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爸
你快樂嗎?當(dāng)我敲下這幾個字的時候,也問了我自己。
有媽媽會說,孩子不做作業(yè)的時候,我是快樂的。孩子沒有把屋子弄亂,沒有跟其他孩子打架時,我是快樂的。老公幫忙帶孩子、做家務(wù),我是快樂的。
還有爸媽會說,我應(yīng)該是快樂的,但是一看到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板著臉。
你瞧,孩子放學(xué)回家,進(jìn)門的時候,經(jīng)常是被父母冷冰冰地批評。
你的衣服怎么沒有扣好?你怎么這么晚回來?最后一句:去寫作業(yè)。然后就各忙各的,沒有下文了。好像他們總是不如我們的意,貪玩,不愛干凈,淘氣,不認(rèn)真學(xué)習(xí)……
有一個孩子在日記里傷心地寫到:“我的爸爸說很愛我,但是跟手機(jī)比起來,我的爸爸好像更愛手機(jī),跟我的分?jǐn)?shù)比起來,他更關(guān)心我的分?jǐn)?shù)。我的媽媽說愛我。但是每天都會催我,朝著我吼叫,雖然她每次都會跟我道歉,我也原諒了她,但我還是很傷心,只是沒有跟她說出來,我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偷偷哭。
我真的好懷念那個帶著我爬山、騎自行車載我的爸爸,還有緊緊擁抱我、對著我微笑的媽媽?!背砷L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有同樣的問題,只是我們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常常就用上了放大鏡。
孩子一旦出現(xiàn)不符合我們的期待的行為,我們就很容易生氣、傷心、失望。甚至讓自己長期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形成了跟孩子相處的固定方式。
為什么不能讓家中多點(diǎn)歡聲笑語,而是指責(zé)和抱怨呢?
跟孩子在一起,你快樂嗎?為什么孩子靠近你時,你說太忙而把他推開?
有時在外邊散步,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孩子歡快地叫著父母。而父母眉頭緊鎖地低頭看著手機(jī),對孩子的叫喚渾然不覺。有時孩子跑過來拉他們,要么不理會,甚至還大聲發(fā)脾氣。
記得有一次,那是秋天下午兩點(diǎn)多,被陽光暴曬的小區(qū)還是很熱。在小游樂場那里,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哇哇大哭,因?yàn)樗谝粋€小搖椅里出不來。
我看了附近一圈都沒看到人。最后才發(fā)現(xiàn)在一個樹蔭下,他的爸爸捧著手機(jī)在玩游戲。對孩子的叫喚沒有理會。對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來說,能在爸爸的肩膀上騎大馬,就是快樂的。但爸爸的手機(jī)顯然讓他失去了很多跟爸爸玩的時間。真正熱愛孩子的人,跟孩子在一起是最快樂的。
我就是非常喜歡跟孩子在一起的人。跟孩子們在一起,我可以不用拘束,可以自由自在。
看著他們玩著簡單的游戲,有一個小伙伴,一根棍子,就能在草地上掏一個上午的小洞洞??吹胶贸缘牧闶常蛑齑?,一個小吃貨的經(jīng)典形象。
一個笑話可以講幾十遍,還是笑得那么大聲。我看到太多人不會跟孩子玩,總是板著臉,交叉著手臂,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世界里。
為什么不能打開懷抱,跟孩子一起玩玩呢。
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真正的快樂,就藏在孩子的世界里。試著讓他們拉著你的手,去找尋。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嗎?我想沒有父母會說不。
那就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成為孩子的“苦友”。很多父母,習(xí)慣當(dāng)著孩子的面倒苦水,希望孩子能懂事一些,跟孩子說掙錢是多么的辛苦,所以要節(jié)約。甚至把自己在婚姻里受到的氣,跟孩子傾訴。
如果媽媽這樣做,跟孩子抱怨老公掙錢不如別人多,或者抱怨說爸爸不管家里的事,整日在外邊混。
這樣的抱怨其實(shí)沒有任何的意義,孩子根本無力改變?nèi)魏螙|西。反而只會讓孩子更疏遠(yuǎn)自己的父親。
假如爸爸跟孩子抱怨自己的妻子不管孩子,也沒把心思放在家里,這樣的抱怨,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哪有孩子不愛自己媽媽,希望自己的媽媽是最好的媽媽呢?誰也沒有資格,在孩子心里種下灰色的種子。這些成人世界里的紛爭,就在自己的世界里消化掉。
可以跟自己的朋友傾訴,但是別把這樣的情緒炸彈丟給孩子。因?yàn)槟銦o法估計會在孩子的內(nèi)心炸出什么樣的窟窿。
如果家里有一個暴躁易怒、愛抱怨的父母,那孩子肯定不會快樂。他們只會想著盡快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庭。哪怕最終成年后,組建了自己的小家,還是會帶著很多原生家庭的印記。
多年后,就算自己擁有了快樂的生活,也會覺得是虛妄的,甚至?xí)е撑迅?。就因?yàn)樽约旱母改覆豢鞓?,他們一生都在暴躁中抱怨,說自己命運(yùn)不濟(jì)。
孩子的一生都會跟原生家庭息息相關(guān)。為什么有的孩子情感豐富,自信大方,而有的孩子卻膽小自卑?只要看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就能了解一個大概。那些自信大方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給足了他們愛。而且他們的父母也常常是相愛的,家庭是溫暖正常的。而那些膽小自卑的孩子,觀察他們的原生家庭,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一些讓人難受的真相。
最初的時候,孩子都是從父母這里,學(xué)會如何去愛一個人。我們的表情和行為,孩子們都看在眼里。
你開開心心地跟鄰居打招呼,對方也開心地回應(yīng)你。孩子會感受到你的熱情和鄰居的善意。如果有一天,你要他去鄰居那借一點(diǎn)東西。他肯定會自信地前去,因?yàn)樗X得那是友善的人,不需害怕。孩子的心靈需要父母用實(shí)際的行動來呵護(hù)。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里,讓我們看到了呵護(hù)一個孩子的快樂心靈有多么重要。在這部電影里,有四個不同的男人,菊次郎、好人先生,重磅先生和光頭先生依次出現(xiàn)。
當(dāng)他們遇到了爸爸去世,跟奶奶一起長大,卻一心想尋找媽媽,卻發(fā)現(xiàn)媽媽已經(jīng)改嫁了的小主人公正郎,他們內(nèi)心的少年時光被激發(fā)。雖然他們耍小聰明、叛逆、任性,但是他們有一顆最溫柔的心。用別樣的方式去呵護(hù)正郎純潔敏感的幼小心靈。
因?yàn)樗麄兌荚?jīng)有美麗的夢想,可是在不斷成長中破滅,這不同我們很多大人一樣么?
把自己的夢想和童趣埋藏了起來,在孩子面前就成了刻板嚴(yán)肅的大人。端著大人的架子,看上去很威嚴(yán),其實(shí)卻很可悲。電影向我們傳達(dá)“一個不快樂的中年人,不希望看到一個不快樂的小孩子。”可我們很多的大人,卻在養(yǎng)出一個又一個不快樂的孩子。電影中的這些看似兇巴巴或者渾渾噩噩的男人們,他們小心呵護(hù)的,也許是正郎,又或者是內(nèi)心那個曾經(jīng)同樣年少的自己。
如果每個孩子在那樣夏天的旅程中,都能遇上這樣的人們,失望的同時卻收獲其他更為寶貴的東西。
也許渾渾噩噩的菊次郎也會是另外一個菊次郎,其他三人亦如此吧。很多人說命運(yùn)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性格卻真的會影響命運(yùn)。而孩子的性格,在家庭里一點(diǎn)點(diǎn)形成,被父母雕琢打磨著。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快樂。那就收起自己的苦水,讓快樂的那個自己,陪孩子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