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近日報道,吉林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福波,因涉嫌嚴重職務違法、職務犯罪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被省內農信系統(tǒng)稱為“金融教父”的高福波,其涉案金額高達數(shù)十億元,在看守所回答記者問“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你考慮過根本原因是什么嗎”時,稱:“是小時候家里太窮,窮怕了。”
貪官檢討自己腐敗落馬的原因,歸咎于“小時候家里太窮,窮怕了”。如此總結,振振有詞,似乎冠冕堂皇,理直氣壯,實則顛倒事理,真有點混賬邏輯的味道。
假如此理成立,豈非貪官都成了“窮則思變”的英雄,或“富思更富”的楷模,不但不該治罪,還應大力表彰?天下若行此道,還不成了處處貪官、時時惡政的黑暗世界,億萬百姓哪還會有太平日子呢!有道是:
貪腐都怪“窮怕了”,
公仆蛻變成富豪;
歪理難掩骯臟欲,
邪說豈助罪責逃?
“窮怕了”絕不是腐敗分子的脫罪理由。法制社會里,只要是違法亂紀者,無論是誰,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紀律的管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