴點燃了,扔到爐膛里,緊接著再放幾塊劈好的粗細適中的木柴,快速地蓋上爐蓋,爐子里的火便被煙筒拔得烘烘作響,紙快速地把木頭引燃了,火苗把爐口映得通紅。這時候,生爐火有經(jīng)驗的母親,不急著放煤塊,而是揭開爐蓋,再放上幾塊木頭,看到那火勢很大很硬了,然后才將大小不等的煤塊填進爐膛里面,很快,爐火便生起來了。按照這套程序下來,母親每次生爐火,都利利索索,爐子周圍都干干凈凈。
現(xiàn)在,母親已是八十多歲的年紀了,有時不能親手生爐火了,這個任務,光榮地交給了小妹。我聽小妹說,她每次在家生爐火時,母親都會站在一邊指揮,“傳授”她的技藝,看著在她的指揮下,爐火順利地生起來,她那滿是皺紋的臉上便洋溢出“得意”的笑容。
父親去世后,每年春節(jié),我回家過年,都要陪母親住上幾天。這幾天里,母親生怕凍著我,就會“奢侈”起來,決不允許爐火滅掉。有天夜里,我睡得迷迷糊糊,聽到屋子里有動靜,側身一看,是母親在彎著腰,摸著黑,躡手躡腳地、輕輕地用小鏟子一塊一塊地把煤放到爐子里,然后拿起鉤子,年老昏花的眼睛靠近爐口,專注地用鉤子把煤塊在爐膛里一塊塊擺好。在這漆黑的夜晚,爐膛里火紅火紅的,那火光映著她滄桑的面龐,照著她絲絲的白發(fā),母親是那樣的慈祥、那樣的溫暖。我猛地爬起來,就要下床。她聽到我醒了,輕輕地對我說:“把你吵醒了,你快睡吧!這爐子你不會管,今天外面冷,爐火萬一滅了,這磚瓦房很容易凍透,你回來住這幾天,別感冒了?!甭牭竭@里,我的眼淚唰唰地淌了下來,我都快50歲的人了,在八十歲母親的眼里,永遠是個孩子!永遠是母親掛念的孩子!
前幾年,母親不小心摔了一跤,腿動了手術,半年后才下床,她堅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又經(jīng)過半年多的時間,奇跡般地能拄著拐杖行走了。但是自己穿褲子卻力不從心了,需要人幫上一把。這幾年,我春節(jié)回去,母親知道半夜里自己也起不了床了,為了讓爐火不滅,每天晚上都很晚才睡,直到放上的煤塊天亮前不會燒盡,她才放心地躺到床上,讓這冬日的爐火盡情地溫暖著我的身、溫暖著我的心。
俗話說,冬年寒節(jié),但對我來講,每年在家的春節(jié)是最溫暖的。不管屋外凜冽的寒風怎樣的狂吼著,屋內(nèi),母親的爐火在燃燒,坐在母親身旁,聽母親念叨著身邊的人和事,暖意通透著全身,幸福而溫馨。這爐火,是母親對兒子的情,是母親對兒子的愛!
生火——生活,也許,在母親的眼里,生火就是生活,生活也正如生火!在我人生的冬日里,一想到家中母親的爐火烤出的一屋子溫暖,心中就有了許多的慰藉,就會增生許多生活的暖意!這爐火是希望的火,是奮進的火,是永在我心中燃燒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