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行,于傳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婦科,上海 200011)
子宮腺肌癥(adenomyosis,AM)為婦科常見疑難病,以月經過多、子宮體積增大、痛經等為主要特征,臨床根治方法為全子宮切除術,療效確切,但對于年輕、不愿切除子宮者,控制臨床癥狀需長期進行藥物治療[1-2]。目前,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為臨床治療AM的常用方法,通過于子宮內定時釋放左炔諾孕酮,作用于子宮內膜,減輕子宮內膜對雌二醇的反應,進而抑制子宮內膜增生,通過持續(xù)、持久治療,達到降低子宮內膜厚度、縮小子宮體積、改善痛經,減少出血量的效果[3-4]。但一些患者采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后存在脫落、點滴出血等不良反應。近年來有多項研究指出,小劑量米非司酮有助于促進AM患者癥狀改善[5-6]。此外,地屈孕酮片作為臨床常用孕激素類藥物,在改善痛經、月經紊亂等癥狀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60例AM患者,分組探究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60例門診AM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體質量、病程、既往分娩情況及年齡)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1.2.1納入標準
均經婦科盆腔超聲診斷為AM;均伴有痛經、月經紊亂、子宮體積增大等;對本研究藥物無禁忌;認知功能良好,無溝通交流障礙;患者知曉本研究,已簽署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子宮內膜活檢或診刮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內分泌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合并其他影響本研究婦科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1對照組
采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生產企業(yè):Bayer Oy,批準文號H20140370)治療,月經期第3~5 d置入宮腔。
1.3.2研究組
采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小劑量米非司酮(北京法莫斯達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63)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生產廠家:Abbott Biologicals B.V.,進口藥品注冊標準JX20130024)序貫治療。具體方法為: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用法同對照組,米非司酮口服,10 mg/d,連續(xù)口服5個月,第6個月開始服用地屈孕酮片,10 mg,2次/d,連續(xù)20天。停藥后等待撤退性出血,復查超聲,開始下一個周期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
1.3.3血清指標檢測
分別抽取治療前、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靜脈血5mL,以3 000 r/min轉速處理10 min后留取血清,置于-80℃冷藏室內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相關試劑盒均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1)兩組治療效果。①顯效:痛經癥狀基本消失,子宮體積恢復正常,或縮小20%~40%;②有效:痛經癥狀明顯減輕,但未消失,子宮體積縮小<20%;③無效:未達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2)兩組治療前、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血清性激素指標,包括血清FSH、LH、E2水平。(3)兩組治療前、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血清CA125、VEGF水平。(4)兩組治療前、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子宮情況,包括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經陰道B超檢查測定。(5)兩組治療前、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月經情況,包括月經量、痛經程度,采用口述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評估痛經程度,分值0~4分,分值越高痛經程度越重。(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與對照組(83.33%)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治療前,研究組血清FSH、LH、E2水平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兩組血清FSH、LH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血清E2水平較對照組高(t=4.073,P<0.01),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性激素指標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sex hormo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治療前,研究組血清CA125、VEGF水平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研究組血清CA125、VEGF水平均較對照組低(t1=2.291,t2=5.106,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CA125、VEGF水平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CA125 and VEGF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治療前,研究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月經量、痛經程度值與對照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研究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月經量、痛經程度值均較對照組低(t1=7.156,t2=5.584,t3=4.477,t4=4.060,均P<0.01),見表5。
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43.33%)低于對照組(80.00%)(χ2=8.531,P<0.01),見表6。
表5 兩組子宮及月經情況對比Table 5 Comparison of uterus and menstr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表6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n(%)]Table 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AM指子宮內膜腺體、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手術切除為其最有效治療措施,但隨著患者個體需求不同,年輕的AM患者不愿進行手術切除治療[7-8]。左炔諾孕酮宮內節(jié)育系統(tǒng)為保守治療的一種,將其置入子宮內可穩(wěn)定釋放低劑量左炔諾孕酮,通過抑制雌激素受體合成拮抗子宮內膜增生,已成為臨床治療AM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9-10]。但不規(guī)則出血、意外脫落等不良反應干擾治療持續(xù)進行。
本研究將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應用于部分AM患者,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效果良好,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且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研究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月經量、痛經程度值均低于對照組。結果提示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能顯著縮小AM患者子宮體積,降低子宮內膜厚度,進而改善月經情況,治療效果良好。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機理有待深入的基礎研究。劉玉紅[11]研究指出,小劑量米非司酮作為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在AM治療中可發(fā)揮以下作用:①抵抗受精卵著床,促進宮頸成熟,誘導月經;②與子宮內膜孕酮受體競爭,阻斷孕酮作用,降低雌激素作用,誘發(fā)閉經;③促進宮頸軟化、擴張;④降低孕激素水平,抑制排卵。而地屈孕酮片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可使子宮內膜進入完全的分泌相,從而可防止由長期雌激素作用引起的子宮內膜增生,控制子宮內膜厚度。因此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AM可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著眼于該治療方案對性激素水平的影響進行探究,結果顯示,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兩組血清FSH、LH水平與治療前無顯著差異,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兩組血清E2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其中E2為維持女性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激素,F(xiàn)SH、LH為臨床評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標,二者血清水平異常波動程度與患者卵巢功能障礙間具有密切相關性[12]。本研究提示,治療組雌激素水平維持在早卵泡期,F(xiàn)SH、LH沒有明顯升高,表明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能進一步改善AM患者E2水平,且不引起低雌激素癥狀,進而取得臨床治療效果。
有研究指出,VEGF作為一種促血管生成因子,其水平異常升高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有絲分裂作用,并提高其通透性,進而促進子宮內膜增厚[13]。此外,CA125作為一種糖蛋白,其血清含量與AM患者子宮體積存在明顯正相關關系,通過對其血清水平檢測,可進一步掌握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本研究結果中,治療1個序貫周期后,研究組血清CA125、VEGF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AM能有效調節(jié)血清CA125、VEGF含量,進而控制病情,這可能是其治療AM的主要機制之一。
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43.33%)低于對照組(80.00%),表明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AM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可知,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聯(lián)合地屈孕酮片序貫治療AM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有效縮小子宮體積,降低子宮內膜厚度,達到臨床閉經,從而緩解痛經癥狀、減少月經失血。另外,該序貫治療不引起低雌激素癥狀,可降低血清CA125、VEGF水平,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有望在AM患者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樣本選取量較少、未進行長期隨訪等,對患者預后情況的影響有待日后進一步探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