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林
我讀小學(xué)時,父親在隔壁的鄉(xiāng)里上班,當(dāng)父親回到我們鄉(xiāng)里工作時,我已經(jīng)去鎮(zhèn)上念中學(xué)了。所以我一個月甚至好幾個月才能見上父親一次,我和母親相處的時間更多些。雖然父親并不溫和,寡言少語,可是很奇怪,我和父親更親密一些,對母親反而有一點疏遠(yuǎn)。
一直到我初中畢業(yè),母親都待在家里照顧家人的生活起居??赡苁且驗闆]有工作的支撐,也可能是因為以前外公外婆重男輕女,母親很缺乏安全感,哪怕是做一件小事,也強烈地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而且生性敏感多疑。
比如,她多吃了一口米飯,也要問我們:“我是不是吃多了?我最近是不是長胖了?”我們說話語氣稍有不耐煩,她就會追問我們:“你們是不是嫌棄我?”平時我難得回一次家,只想睡一覺,或看一會兒電視,但她不是對我說“不要放松學(xué)習(xí)啊”,就是給我講一些七大姑八大姨整出來的糟心事,讓我無法放松。
身為她的女兒,我知道她沒有壞心眼,她只是想找個人肯定她一下,或聽她吐一下苦水,可是我排斥這種負(fù)面能量的傳遞。我甚至覺得我變成一個不夠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的人,就是受了她的影響。
我上高中時,她重新工作了。
我當(dāng)時有一個好朋友,他老是考年級第一名,我倆在教室里看書時,他說:“我想考上海交通大學(xué)?!蔽也桓艺f話,因為我當(dāng)時的成績是考不上這么好的大學(xué)的。但是我心里好像有了一個愿望:“我也想考上海交通大學(xué),和他一起。”我變得安靜了很多,獨來獨往,在學(xué)習(xí)上投入大量精力,一閑下來就看各種各樣的書。
我有了目標(biāo),也就不那么迷茫了。我和媽媽的關(guān)系好像也變好了,雖然還是偶有矛盾,但是我不那么排斥她了。
我高三才第一次給她過母親節(jié),給她寫了一封信:
“嘻嘻嘻,第一次給你過母親節(jié)。以前不太懂事,總是和你鬧矛盾。
我初中離開家,開始住宿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很像你——不夠自信,總是怕這怕那,負(fù)能量也很多。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上了高中,或許因為有了目標(biāo),也或許是書教會了我人情世故,我明白了做一個怎樣的人比較好。我以前以為我是因為你,才會這么迷茫、缺少追求、不自信。后來明白,是因為我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才會這樣的。我以為我排斥你,就能遠(yuǎn)離我的各種缺點。
希望你看到這里不要有負(fù)擔(dān),我沒覺得你和爸爸誰比誰好。我越是長大,越想要去愛你?!?/p>
寫完信,我長長舒了一口氣,我好像在這個時候長大了。我的不安來自我對自己缺點的排斥,一直以來我看到媽媽,就好像看到自己,而我不滿意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排斥她。現(xiàn)在,我改變了想法,接受了自己身上的缺點,所以不再逃避媽媽。
當(dāng)我們排斥一個人的時候,多數(shù)時候會以為我們討厭的是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可某些時候恰好相反:我們排斥的相當(dāng)一部分人是和我們相似的人,甚至可能是很親近的人,我們討厭他們身上的缺點,其實更討厭自己身上也有那樣的缺點。他們是鏡子,照得我們的缺點無所遁形,照得我們心煩意亂。
所以,下次再有自己排斥的人出現(xiàn),不妨先看看他們身上的缺點是不是也隱藏在我們身上,然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