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蓮
(海南大學圖書館 海南海口570228)
高校圖書館是高等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教師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終身教育的大力提倡,使高校圖書館逐漸成為素質教育的基地[1]。高校圖書館就是要想方設法地為大眾讀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為科學研究提供各種輔助性參考資料,以發(fā)揮自身功能。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率持續(xù)走低,嚴重影響了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2]。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利用率,加大高校圖書館的利用范圍和使用力度成為高校圖書館的工作要旨。
目前,高校圖書館已從單純的藏書目錄中心,逐步轉變?yōu)榭萍嘉幕畔⒅行?、咨詢服務中心。但是很多圖書館館員的服務觀念卻明顯滯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文化和業(yè)務素質偏低,學歷層次不高,不但只能勉強為讀者提供簡單的服務,而且對于讀者的提問很不耐心,有些更是視若無睹,不良的服務態(tài)度會影響讀者的借閱興趣。
各高校圖書館雖然都有規(guī)章制度,但很多條例不夠科學,而且館員在執(zhí)行時也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行事。另外,圖書館工作人員有時會重情而不重制度,嚴重影響了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4-5]。要通過制定規(guī)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并且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確保圖書的有序流通。
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讀者第一”觀念并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服務形式大多局限于簡單的借借還還,而且新書宣傳又不夠到位,大大地影響了圖書館對大學生的吸引力[6]。此外,目錄組織不健全、著錄不標準等,給讀者檢索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使得一部分大學生不愿意通過目錄來選擇圖書,從而對館內藏書缺乏了解,導致圖書的利用率低下,影響圖書的借閱效果[7]。
有些大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文獻檢索知識,而學校也沒有開設文獻檢索這門課程,這樣一來就使得學生無法在圖書館館藏目錄上檢索到所需書目,從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圖書的利用。同時,由于沒有進行其它形式的文獻檢索的教育,讀者也就不能夠很好的利用圖書館的網絡數(shù)字資源,不利于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8]。
圖書館常被比喻成“知識的殿堂”,“智慧的噴泉”,從而使它在人們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皥D書館是神圣的”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造成圖書館自我宣傳意識薄弱。因此,應做好圖書館的宣傳工作,讓大學生對圖書館有充分的認識,自愿自覺地走進圖書館。大學生新生剛進入校園,對新環(huán)境很陌生,沒有很好地認識到圖書館在他們大學時期的重要性。而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沒有加強對新生的教育,只是被動地等待讀者的到來,沒有向新生積極宣傳圖書館。二者相互了解不夠,導致圖書館利用率不夠[9]。
大學生不熟悉圖書館服務業(yè)務,在使用圖書館之前沒有先熟悉各項規(guī)章制度,部分學生在借閱圖書時亂拿亂放,導致圖書亂架。有的大學生在沒有找到所需圖書時,不是向館員求助或反映,而是尋找其它類型圖書湊合,或是認為圖書館沒有此書就放棄借閱,空手而歸。有些讀者本身素質不高,對圖書亂涂亂畫,有的更是撕毀圖書內頁,嚴重影響后續(xù)讀者的使用。還有些學生忙于兼職打工,課余沒有多少時間到圖書館博覽群書。
館員要提高服務意識,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圖書館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順應時代的變革,轉變服務觀念,務必以“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為指南,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原則,通過各種形式的繼續(xù)教育,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僅要具備圖書館學的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學習一定的外語和古漢語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培養(yǎng)用戶文獻檢索意識,加強宣傳工作。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接待工作中,要配合檢索課程教育,對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的具體技能加以輔導。如本館目錄介紹、查詢目錄、識別著錄標識、利用檢索工具等,給讀者主動利用圖書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達到提高圖書利用率的目的。
圖書館定期舉辦網絡學術文獻資源檢索講座,通過講座,讀者可以系統(tǒng)地了解網絡學術文獻的檢索,采取一邊講解一邊演示的方法,讓讀者了解到利用計算機進行檢索的方法。講座后留有足夠的時間讓讀者上機操作、提問,對部分讀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專門輔導,直到讀者感到滿意為止。
2.3.1 把好采購關,提高購書質量
高校圖書館的采購要根據學校的發(fā)展目標、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經費預算等,制訂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方案,具體進行文獻的選擇、采購,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館藏體系。館藏文獻是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物質基礎,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能否符合本館的性質、任務、服務方向,能否滿足本地區(qū)讀者的基本需求,直接影響到讀者的利用效果和科研成果產出。因此,在選購圖書的時候一定要把好質量關,做到采購圖書時既要有可行性和選擇性,又要有針對性和應用性,確保文獻資源建設能夠向重點學科和精品課程傾斜,兼顧一般學科[10]。在購買圖書時要處理好種類和復本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必要參考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盡可能滿足大多數(shù)讀者的需求。同時還要和任課教師保持聯(lián)系,了解他們的需求,組織任課教師外出采集所需書籍,使館內藏書得到充分的利用。
2.3.2 科學管理,提高圖書的流通速度
實現(xiàn)管理技術自動化,會使管理機構的職能和活動產生巨大的變化,也會使圖書館勞動有更好的秩序,工作更有效率,人力、物力、財力的使用也隨著自動化管理得以科學、合理地組織和利用。新書到館后,要使其盡快地進入流通,與讀者見面,這就要求盡可能地縮短加工時間。圖書的加工程序包括拆包驗收、編目、分類、貼條碼、貼磁條、著錄、貼寫書紙等,完成這些程序才能進行入流通,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為能迅速完成這些程序,就要盡可能地發(fā)揮義務館員的作用[11]。
2.3.3 加強書庫管理
嚴格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按分類排架法進行排架,在架上設置醒目的標識,表明分類號和類目。流通工作人員要做到經常巡視書庫,熱心為讀者導讀,幫助讀者了解排架方法。通過導讀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讀者閱讀有用有益的圖書,避免一些好書“藏在深閨無人知”的狀況出現(xiàn)。隨時隨地整理書架,將放亂的圖書及時放好、擺齊,把歸還的圖書及時上架,提高圖書的流通和利用率。經常督促讀者使用代書板,以減少亂架和錯架情況的發(fā)生。幫助讀者掌握計算機檢索的方法和途徑,使讀者能夠快速、準確地查詢所需信息[12]。要完善開架借閱方式,對于不能外借的樣本書、珍藏本、工具書,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外借時,應該嚴格登記,責任到人,真正做到有借有還。
2.3.4 合理安排服務時間
根據讀者借閱高峰確定館員數(shù)量,并將讀者借書高峰確定為“核心工作時間”。在每學期開學、放假前,新生拿到借書證的兩周內,學生下課后等幾個高峰期適當調整館員數(shù)量,以便減少讀者借、還書的時間,提高服務效率。在放假前安排好館員處理畢業(yè)生的清還工作。要盡量增加閱覽室的開放時間,使讀者能有機會利用圖書館。
當今社會是一個優(yōu)勝劣汰、競爭激烈的社會,許多高校已經逐步由培養(yǎng)單一型人才向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轉變,即打破學科界限,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人才,作為大學生不僅要把專業(yè)知識學扎實,更要廣泛涉獵各學科、各門類的知識,這些知識絕大多數(shù)要靠書本來獲取。高校圖書館要有計劃有層次地對讀者進行信息意識、信息檢索能力的教育和培訓。如安排專人對新生進行“怎樣利用圖書館”的教育,對高年級學生開設“文獻檢索”課程,通過教育激發(fā)讀者的求知欲,也能進一步提高圖書館圖書的利用率[13]。
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資源,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圖書館應配合學校進行宣傳,讓新生了解圖書館,也讓其他讀者熟悉圖書館。宣傳的第一層面是:讓讀者知道圖書館是什么?圖書館能為您做些什么?讓讀者發(fā)現(xiàn)圖書館,從而進入圖書館;宣傳的第二層面是:了解圖書館有什么?怎樣利用好圖書館?圖書館里有大量的藏書。讀者在知識的海洋里不知如何下手,這就需要館員通過科學服務,為讀者提供各種渠道和形式,來宣傳圖書館的圖書信息,引導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閱讀的興趣和愛好[3]。對于一些一時未被讀者發(fā)現(xiàn)利用的圖書進行展示,提高圖書的利用率。把被動服務變?yōu)橹鲃臃眨呀o人找書變?yōu)榻o書找人。將圖書館的信息發(fā)布到網上,讓大學生隨時掌握圖書館的動態(tài),從而使圖書館的信息和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9]。
對剛入校的新生培養(yǎng)正確使用圖書館的意識,使新生認識到圖書館里各種類型、各種內容的圖書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同時,也要對圖書館的讀者進行使用前的培訓,教會新生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借閱圖書后要怎樣保護等[4]。圖書館服務是根據讀者的文獻需求,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直接向讀者提供文獻和信息的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通過開發(fā)利用圖書館的各項資源來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各種文獻需要。
提高圖書館圖書的利用率就變得更加重要,圖書館領導、館員、讀者這三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利用率,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職能[1]。21 世紀的今天,高校圖書館只有更新觀念,加強管理,才能激發(fā)讀者需求,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書育人,努力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氣氛,更好地發(fā)揮圖書館的職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