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榮
自從換了新的語文老師后,女兒整日贊不絕口,說這是她所遇見過的最好的老師,我們也為之欣喜。但沒過兩周,女兒竟郁悶地說,新老師不喜歡她。
見我們不信,女兒拿出了作文本。她的作文一向得A,但這一次,這篇《美麗的矢車菊》,老師竟然給了C。評語是:要寫出真情實感。
我與老公帶著滿心的疑惑,找到了這位老師。他解釋道:“這篇作文按一般的標準來看,文字的技巧運用得相當不錯。你們再來看看這一篇?!崩蠋熌贸雠畠旱募彝ゾ毩暠?,里面一篇《矢車菊的眼睛看得到》,得到了一個大大的A。
老師解釋:“作文本上的那篇,是小孩刻意在模仿大人的腔調(diào)說話。而這一篇,雖說結構有些松散,卻充滿童趣和靈氣。”老師誠懇地與我們談了很久,最后,他疑惑地看著我們:“能否告訴我,孩子為什么會用這種極端矛盾的方式寫作呢?”
我與老公面面相覷,臉上都有些火辣辣。
女兒二年級時,滿腦子稀奇古怪的想法,總令我們瞠目結舌。為了讓令人尷尬的女兒“正?!逼饋?,她所有的語文作業(yè),都由我們進行嚴格的審查,凡是覺得不合常規(guī)的,都要當場訂正。
在我們的督促下,“我跑得像狗一樣快”改成“我跑得像箭一樣快”;“小弟弟找不到媽媽,我?guī)退黄鹂蕖弊兂伞靶〉艿苷也坏綃寢?,我?guī)退黄鹫摇?。我們先是去書店買來五花八門的《優(yōu)秀作文選》,讓她背誦并模仿,直到她的作文也像那些范文般“優(yōu)秀”。誰能想到,她竟瞞過我們的眼睛,為自己開辟了一個秘密花園。
在那篇《矢車菊的眼睛看得到》中,女兒寫道:矢車菊有深藍的眼睛,它能看到中午吵架的兩只蟲子,在天黑前和好;它能看到開累了的紫藤花,打著呵欠落下來;它能看到頭頂?shù)哪μ燧喚従徯D(zhuǎn),在飛到最高處時,露出得意的笑。
文章的結尾問:為什么矢車菊看到的,總和爸爸媽媽看到的不一樣?我多想知道,他們小時候,是否有過一雙深藍的矢車菊眼睛?
這最后一個問號,宛如一只小小軟軟的手指,輕輕彎下來,觸疼我心底的某個角落。
(余娟摘自《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