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安形象在“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的話語建構研究

      2019-12-26 17:14:55宋曉婧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中亞國家絲路西安

      宋曉婧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西安710062)

      對城市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早期以建筑學、規(guī)劃學研究為主,后來出現(xiàn)了運用企業(yè)形象理論、管理學、營銷學理論方法對城市形象的研究。不同于對國家形象的宏觀研究,對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的定位、設計、傳播等方面。具體來講,相關研究更多關注從廣告、城市品牌、傳播策略、城市景觀、地域文化、旅游資源、新媒體等角度給出建構、提升城市形象的方法。

      陜西省西安市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huán),其形象在絲路沿線國家的塑造、宣傳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對“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安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新聞傳媒、教育、文化、經濟、旅游等領域,從語言學角度或跨學科視角進行研究的很少,相關研究中將西安形象與“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相結合展開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絲路沿線中亞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新絲路建設中的基本且核心區(qū)域,與中亞國家的深入合作對西安市各方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與作用,而良好的西安形象是陜西省與中亞國家合作的前提。但中亞民眾對西安形象的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沒有明確深入的概念,更缺乏人文領域的具體了解,這不利于各領域合作的開展。因此,對西安形象在“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的建構進行語言學領域或跨學科視域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陜西主流媒體相關報道的話語分析

      本研究以陜西幾個主流媒體:西部網、西安網、陜西一帶一路網、絲路網的相關報道為樣本,報道的時間段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的2013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共5年時間,從報道的時間與數(shù)量分布、報道來源、報道的主題內容、報道中的高頻詞分析等層面展開研究。

      (一)報道的時間與數(shù)量分布

      報道數(shù)量是進行城市形象建構研究的基礎參數(shù)之一,數(shù)量越多,讀者的可選擇性就越大,對所建構的城市形象解讀角度就越多。筆者分別在西部網、西安網、陜西一帶一路網、絲路網的官網中輸入關鍵詞“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對獲取的報道進行了數(shù)量和時間統(tǒng)計,篩選、統(tǒng)計出與西安相關的報道,得到如下結果:

      (1)西部網相關報道共276條,集中分布在2017年和2018年。其中,與西安相關的報道共109 條,2017 年41 條,2018 年 68 條。[1]

      (2)西安網相關報道共2 501條,集中分布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中,與西安相關的報道共265條,2016年64條,2017年56條,2018年 145 條。[2]

      (3)陜西一帶一路網相關報道共209條,主要分布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中,2016年50條,2017年 115條,2018年31條,而2013年、2014 年各 1 條,2015 年 11 條。[3]

      (4)絲路網相關報道共569條,集中分布在2017年和2018年。其中,與西安相關的報道共10條,2017 年 10 條,2018 年 0 條。[4]

      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以上幾個媒體的相關報道時間均集中在2016—2018年,報道數(shù)量基本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2013—2015年的報道數(shù)量可以忽略不計。2013年11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各項政策的出臺、調整、落實以及與中亞國家在各方面的交流活動均在逐步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領域合作越來越多,相關報道數(shù)量也隨之增多。

      (二)報道的來源

      將報道的來源分為媒體本身、陜西省內其他媒體、省外媒體,對上一部分的檢索結果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西部網相關的109條報道中,51條來源于西部網本身,占46.8%;45條來源于陜西省內其他媒體,占41.3%;13條來源于省外媒體,占11.9%。

      (2)西安網相關的265條報道中,134條來源于西安網本身,占50.6%;88條來源于陜西省內其他媒體,占33.2%;43 條來源于省外媒體,占16.2%。

      (3)陜西一帶一路網相關的209條報道中,2條來源于陜西一帶一路網本身,占1.0%;114條來源于陜西省內其他媒體,占54.5%;93條來源于省外媒體,占 44.5%。

      (4)絲路網相關的10條報道中,1條來源于絲路網本身,占10%;3條來源于陜西省內其他媒體,占30%;6條來源于省外媒體,占60%。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幾大媒體的報道來源大部分以媒體自身和陜西省內其他媒體為主,來源于省外媒體的報道所占比例相對較小。省外媒體來源基本為國內權威、主流媒體,例如:人民日報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新華網、新華社、中國新聞網、中國一帶一路網、經濟日報、國際在線、參考消息網、中國政府網等。

      (三)報道的主題內容

      將相關報道的主題進行分類、統(tǒng)計,可以看出報道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主題分別為:經貿與金融類、文化藝術與旅游類、交通物流類、民間交流與合作類、人文科技類、傳媒類、教育類、農業(yè)類、能源類、體育類、政治類、綜合類。具體結果如下:

      (1)西部網109條報道中,經貿與金融類25條(22.9%),人文科技類 16 條(14.7%),交通物流類 12 條(11.0%),農業(yè)類 11 條(10.1%),民間交流與合作類 9條(8.3%),綜合類 9條(8.3%),文化藝術與旅游類 8條(7.3%),政治類 6條(5.5%),體育類 5 條 (4.6%),傳媒類 4 條(3.65%),教育類 4 條(3.65%)。

      (2)西安網265條報道中,經貿與金融類101條(38.1%),交通物流類 45 條(17.0%),文化藝術與旅游類 30 條(11.3%),綜合類 23 條(8.7%),民間交流與合作類 21條(7.9%),傳媒類 15條(5.7%),人文科技類 14 條(5.3%),教育類 7 條(2.6%),體 育 類 6 條 (2.3%),政 治 類 2 條(0.75%),農業(yè)類 1 條(0.35%)。

      (3)陜西一帶一路網209條報道中,經貿與金融類 84 條(40.2%),綜合類 32 條(15.3%),交通物流類21條(10%),人文科技類15條(7.2%),文化藝術與旅游類13條(6.2%),民間交流與合作類11 條(5.3%),能源類 11 條(5.3%),政治類 10 條(4.8%),傳媒類 6 條(2.9%),教育類 5 條(2.4%),農業(yè)類 1 條(0.4%)。

      (4)絲路網10條報道中,經貿與金融類5條(50%),人文科技類 2條(20%),教育類 1條(10%),交通物流類 1條(10%),綜合類 1條(10%)。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幾大媒體相關報道的主題分布并不均衡,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均為經貿與金融類,且遠遠超出了其他主題的報道。對該類主題的報道時間、數(shù)量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經貿與金融類報道的數(shù)量在逐年增加,這與國家倡議的大力發(fā)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經貿、金融、投資領域的合作理念相符合。由此可以看出,西安市積極實施國家倡議,與中亞五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逐步加大,這也是西安市發(fā)展過程中的現(xiàn)實需要。

      (四)報道中的高頻詞、高頻詞組

      在報道主題分析基礎上,對不同主題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進行統(tǒng)計,得出以下結果:

      (1)經貿與金融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經貿合作、對外貿易新格局、開放型經濟、自貿區(qū)、國際港務區(qū)、貿易新通道、跨境電商、電子商務、融資租賃、貿易便利化、經濟外向度、貿易往來、雙向流動互通、商貿物流中心、投資合作、經貿平臺、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招商優(yōu)惠政策、貿易走廊、境外投資、外貿競爭優(yōu)勢、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融資平臺。

      (2)政治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友誼、友好往來、互尊互信、交流密切、務實合作、伙伴關系、和平發(fā)展、積極發(fā)展、友好關系、互利共贏、好伙伴、好鄰居、深化合作、合作關系、新臺階、改革開放新高地、密切交往、全面開放、深化合作、堅實基礎、共同愿望。

      (3)文化藝術與旅游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互學互鑒、文化交流、文化產品、廣泛合作、國際旅游樞紐、文化旅游中心、旅游資源、開放姿態(tài)、旅游產品、旅游合作、文物交流、考古發(fā)掘、博物館建設、文化遺產保護、考古合作、考古聯(lián)盟、保護和傳承、文化標簽、文化產業(yè)、城市旅游合作、旅游文化推介、絲路旅游、歷史文化資源。

      (4)交通物流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中亞班列、中歐班列、長安號、開放通道、全網物流體系、物流大通道、雙線物流通道、綜合物流樞紐、物流集散中心、電子商務、物流金融、開放窗口、貨運物流、貨物運輸、運力提升、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通航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立體化疏運體系、絲路航線、空中通道、集散分撥中心、海外倉、通關一體化、立體開放空間、海陸空聯(lián)運、綜合交通樞紐。

      (5)人文科技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絲路科學院、合作平臺、智庫支持、國際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基地、智庫聯(lián)盟、人文交流、科學技術交流、人文合作、信息高地、技術和人才優(yōu)勢、人才高地、科技重鎮(zhèn)、數(shù)字信息絲綢之路核心區(qū)、產學研結合、硬科技之都、科技合作、科技對外影響力、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新型研發(fā)機構、海外研發(fā)中心。

      (6)傳媒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媒體合作與發(fā)展、媒體融合傳播新平臺、媒體共識、合作網絡、多元合作平臺、廣播電視協(xié)作體、新聞傳播平臺、傳媒新絲路、國際制作、欄目合作、絲路頻道、國際視野、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金絲帶”國際短視頻、國際合拍項目、時段頻道合作、節(jié)目聯(lián)播、融合發(fā)展、影視文化合作、絲路國際衛(wèi)視聯(lián)盟、產媒融合、媒體合作。

      (7)教育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教育合作通道、教育交流項目、國際化教育發(fā)展、教育國際化、教育對外開放、孔子學院、漢語教學、教育對外交流、高等教育基地、科教資源優(yōu)勢、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絲綢之路大學聯(lián)盟、高等教育合作平臺、校企聯(lián)合、校際交流。

      (8)農業(yè)類報道中的高頻詞及詞組:糧食物流樞紐、國際糧食交易分散中心、國際糧食物流商貿中心、國際糧食物流通道、糧食電商、糧食貿易、進境糧食口岸、糧油貿易新方式、糧油分撥基地、生態(tài)農業(yè)、農業(yè)產業(yè)、農業(yè)資源優(yōu)勢。

      報道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及詞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新聞報道的側重點和目的,而不同媒體對同一類主題的新聞報道中均出現(xiàn)的高頻詞及詞組能夠反映出相關媒體的共同關注點。以上不同媒體同類主題報道中共同出現(xiàn)的詞匯體現(xiàn)了陜西幾大媒體對西安和中亞國家交流合作過程中核心活動的關注,反映出媒體的傾向以及想要積極塑造的西安形象,從以上高頻詞及詞組中可以管窺到媒體塑造的西安在不同領域的形象。

      二、相關報道所建構的西安形象

      陜西幾大主流媒體通過“一帶一路”框架下對西安與中亞五國各方面交流、互動、合作的報道,構建出了一個多面的西安形象綜合體。

      (一)經濟形象

      相關報道構建了西安圍繞發(fā)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建設“一帶一路”金融商貿中心的經濟形象,具體呈現(xiàn)的是西安市在政府外貿政策支持下大力支持企業(yè)在絲路沿線國家建立“海外倉”和重點經貿園區(qū),積極組織企業(yè)開拓中亞市場,展開重大投資項目,發(fā)展跨境電商,完善電子商務產業(yè)鏈條,打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新通道,實現(xiàn)全球化、高效能的國際貿易服務新通道,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積極形象。此外,加強經貿平臺的擴展,著力打造楊凌農高會、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展會,舉辦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發(fā)展論壇、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絲綢之路商務合作圓桌會議等,吸引絲路沿線國家、地區(qū)與西安的經貿合作。西安制定了多項國際招商優(yōu)惠政策,大量面向中亞地區(qū)項目。報道最多的是陜西自貿區(qū)、西安國際港務區(qū)、西安愛菊集團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合作。例如,報道所塑造的西安經過不懈努力,建造國際港務區(qū),不斷制定并出臺電子商務產業(yè)規(guī)劃政策,提供資金、人才、培育、引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通過創(chuàng)新,發(fā)展并完善電子商務產業(yè)鏈條,打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新通道,實現(xiàn)全球化、高效能的國際貿易服務新通道,助力優(yōu)勢產能對外轉移的實現(xiàn),擴大西安企業(yè)在國外的影響力。除此之外,西安國際港務區(qū)建設融資租賃業(yè)聚集區(qū),率先進行融資租賃業(yè)政策、功能和制度層面的創(chuàng)新。

      (二)政治形象

      幾大媒體政治類相關報道所塑造的西安政治形象均與陜西省的政治形象息息相關。媒體塑造下的陜西省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亞五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按照習近平主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的要求,始終堅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積極、友好地發(fā)展與中亞五國的政治關系,致力于將陜西建設成為內陸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新高地。相關報道正面評價西安市在陜西省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廣泛展開與中亞國家在各方面的合作,以期促進雙方的互惠互利與共贏發(fā)展,使西安與中亞五國的友好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

      (三)文化、藝術、旅游形象

      幾大網絡媒體通過對西安在音樂、博物館、考古、電影、戲曲、繪畫、旅游、美食、節(jié)日等方面的報道,塑造了西安綜合的文化藝術旅游形象。

      相關報道所呈現(xiàn)的西安有著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積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有許多中華文化的標簽、珍貴的歷史遺存、豐富的人文資源和久遠的文化傳承,西安不斷在文化領域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提升文化軟實力,努力實現(xiàn)與中亞各國的文化合作。例如,報道西安加快建設“音樂之城”的步伐,通過打造城市音樂街區(qū)、舉辦音樂會等戶外公演活動,塑造“始祖之城、起源之地、創(chuàng)意之都”的城市藝術形象。又如,多次報道并正面評價西安聯(lián)合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文物交流、考古發(fā)掘等工作,在文物保護、博物館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等方面積極作為,成效顯著。再如,通過報道西安舉辦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絲路影視節(jié),塑造出西安打造國家“一帶一路”文化工作的抓手和推動對外文化工作重要平臺,促進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文化形象。

      在旅游方面,相關報道大量反映關于西安依托陜西省的文化、旅游優(yōu)勢,著力建設國際旅游樞紐,打造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不斷創(chuàng)造更優(yōu)質的旅游產品、更便利的出行條件、更舒適的旅途服務,舉辦更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及品牌性的旅游文化盛會,加大與中亞各國的文化旅游合作,建立務實高效的文化旅游合作機制,加速成為國際文化旅游勝地。

      (四)交通物流形象

      報道呈現(xiàn)了西安國際、國內、區(qū)域三級海陸空交通物流大通道體系逐步形成,聯(lián)通四方、買賣全球的形象,西安打造航空樞紐,助力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西安港”實現(xiàn)了陸??章?lián)運新常態(tài),西安國際港務區(qū)著力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內陸中轉樞紐港和商貿物流集散中心。交通物流方面的報道數(shù)量最多的是關于西安的“中亞”“中歐”班列,呈現(xiàn)出西安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形成中亞、中歐“雙線物流通道”,不斷增加中亞(歐)班列數(shù)量,優(yōu)化運輸方案,減少列車運行等待時間,提高服務質量,運輸?shù)呢浳锓N類日益豐富,“長安號”班列的運力提升帶動著西安對中亞地區(qū)貿易的快速增長,使西安成為連接中亞、輻射歐洲腹地的黃金物流大通道,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注入生機與活力。除此之外,一部分報道關注西安建造并投入使用西安鐵路樞紐新筑物流基地,積極評價西安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集散中心,助力西安成為內陸開放的高地、聯(lián)通絲路沿線各國的開放窗口的物流形象。

      同時,相關報道構建出西安打造“一帶一路”糧食物流樞紐、國際糧食交易分散中心、絲路國際糧食物流商貿中心,加快運營西安港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提升與中亞國家農業(yè)交流往來水平的農業(yè)形象。在教育方面,相關報道主要呈現(xiàn)西安全方位推進高校與中亞各國高校合作建立各個研究中心、孔子學院,擴大并實施教育對外交流項目,打開與中亞國家教育合作通道的教育形象。除此之外,報道在不同層面構建出西安的人文科技形象、體育形象、傳媒形象等。

      總之,陜西幾大網絡媒體所構建的是西安全面建設金融商貿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國際產能合作中心、人文科技教育中心、國際文化旅游中心等的綜合多面形象體。

      三、西安形象在“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話語建構策略

      有研究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了解中國及各個城市的主要途徑是互聯(lián)網,網絡媒體、新媒體等新的媒介渠道深刻影響到絲路沿線國家人民對中國的認知。通過對陜西幾大主流媒體的傳播方式、傳播內容,新聞報道的數(shù)量、來源、主題、內容等方面的觀察和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塑造和傳播西安在中亞國家的形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宏觀策略

      國家“一帶一路”官方網站——中國一帶一路網在2017年年底已經正式開通了俄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4個語言版本,并支持中、英、俄、法、西、阿6種語言用戶訪問,實現(xiàn)了網站信息覆蓋全球大部分地區(qū)受眾,這一舉措對于西安主流媒體在中亞國家塑造西安形象具有借鑒意義。中亞國家官方語言為俄語,筆者對陜西幾大主流媒體官方網站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網站均無俄語版,這一點限制了中亞國家受眾對相關網站信息的瀏覽和理解。除此之外,各種新媒體形式因其便捷、傳播速度快、易操作、易獲取、覆蓋人群廣的特點正在迅速影響各國人民的生活。研究發(fā)現(xiàn),陜西省和西安市幾大主流媒體并未充分應用新媒體。因此,在宏觀層面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優(yōu)化媒體對西安形象的傳播:首先,提高西安主流媒體的國際化程度,積極推進與中亞各國當?shù)孛襟w的跨國對話、交流與合作,分析傳播對象國的利益訴求,尋找雙方的共同利益,打破目前單向傳輸?shù)谋趬荆e極融入中亞地區(qū)的傳播體系,推進媒體在中亞國家的本土化發(fā)展。其次,嘗試傳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傳播效力。西安主流媒體針對自身特點展開報道,開通俄語版,發(fā)行俄語版報紙并嘗試在中亞國家公開發(fā)行;網絡層面充分利用新媒體形式,結合數(shù)字雜志、移動電視等,推出俄語版手機客戶端,滾動式推送與西安相關的新聞,向中亞國家民眾進行宣傳;主流媒體網站推出俄語版網頁;廣播電臺開發(fā)新形式,開通俄語頻道,試點在中亞國家播出俄語版節(jié)目,展現(xiàn)西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

      通過各種傳播策略綜合聯(lián)動實施,為中亞國家民眾全方位了解西安提供多元化便捷平臺、渠道和選擇。

      (二)微觀策略

      陜西幾大主流網絡媒體對西安與中亞各國之間在多方面合作交流活動的報道數(shù)量僅僅占了各自媒體所有報道很小的一部分;時間分布特征說明相關媒體對西安與中亞國家相關新聞的關注度僅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兩三年之后才開始加強;報道來源中,來自媒體自身之外的其他媒體的報道所占比例并不少,個別媒體中來自其他媒體的報道甚至占了大部分;報道主題方面,經貿金融主題均占了各個媒體相關報道的很大比例,與其他主題的報道呈現(xiàn)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除上述不足之外,相關媒體報道在新聞更新速度、內容選擇、傾向性、體裁分布、話語風格等方面均有可以改進之處。例如,在新聞更新方面,應隨時關注西安與中亞國家交流合作的相關新聞,第一時間發(fā)出報道;在報道數(shù)量的增加上加大精力和時間投入;在報道主題分布方面,平衡不同主題的報道比例,為中亞地區(qū)人民對西安的全面了解提供更為均衡的選擇。

      除此之外,還應當充分考慮中亞國家的民族文化背景,通過報道主題、內容、體裁、修辭的選擇構建更易于中亞國家人民接受的報道話語框架,體現(xiàn)媒體立場與傾向;更多使用開放、生動、口語化的話語風格,運用貼近中亞人民大眾的、更為親民的話語表達,減少程式化、機械化的表達;選擇共享式的詞匯,借助互文性在報道話語中建立共同體的理念,拉近與中亞國家人民的距離;同時注重多模態(tài)話語傳播方式,以增加報道的號召力與創(chuàng)造力。

      四、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陜西主流媒體中與西安和中亞國家相關的報道,得出結論:報道在時間與數(shù)量分布上呈逐年增加特征;在報道來源方面,以媒體自身和省內媒體為主;報道主題以經貿金融類為主,其他類主題報道比例不均衡;報道中的高頻詞匯基本呈現(xiàn)了媒體在中亞國家塑造的西安形象。陜西媒體構建西安在中亞國家形象時應當提高其國際化程度,利用好新媒體,與中亞國家媒體合作,融入當?shù)卦捳Z體系,提高報道的話語質量,以期提高在中亞國家塑造西安形象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中亞國家絲路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絲路夢
      心聲歌刊(2018年5期)2018-12-10 01:44:04
      絲路
      黃河之聲(2018年12期)2018-09-13 06:31:04
      夢絲路
      絲路謠
      心聲歌刊(2018年5期)2018-01-23 20:34:28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ояс Шелкового пути" дает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шанс
      中亞信息(2016年9期)2017-01-18 05:50:04
      МЦПС "Хоргос" дает много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бизнеса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ям из Кита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中亞信息(2016年7期)2016-10-20 01:41:29
      丰城市| 江口县| 华容县| 岱山县| 碌曲县| 建宁县| 威宁| 田阳县| 武山县| 广宁县| 古交市| 大新县| 旅游| 庆元县| 雅江县| 孟村| 长葛市| 犍为县| 玛曲县| 大悟县| 和平县| 澄迈县| 石台县| 大方县| 茂名市| 娄底市| 郑州市| 莱芜市| 安溪县| 金溪县| 增城市| 巍山| 定兴县| 东乌珠穆沁旗| 芦溪县| 太仓市| 阿拉善盟| 定南县| 沅陵县| 蛟河市|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