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李玥,楊莎莎,成睿珍
1.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天津 300450;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0193
清感退熱湯加減方是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廣泛使用的臨床經(jīng)驗方,由“清感退熱湯”作為基礎方進行加減而成。清感退熱湯經(jīng)過多年臨床實踐,結合理論辨證施治,已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以本方為基礎的加減方已治療了數(shù)百例患者[1]。
研究表明,不同的提取工藝會對湯劑的療效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2-3]。然而,作為兒科常用藥,清感退熱湯加減方目前尚未有較為完善的提取工藝。為了明確清感退熱湯的提取工藝,確保其質(zhì)量和臨床療效,本文對加減方中君藥葛根,臣藥黃芩的有效成分進行測定,以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含量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結合綜合加權評分法優(yōu)化清感退熱湯的提取工藝,為研發(fā)穩(wěn)定、可行、質(zhì)量可控的清感退熱湯提取工藝提供參考。
Alltech 1500系列Q 05型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Eclipse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UV-6100 PC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美普達有限公司);FA 2104型精密電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技儀器有限公司);JE 1001型電子天平(上海浦春計量儀器有限公司);KDM調(diào)溫電熱套(山東省鄄城精佳儀器有限公司);SB 25-12 DT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芩苷對照品(批號:MUST-11101403)、漢黃芩苷對照品(批號:MUST-16111611)、葛根素對照品(批號:MUST-11043001)均購于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98%;甲醇、乙腈色譜純(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磷酸為優(yōu)級純(天津市江天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純度≥98%);實驗用水為娃哈哈純凈水。
中藥飲片由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中醫(yī)醫(yī)院藥學科提供,經(jīng)劉海副主任中藥師鑒定,均符合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guī)定。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Eclipse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脫(見表1);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70 nm;柱溫為常溫;進樣量10 μL。
表1 梯度洗脫程序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對照品葛根素0.9 mg、黃芩苷2.9 mg、漢黃芩苷1.0 mg,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搖勻,即得。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處方飲片:葛根10 g,黃芩10 g,生石膏30 g等,共108 g。回流提取并用300目濾布對提取液進行過濾。取1 mL濾液置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1.4 陰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稱取除黃芩或除葛根以外的其余藥材,按2.1.3項下方法制備,分別制得無黃芩的陰性供試品溶液和無葛根的陰性供試品溶液。
2.1.5 專屬性試驗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結果表明此方法專屬性良好。色譜圖見圖1。
注:A.混合對照品;B.供試品;C.無葛根的陰性供試品;D.無黃芩的陰性供試品;1.葛根素;2.黃芩苷;3.漢黃芩苷。圖1 對照品及供試品溶液HPLC圖
2.1.6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對照品儲備液,用甲醇逐級稀釋,制成一系列不同濃度的對照品溶液,按照2.1.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以色譜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樣量(X)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并進行回歸計算。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回歸方程分別為Y=3×109X-96 526(r=0.999 9),Y=2×109X-215 803(r=0.999 9),Y=5×109X-75 545(r=0.999 7);線性范圍分別為:0.09~0.72、0.29~5.8、0.04~0.24 μg。結果表明,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在其相應的線性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
2.1.7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高、中、低3種不同濃度的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對照品溶液,按2.1.1項下的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5次,測定3種成分的峰面積,計算各成分的含量,求得日內(nèi)精密度,其RSD值分別為0.46%、0.13%、0.52%。
取同一對照品溶液連續(xù)進樣3 d,測定峰面積,計算各成分的含量,求得日間精密度,其RSD值分別為0.12%、0.09%、0.36%。結果表明,實驗儀器的日間日內(nèi)精密度良好。
2.1.8 穩(wěn)定性試驗 取處方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于0、2、4、6、8、12、24 h進樣,測定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3種成分的峰面積,計算各成分的含量,其RSD值分別為0.77%、0.21%、0.47%。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24 h內(nèi)穩(wěn)定。
2.1.9 重復性試驗 取處方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溶液6份,按2.1.1項下色譜條件分析,測定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3種成分的峰面積,計算各成分的含量,其RSD值分別為0.68%、0.42%、0.54%,結果表明,此法重復性良好。
2.1.10 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供試液6份,分別加入等量的對照品,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記錄峰面積,計算加樣回收率。求得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10%、99.63%、101.01%,其RSD值分別為0.68%、1.44%、1.09%。結果表明,此方法加樣回收率良好。
2.2.1 單因素考察 按處方量稱取藥材,分別加入6、8、10倍量水,均回流提取1次,每次1 h,平行3份。按2.1.1項下色譜條件分析,測定3種成分的峰面積并計算各成分的含量,求得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提取量分別為:10倍量水22.5、81.64、8.91 mg·g-1(RSD值分別為1.27%、1.75%、1.81%);8倍量水25.53、78.99、8.17 mg·g-1(RSD值分別為0.85%、0.09%、0.05%);6倍量水19.87、66.38、7.24 mg·g-1(RSD值分別為0.41%、0.39%、0.32%)。
2.2.2 多指標成分權重分析 按照處方中君臣佐使及含量進行分析,將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權重系數(shù)分別定為0.6、0.2、0.2。
綜合評分=(葛根素含量/葛根素最大含量)×100×0.6+(黃芩苷含量/黃芩苷最大含量)×100×0.2+(漢黃芩苷含量/漢黃芩苷最大含量)×100×0.2
(1)
2.2.3 正交設計 采用正交設計IIV3.1優(yōu)選最佳工藝,選擇3因素3水平(見表2),按L9(34)正交設計進行試驗。以處方中主要藥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作為測定指標,采用加權綜合評分法,對實驗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以指標成分的含量和綜合評分值對實驗結果進行直觀分析(見表3)和方差分析(見表4),確定最佳提取工藝。
表2 因素水平表
表3 正交試驗結果
表4 綜合評分方差分析
由表2的R值直觀分析和表3方差分析可知,各考察因素對考察指標影響大小的次序為C>A>B,其中加水量(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10),提取次數(shù)(C)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提取時間(B)在實驗所設范圍內(nèi)無差異。綜合正交設計結果、時間和成本問題,得出最佳試驗方案為A2B1C3,即8倍量水,提取0.5 h,提取3次。
2.2.4 驗證實驗 按處方量比例稱取同一批藥材,平行3份,按優(yōu)化的最佳提取工藝進行提取,測得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37.35、135.58、15.53 mg·g-1,RSD分別為1.06%、0.13%、0.19%。結果表明,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
有關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含量測定,經(jīng)查閱文獻[4-7]發(fā)現(xiàn),研究者多用乙腈、甲醇作為有機相,實驗中選取了乙腈-水、乙腈-0.1%磷酸水、甲醇-0.1%磷酸水作為流動相。實驗發(fā)現(xiàn)當選用甲醇-0.1%磷酸水作為流動相時,在相同的分離時間內(nèi)各峰的峰形和分離度均較好。
分別取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對照品溶液,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測出各指標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長分別為239、279、270 nm。因葛根素和其他成分的最大吸收峰差距較大,故分別選取240、245、250、255、260、265、270、275 nm作為檢測波長,對供試品溶液進行分析。實驗發(fā)現(xiàn),270 nm下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峰面積響應值相對較大,故以270 nm作為檢測波長。
本實驗通過對主要藥味的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根據(jù)復方中不同藥味的地位分配權重,進行多指標成分權重分析。葛根甘、辛、涼,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等功效,可協(xié)助柴胡透汗解熱,主要用于外感發(fā)熱惡寒無汗、項背強痛等,為方中君藥,故將葛根素權重系數(shù)定為0.6。黃芩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8],能清瀉上焦肺火、除腸中濕熱,為方中臣藥,有效成分為黃芩苷和漢黃芩苷,故其權重系數(shù)分別定為0.2和0.2。
通過表3中的R值,直觀分析得出的最佳工藝是A2B3C3,即8倍量水,提取1.5 h,提取3次。由表3方差分析表可知,提取時間在實驗所設范圍內(nèi)對實驗結果無影響,從時間和成本方面考慮,最終選擇最短提取時間0.5 h,從而得出最佳工藝為A2B1C3。
本文首次測定了清感退熱湯中葛根素、黃芩苷和漢黃芩苷3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優(yōu)化了提取工藝。研究表明,本法簡便、靈敏、重復性好,可用于清感退熱湯加減方的質(zhì)量控制,以確保臨床療效;提取工藝穩(wěn)定可行,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該處方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