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小男孩亞瑟看電視里的西部片看得入了迷,不肯睡覺。媽媽站在門口,說:“不行,太晚了,去睡覺!”亞瑟生氣了。媽媽說:“你就生氣吧!”
亞瑟真的生氣了。
亞瑟一生氣,房間里就電閃雷鳴,下起了冰雹。媽媽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街道上就刮起了風暴,把屋頂、煙囪和教堂的尖頂都吹走了。爸爸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臺風就來了,把整個城市掃進了大海里。爺爺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地球就“嘎吱嘎吱”地裂開了一條縫,像蛋殼一樣。奶奶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生氣的亞瑟讓宇宙都抖了起來,地球、月亮,還有其他恒星和行星。
亞瑟的國家,亞瑟的城市、街道、房子、院子、房間都只剩下了小小的碎片,在太空飄浮。
亞瑟坐在火星的碎片上,想了又想:我為什么這樣生氣呢?他一點兒也想不起來了。
你呢?
一個男孩子的怒氣有這么大,可以把整個世界毀滅!
這太過癮了。
這是一本讓所有男孩子都眼睛放光的圖畫書?;蛟S,是因為它替小讀者們長出了一口怒氣吧?
整本圖畫書,讓人猶如看了一部末日降臨的災難片。我們常常會看見身邊一個小孩因為一點小事,氣得哇哇大哭,甚至氣得小臉發(fā)青、渾身亂抖,但我們從來不會對他說:“寶貝,你這回氣個夠吧!”但《生氣的亞瑟》的作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讓亞瑟氣了個夠。作者讓孩子把氣發(fā)出來,發(fā)到底,從而讓孩子知道生氣是怎樣一種可怕的情緒,具有多么大的爆發(fā)力和破壞力。
其實,在這個怒氣沖天的故事里,我們還可以讀出另外一層含義來:小小的亞瑟并不僅僅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更是表達了一種反抗。
對了,畫家在這個故事的每一個畫面上都畫了一只十分卡通的紅色小貓。
把它找出來!
雖然它是亞瑟的好朋友,這一路上跟著亞瑟遭了不少罪,但當大海淹沒了整個城市的時候,它還躲在煙囪背后偷偷吃魚呢。
節(jié)選自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本刊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