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輝
(吉林省乾安縣第七小學,吉林 乾安 131400)
一二年級觀察說話、寫話可以為中高年級習作打下基礎,做好鋪墊。其中看圖說話寫話主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經過一年級的句式訓練和看圖說話訓練,到了二年級,主要就是寫話訓練。二年級的階段目標主要是能在描述事情的看圖寫話中,把事情敘述完整;對人物動作有描述;對人物語言有合理描述;學習描述人物“難過、期盼、委屈、害怕、向往、高興”等各種心情;能寫二、三段話;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雙引號等常見標點符號;學習把句子寫完整通順,盡量不使用錯別字。同時教師要逐漸減少指導比例,增加學生獨立看圖把握圖意和用語言敘述圖意的比例,提高學生的獨立寫話能力。當然,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下面就一這個寫話過程為例,看看怎樣鍛煉小學生的獨立寫話能力。
【問題】我輔導一年級的小侄女看圖說話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寒假里訓練了十六篇看圖說話,教了四素句、連續(xù)句等各種句式,還訓練看圖時“推前因、想后果”的程序,以及通過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把圖意說具體。自我感覺沒有就說話訓練說話,還教了方法性、程序性知識。暑假里,開始訓練看圖寫話。訓練了七八次之后,我想看看這孩子的看圖寫話能力怎么樣了,就沒有指導,直接讓她看圖自己寫一幅,結果把我傷了,寫得很少,而且缺少最重要的最應該寫的。
怎么回事呢?回顧訓練過程,我意識到侄女對我的指導過于依賴,很多內容都是在我的提示下想出來的,我也給了很多詞匯和句式,她自己開動腦筋想象得少。如果繼續(xù)這樣訓練下去,恐怕再訓練幾十篇,她的獨立看圖寫話能力也不會形成。經過思考,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自己的訓練過程:第一,把自己的引導性問題設計得更“源頭”化、更“上位”。第二,一定要忍住,靜待花開,讓孩子自己多想,多用自己的語言說話,我盡量少介入、少推薦。
【實踐】以下是《第一次煮湯圓》這幅看圖寫話訓練過程的主要兩個板塊。
1、引導性問題:
師:看題目“第一次煮湯圓”,結合圖片,你覺得應該寫些什么呢?
生:因為是第一次煮,我不會,所以我要請教媽媽這個大廚師,媽媽告訴了我方法,然后我按照媽媽告訴的方法煮。
師:對,這是想象圖片畫的內容之前的部分,合乎情理,很好。那么,你還會寫些什么呢?
生:湯圓煮好了,我聞了聞,很香。我端給爸爸媽媽嘗,他們說:“我寶貝煮得真棒!”
師:對,這是想象之后的內容,很好。圖片畫的內容之前和之后的內容你都想象出來了,那么煮湯圓的過程是怎樣的呢?怎么煮湯圓呢?這是主要要說清楚的哦。
生:我先燒開水,再把湯圓倒進去煮。
師:煮的過程中還要?
生:攪。我先燒開水,再把湯圓倒進去煮,然后攪動。
2、根據書中給的提示詞語完善說話:
書中給的提示詞:
鍋蓋、燒水、沸騰、勺子、淘氣
滑而不膩、香甜可口、大廚師
師:這些詞你能用到說話中去嗎?
生:“鍋蓋”,蓋上鍋蓋燒水。
生:水沸騰了,我把湯圓倒進去。
生:用勺子攪動。
生:“滑而不膩、香甜可口”是爸爸媽媽夸我時說的。
生:“淘氣”是說湯圓的,一勁地轉動。
最后我侄女的寫話:
今天是正月十五,媽媽說要吃湯圓。我跟媽媽說:“媽媽,今天我來煮湯圓吧!”媽媽說:“好啊?!蔽覜]煮過湯圓,就向媽媽這個大廚師請教,媽媽告訴了我方法。我就按照媽媽說的方法開始煮起來。我先往鍋里加水,蓋上鍋蓋,打開火,燒水。過了一會兒,鍋里的水開了,沸騰起來,我就小心地把湯圓到了進去。一邊煮一邊用勺子輕輕地攪動,不讓湯圓粘到一起。又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漂了起來,在鍋里一個勁地轉動,像一個個淘氣的小娃娃。湯圓煮好了,我盛出來,端給奶奶和爸爸媽媽品嘗,湯圓滑而不膩,香甜可口,媽媽說:“我老閨兒真能干!”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反思】
因為之前已經訓練過二十多篇說話、寫話,很多方法都已經教過了,所以在這次寫話訓練中我完全放開,讓小侄女自己看題目結合圖片想要寫哪些內容,你看她把煮湯圓之前、之后、之中三個版塊都說出來了;后來結合書中給的提示詞語,她也完全是自己完善了一些細節(jié)。說的部分完成后,寫話那部分小侄女也寫得特別順溜,沒有像往常那樣,一會兒就斷片兒了問問我,因為這都是她自己的思路、自己想出來的內容、自己的語言。我就坐在旁邊,輕松極了。還要一提的是,別看小侄女剛上完一年級,但看了很多課外書,大約有三十多本吧,所以很多意思她都能表達出來,有的語言準確得讓我贊嘆。經過這一次,我更堅信: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少介入,少代替,靜等待,讓孩子把自己的積累充分發(fā)揮出來,一定會培養(yǎng)出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
有人說,這世間大多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之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我想說,其實只有教師的愛純粹是以分離為目的的。教師所有的教最后都是為了不教,所有的教學最后都指向于學生獨立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像老教師說的,教、扶、放,教師要逐漸抽離自己,把更多的空間給孩子。希望更多的老師不要再沉迷于教的權威和成就感,也讓自己輕松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