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麗麗
望著父親拖著沉重的步子,顫顫地下樓,我心頭一酸,那挺拔的背影,只能在記憶里重現(xiàn)了。
那是一個初秋,新學期剛開始,父親幫我交上學費。我上了兩周課,但是頭仍然撕裂般疼痛,無奈之下,只得繼續(xù)休學。父親在校辦公室?guī)臀肄k理手續(xù)。我心情極差,淚水順著臉流了下來,好在長發(fā)遮住了多半的臉。父親沉重地說:“學費僅退了一半?!笨次乙荒槕n愁,他欲言又止,轉而說:“身體恢復好,仍可繼續(xù)上?!蹦菚r剛分責任田,家境很拮據(jù)。
父親用自行車載我回家,他偉岸的背影,像一棵大樹,罩住我,讓我感到風雨再大也很安然。
去年,父親半夜醒來,欲翻身,卻感覺右半身麻木。母親焦灼地打來電話,我立即將父親送往醫(yī)院,找熟識的醫(yī)生,做了系列檢查,發(fā)現(xiàn)他心臟出了毛病。父親住院以后,醫(yī)生囑咐我每天務必陪著去檢查,還要細心觀察父親的病情變化,以免出現(xiàn)意外。
我每天編完稿,就匆匆往醫(yī)院趕。父親說:“我自己能去,你好好工作?!蔽艺f沒事,他眼里仍是擔憂。倔強的父親,堅持自己慢慢下樓。我跟在后面,望著他臃腫且有點笨拙的背影,走路艱難地抬起后腳跟,一步一步扶著樓梯挪移著下樓,顫巍巍地落地,似乎腳下踩著海綿,我的心酸酸的。這一刻,我才意識到父親老了。
終于,父親自己從三樓走到一樓,大口喘著粗氣,一臉勝利的微笑。
令人欣慰的是,幾周后父親的病情好轉,然后慢慢恢復,我揪緊的心總算松緩了下來。
昨晚父親打來電話,他要來我家。我中午下班回家,見父親坐在樓前的臺階上,頂著一頭灰白的頭發(fā),朝我回來的方向張望。電動三輪車里,載著母親菜園里的東西——蘋果,梨子,眉豆,苦瓜,豆角……
父親上樓后,喜歡半躺在床上,戴上老花鏡找報紙看。他一張一張翻得極慢,一字一字地尋,像尋寶似的。我問父親是否在找健康知識,他頭也不抬,低聲笑著嘟囔:“我怎么沒找到你寫的文章?”
我心頭一熱,忙捧上一沓裝有樣刊的信件,找出幾份自臺灣寄來的報紙。父親眼神異常欣喜:“這都是你寫的?”我點頭。父親高興地瞇著眼睛讀著,說:“我還記得你小時候,我給你扎羊角辮的情景?!?/p>
我想起陳凜在父親陳逸飛百日祭祀后,對記者唏噓感嘆:“當你終于獲得成功時,你所要證明給他看的那個人卻離開人世,永遠也看不到你的輝煌……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此!”
雖是小小的成功,卻給予父親莫大的欣慰,我很滿足了。父親開著電動單車緩緩離開小區(qū),有點佝僂的背影,藏著無言的父愛。
(選自2014年第4期《幸福家庭》,本刊有改動)
鑒賞空間
細讀本文與朱自清的《背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文都描寫了父親的背影,都重在刻畫父親慈愛的形象,表現(xiàn)了濃濃的父愛。
兩文在寫法上同中有異。相同之處:都以“背影”為寫作線索,凝聚親情;都重視細節(jié)描寫,通過寫生活小事,以小見大。不同之處:本文采用板塊式結構,巧妙截取生活中的多個畫面進行敘寫;朱自清的《背影》則主要采用線式結構,以寫一件事為主,重點突出。
讀有所思
1.本文敘寫了父親的哪幾件事?
2.本文寫父親的背影與朱自清寫父親的背影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