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芳
(南寧糖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伶俐糖廠,廣西 南寧 530211)
甘蔗混合汁(未預灰、未加磷酸):廣西某甘蔗糖廠;單寧、磷酸、磷酸氫二鈉、無水碳酸鈉、硫代硫酸鈉、重鉻酸鉀、碘化鉀、碘、三乙醇胺、堿性醋酸鉛: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除了磷酸與石灰為工業(yè)級外,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CO2氣體:廣西南寧雙佳田乙炔氣體有限公司。8°BeCa(HCO3)2溶液制備:新鮮制備8°Be石灰乳溶液,持續(xù)通入CO2氣體,直至溶液pH值下降為6.5。
1.無硫澄清工藝
沉淀物對蔗汁膠體與色素去除的效果取混合汁,按無硫澄清工藝(下稱無硫工藝)在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進行處理,獲一清汁后,取適量樣液分析色值及膠體含量,其余分三等分,分別加入石灰乳與Ca(HCO3)2、石灰乳與單寧,石灰乳、單寧及Ca(HCO3)2溶液進行澄清處理獲得二清汁,檢測混合汁、一清汁、二清汁的膠體含量、色值,研究無硫工藝中Ca3(PO4)2、CaCO3及單寧鈣協(xié)同CaCO3對蔗汁中膠體與色素的去除效果。
2.無硫澄清工藝清汁、糖漿與白砂糖的品質分析
取無硫澄清工藝清汁(最佳工藝條件),用小型真空蒸發(fā)罐(真空度0.06MPa)蒸發(fā)獲得(65±2)°Bx糖漿,再經(jīng)煮制、分蜜(雙層玻璃結晶釜,真空度0.092MPa;離心機,3000r/min,6min)獲得白砂糖,分析清汁、糖漿及白砂糖質量指標。以生產(chǎn)線的混合汁制取清汁、糖漿及白砂糖為對比樣(蒸發(fā)、煮制及分蜜所用設備與操作與無硫工藝的完全一樣)。
3.甘蔗制糖單寧無硫工藝機理研究
(1)清汁、糖漿、白砂糖的紫外光譜分析
取甘蔗混合汁單寧無硫工藝的清汁、糖漿及白砂糖,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全波長掃描,分析單寧無硫工藝在澄清過程,特別是在高溫濃縮階段,蔗汁中有色物質吸變化情況。以生產(chǎn)線上的清汁、糖漿及白砂糖作對比樣。
(2)單寧無硫工藝主要沉淀物質結構表征
分別在純水和蔗汁中制備Ca3(PO4)2、CaCO3及單寧鈣等沉淀,過濾收集,觀察微觀結構。1)純水體系沉淀制備:將雙蒸水加熱至95℃,加入石灰乳調(diào)節(jié)pH值為8.6±0.1,分四等份,分別加入H3PO4,Ca(HCO3)2溶液,單寧溶液,單寧和Ca(HCO3)2溶液至pH值下降至7.0±0.1。過濾收集沉淀物質,真空干燥后進行電鏡掃描。2)蔗汁體系沉淀制備:取混合汁,在最優(yōu)工藝參數(shù)條件下用單寧無硫二步澄清工藝處理獲得一清汁,將一清汁加熱至95℃,用石灰乳調(diào)節(jié)其pH值至8.6±0.1,分三等份,分別加入Ca(HCO3)2乳液、單寧溶液、單寧和Ca(HCO3)2溶液至蔗汁pH7.0±0.1,分別過濾收集沉淀,真空干燥后進行電鏡掃描。
清汁與糖漿純度、色值、還原糖分及電導灰分測定分別采用二次旋光法、國際食糖分析同一方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iform Methods of Sugar Analysis,ICUMSA)方法、蘭-艾農(nóng)恒容法及電導法,濁度采用便攜式濁度儀測定。白砂糖質量指標的測定方法均參照GB317-2006《白砂糖》。
將糖液稀釋至1°Bx,白砂糖則用蒸餾水溶解成50°Bx溶液,過濾,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進行全波長掃描。
膠體與色素是制糖澄清去除的主要物質,無硫工藝中,CaCO3、Ca3(PO4)2及單寧鈣對蔗汁中膠體去除率分別為25.63%、29.89及32.05%;脫色率分別為29.23%、31.91%及34.89%,均有良好去除效果。在蔗汁體系中同步生成單寧鈣與CaCO3沉淀,對膠體與色素去除效果最好,分別達到46.17%和50.61%,優(yōu)于亞硫酸法水平。因為無硫工藝中,Ca2+與H3PO4,Ca(HCO3)2及單寧之間反應均是堿性條件下進行的,反應更迅速完全,生成沉淀物對膠體色素吸附能力更強;同時蔗汁pH值為8.2~8.5時,蔗汁中膠體物質處于等電點,凝聚作用更明顯,也利于它們被沉淀物吸附。
工業(yè)自動化技術中蒸發(fā)和澄清工藝具有流程復雜性以及混合性特征,在這個過程中糖漿系統(tǒng)以及用汽系統(tǒng)承擔著重要的職責。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出糖漿系統(tǒng)以及用汽系統(tǒng)的作用,制糖工藝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將液位檢測點放置于粗糖漿箱、混合汁箱、五效蒸發(fā)罐等相應的箱器中,從而為糖漿系統(tǒng)作用的發(fā)揮提出參數(shù)依據(jù)。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工業(yè)自動化技術中蒸發(fā)工藝能夠順利完成,制糖工藝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五效真空蒸發(fā)過程中的加熱溫度,為此,制糖工藝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將溫度檢測點放置于、五效蒸發(fā)罐以及加熱器中,確保用汽系統(tǒng)能夠充分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借助于糖漿系統(tǒng)以及用汽系統(tǒng),能夠確保在降低能耗的狀態(tài)下,有效地提升糖分回收率。
工業(yè)自動化技術中結晶工藝通常包含了連續(xù)結晶法以及間歇式結晶法,與間歇式結晶法相比,連續(xù)結晶法具備液面低以及靜壓損耗低等特點,有利于在確保熱能使用率的基礎上,大幅度縮短煮糖時間,從而順利形成流結晶。而間歇式結晶法的優(yōu)勢則在于成品糖質量較高。實際上,無論是連續(xù)結晶法還是間歇式結晶法,有效地降低了人工因素干擾的同時,還降低了生產(chǎn)能耗。為了有效縮短結晶過程,制糖工藝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將攪拌器放置于結晶自控系統(tǒng)當中,從而形成一體式的結晶系統(tǒng)監(jiān)測點。與此同時,為了有效增強結晶過程的穩(wěn)定性,制糖工藝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雙控制器和雙路穩(wěn)壓電源使用情況,從而確保結晶自控系統(tǒng)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開展制糖工藝技術指標與工業(yè)自動化技術淺析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確保制糖工藝技術指標的可實施性將為制糖工業(yè)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