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會有蟬鳴,在歌聲里起伏
還是會有花香,在寂靜中落下
這一日,我獨自走在曠野
緊跟在我身后的,是小狗、夕陽
和馬尾松的枯枝
我們眼神黯淡,互不言語
我們肩披暮色,互不打探彼此的身世
如果此時,你忍不住想迎風落淚
請不要忘記,秋風涼,白露降
萬物都有欲言又止的悲傷
[盧輝賞讀] 林珊說過,一個好的詩人,應該具備玉一般的品質,應該在歷經(jīng)歲月的洗滌之后散發(fā)出越來越溫潤閃亮、動人心弦的光澤。就拿這首《白露》來說,很多詩人寫節(jié)令詩作,大抵停留在節(jié)令的自然屬性,而林珊不單單把節(jié)令當成是自然屬性,還把節(jié)令的人本屬性和盤托出:“我們眼神黯淡,互不言語/我們肩披暮色,互不打探彼此的身世”“如果此時,你忍不住想迎風落淚/請不要忘記,秋風涼,白露降/萬物都有欲言又止的悲傷”。林珊筆下的白露及萬物,它們“互不言語”“互不打探彼此的身世”,這樣的聚焦點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因為,只有互不打探的身世,才有謎一樣的“白露”??梢?,林珊一方面精心于用樸素而靈動的語言去呈現(xiàn)自然和生活的詩意,這種詩意如微物之神,通過俯拾皆是的細節(jié)得以呈現(xiàn)。另一方面,她善于打通與自然的隱秘聯(lián)系,使人與自然的對峙和緊張關系得以舒展和消解:“這一日,我獨自走在曠野/緊跟在我身后的,是小狗、夕陽/和馬尾松的枯枝”。就這樣,一個綿延、松軟、彌漫、舒緩的意緒籠罩著這首《白露》:綿延而不拖沓,松軟而不散亂,彌漫而不遮蔽,舒緩而不乏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