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拉姆 楊飛
【摘要】 目的 觀察肝功能檢驗在肝硬化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45例肝硬化患者作為實驗組,?同期45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 比較實驗組不同分級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結果 實驗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分別為(1541.75±78.25)U/L、(30.82±3.76)g/L、(2.52±0.29)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2701.93±120.84)U/L、(47.52±5.71)g/L、(5.25±0.37)mmol/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膽汁酸水平為(50.53±11.37)μmol/L,?高于對照組的(5.23±1.08)μmol/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B級與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B級與C級患者;B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C級患者,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于肝硬化患者中積極采用肝功能檢驗, 能夠為臨床醫(yī)師診斷肝硬化與評估肝硬化的分級提供重要依據, 且能夠評估患者治療及預后效果, 建議采納。
【關鍵詞】 肝硬化;肝功能檢驗;臨床價值;損傷程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22
在人體的代謝器官當中, 肝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具有存儲肝糖等作用[1]。而肝硬化則是臨床常見病之一, 可引發(fā)肝臟受損以及肝臟器質性病變的情況[2]。研究表明[3], 通過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進行檢驗, 能夠充分了解其肝組織的受損情況, 并且肝功能檢驗還具有安全性高以及價格低廉等特點, 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診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為實驗組, 其中男24例, 女21例;年齡23~76歲, 平均年齡(52.36±8.24)歲;Child-Pugh分級為A級10例, B級21例, C級14例。選取同期45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23例, 女22例;年齡22~76歲, 平均年齡(52.94±8.03)歲。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能主動配合完成檢查。研究在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標準 ①原發(fā)性肝癌者;②心臟疾病者;③妊娠和哺乳期女性;④肝腎功能障礙者;⑤過敏體質者;⑥依從性較差者;⑦有肝臟手術史者;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⑨內分泌疾病者。
1. 3 方法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施以肝功能檢驗, 選擇日立7180型的全自動生化檢驗儀, 采集受檢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 并利用TDZ5-WS型的離心機進行離心處理, 待離心后留取上清液, 然后再對總膽汁酸、白蛋白、血清膽堿酯酶和血清膽固醇水平進行規(guī)范化的檢測。其中, 白蛋白和血清膽固醇檢測所用的試劑盒由廣州科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總膽汁酸和血清膽堿酯酶檢測所用的試劑盒由廣州科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樣處理使用的離心機由長沙平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 并比較實驗組不同分級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研究對象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比較 實驗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總膽汁酸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實驗組不同分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指標水平比較 A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B級與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B級與C級患者,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C級患者,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 肝硬化具有比較高的發(fā)病率, 為慢性進行性肝病, 不僅能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同時還有致死的可能, 危害性非常高。本病以肝細胞大范圍變性壞死以及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等為主要病理改變, 能夠累及多系統(tǒng),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影響治療效果。為此, 臨床醫(yī)師有必要加強對肝硬化患者進行早期正確診斷的力度, 讓患者能夠及早接受對癥治療, 從而有助于抑制其病情進展, 提高生存質量。
現階段, 臨床醫(yī)師通常會采取肝功能檢驗來對患者的肝功能狀態(tài)進行衡量[4, 5], 并且對于不同分級肝硬化的患者來說, 其肝功能檢驗結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6]。若人體的總膽汁酸水平發(fā)生變化, 表明肝臟排泄功能出現異常, 若肝功能出現異常, 機體中的總膽汁酸水平將會比膽紅素水平顯著增高[7]。血清膽堿酯酶發(fā)生變化, 會將肝功能受損的程度反映出來, 若血清膽堿酯酶水平降低的幅度越大, 表明患者病理性改變的程度越大[8, 9]。血清膽固醇水平的變化, 表明肝損傷的程度, 并且血清膽固醇水平的降低幅度還與肝損傷的程度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10, 11]。由此可見, 對于肝硬化患者來說, 通過分析其肝功能檢驗的結果, 能夠充分了解出肝功能受損的情況。
本研究顯示, 實驗組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總膽汁酸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B級與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B級與C級患者,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級肝硬化患者血清膽堿酯酶、白蛋白及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C級患者, 總膽汁酸水平低于C級患者,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根據肝功能檢驗的結果, 能夠為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并能將患者肝損傷的程度較為直觀的反映出來。
綜上所述, 于肝硬化患者中積極采用肝功能檢驗, 能夠為臨床醫(yī)師診斷肝硬化與評估肝硬化的分級提供重要依據, 且能夠評估患者治療及預后效果, 建議采納。
參考文獻
[1] 符春苗, 鄭才玲.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的臨床價值.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5, 20(4):374-375.
[2] 羅萍, 顏雪瑩, 王婷, 等. 肝功能檢驗應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斷價值.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7, 22(1):44-45.
[3] 喬永紅. 分析肝功能檢驗應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臨床研究, 2016, 24(7):147-148.
[4] 吳曉紅. 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實施肝功能檢驗的臨床效果. 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7, 11(17):230.
[5] 黃耀東, 魏麗華. 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8, 22(19):2696-2697.
[6] 倫南南. 肝炎肝硬化患者實施肝功能檢查的臨床價值.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7, 27(10):158-159.
[7] 馬曉莉.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檢驗結果探討. 黑龍江醫(yī)學, 2015, 39(4):421-422.
[8] 郭春梅, 李玉梅, 劉佃香, 等.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結果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20):27-28.
[9] 郭莉.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研究.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9):101-102.
[10] 于波. 肝硬化患者實施肝功能檢驗的價值分析.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5(5):17.
[11] 張海波, 張景艷, 張永旭, 等. 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驗結果分析及臨床價值研究.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7, 8(5):126-127.
[收稿日期: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