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12月4至9日,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組團訪問了云南,這是基金會第12次訪問云南,此次訪問以基金會主席徐志誠為團長,顧問基金會榮譽主席吳健南、楊自然、余毅,副團長基金會副主席劉志仁一行23人,在云南青基會秘書長倪志偉、涂飛的陪同下,訪問了云南的昆明市、德宏州芒市、瑞麗市、保山市龍陵縣、騰沖縣,考察了解云南邊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教育、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情況,與傣族、景頗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各地的少數(shù)民族交流,並為吳健南、楊自然、劉輝峰、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的5所希望小學揭牌。在“楊自然希望小學”落成儀式上,捐款人楊自然榮譽主席現(xiàn)場捐款2萬元人民幣,獎勵師生發(fā)揮正能量的“正能量獎”;甘冬生捐款6千元人民幣,資助該校的貧困學生;“貽華希望小學”捐款人劉輝峰向?qū)W校捐贈圖書5百至1千冊。訪問團成員走訪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國殤墓園”和“史迪威公路博物館”,副團長基金會副主席劉志仁向該館捐款人民幣10萬元,以便更好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緬懷先烈,告慰英靈,激勵後人,繼承和發(fā)揚英烈愛國精神。今日華人出版社汪建華董事長將新鮮出爐的《博士名錄》送給學校,讓《博士名錄》走進希望小學。“傳播希望火種,弘揚助學風尚”,也是今日華人出版社自2007年12月踏上江西革命老區(qū)捐資助學以來一直倡導的主題。
從1996年至今,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共向云南捐款港幣2145萬元,援建希望學校58所、大橋1座,添置教學設備及校園改造,為改善云南農(nóng)村學校辦學條件做出了積極貢獻。
共青團云南省委二級巡視員沈光鑫說: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給我們學校捐贈了一面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會旗,上面是一個“善”字,這個“善”字讓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走了25年,也讓中國的希望工程走過了30周年。今天香港23位成功的企業(yè)家、成功人士,能夠不遠千里到我們美麗的德宏、祖國的邊陲,正是因為“善”。他們的“善”給我們帶來了陽光,帶來了雨露,帶來了一份希望,希望我們的孩子們在黨的領導下能夠茁壯成長,能夠在將來成為實現(xiàn)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棟樑之才。他希冀同學們堅定信心,再過30年也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像這些企業(yè)家一樣回報社會,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主席徐志誠致辭介紹,基金會創(chuàng)會於1994年12月,25年來共籌得善款4.17億港元,在內(nèi)地23個省份援建了646所“希望小學”;臺灣南投縣援建了2所學校,及資助臺中43名孤兒學習費用;資助842名寧夏、青海的優(yōu)秀中小學貧困教師;獎勵香港品學兼優(yōu)的中學生846名;在中國內(nèi)地資助了萬餘名學童的五年學費;資助貧困大學生972人完成學業(yè);捐助各類教育基金,並在海峽兩岸及香港開展多種奬教助學活動?;饡柔針s獲 “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yè)突出貢獻獎”“云南省希望工程貢獻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民族教育事業(yè)特別貢獻獎”“希望工程20年”特別貢獻獎、“八閩慈善家獎”、中華慈善總會頒發(fā)“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青海省政協(xié)“特別貢獻獎”;廣西統(tǒng)一戰(zhàn)線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希望工程30年”公益之心獎等多項殊榮。
本屆董事會已籌款近4千6百萬港元,在福建、云南、青海、廣西援建“希望小學”多所;捐助各項教育基金和教學設備。組團訪問了福建省泉州、漳州,青海省果洛州、黃南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容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吉林省吉林市,為本會援建的“希望小學”落成揭牌,獎勵“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為“志媚基金樹人班”揭牌。今天我們又來到了云南訪問,為本會在云南捐建的5所希望小學落成揭牌、驗收。今後基金會將致力捐建智能型網(wǎng)校,希望讓孩子們共享優(yōu)質(zhì)教育。
他指出,我們的祖國近百年中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苦難,從成立新中國,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我們現(xiàn)在的祖國實現(xiàn)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飛躍。30年前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成立了“希望工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nóng)村學童上學的問題,爭取做到“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徐志誠主席的發(fā)言讓學生們重溫了中國發(fā)展中的一段歷史經(jīng)歷在發(fā)言中他衷心地希望每個同學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在有能力和有成就的時候,可以幫助他人,報答父母,反饋家鄉(xiāng)和社會,建設祖國。
訪問團成員與領導嘉賓每到一所學校都受到了老師、學生們、家長和村民的熱烈歡迎,學生們精心準備精彩的文藝節(jié)目給來賓欣賞,其中文藝小品《讓愛回家》打動了所有的來賓??粗鴰熒谛滦@里快樂地學習,訪問團成員每個人心里都是暖意融融。
此次揭牌的學校有: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zhèn)帕掌河村由吳健南捐建的“健南希望小學”,騰沖縣芒棒鎮(zhèn)城河村由楊自然捐建的“楊自然希望小學”,騰沖縣中和鎮(zhèn)猛新村由劉輝峰捐建的“貽華希望小學”,騰沖縣曲石鎮(zhèn)小寨村和德宏州芒市風平鎮(zhèn)拉院村由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的二所“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
此次訪滇團的團員還有:劉輝峰、洪頂擁、施文誕、劉勝賀、李孝友、汪建華、劉燕、洪重慶、甘冬生、何成保、楊陳智齊、劉施琪樂、劉吳心心、洪施鴻瑜、李蔡毓兒、洪汪莉、甘余曉梅、陳玲。
感言
德宏州芒市風平鎮(zhèn)拉院村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芒市祁葉弄副市長:
芒市市委、市政府秉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方針,緊緊圍繞“大辦教育,辦大教育,辦適合孩子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以立徳樹人為根本任務。拉院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的落成,既是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少年作用的有效發(fā)揮,更是“希望工程”精神在芒市傳承弘揚的具體體現(xiàn)。
云南省青少年基金會秘書長倪志偉致詞:
希望同學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用優(yōu)異的成績報效祖國,報答父母,感恩社會對大家的關愛。
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zhèn)帕掌河村吳健南捐建的“健南希望小學”書記李碧艷:
這所小學成立於1947年,與村委會相鄰,坐落在219國道旁,帕掌河邊,山環(huán)水繞,環(huán)境優(yōu)美。學校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28平方米。現(xiàn)有在校學生163人,一至六年級6個教學班,學前教育一個班31人,在職教師10人,學歷合格率百分百。“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希望同學們一定要以如飢似渴、只爭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磨杵成針的毅力,永不滿足、攀登不止的追求,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過硬本領。做一個敢做敢為的能幹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實在人,做一個扶貧濟困的熱心人,做那只山溝溝里飛出的金鳳凰,回報家鄉(xiāng),回報社會。
騰沖縣曲石鎮(zhèn)小寨村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捐方代表劉志仁致辭:
“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是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的,蔡經(jīng)陽伉儷通過基金會在內(nèi)地7個省市自治區(qū),捐建了31所希望小學,捐款額達1千2百萬港幣。蔡經(jīng)陽先生青少年時,也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因父親英年早逝,家中痛失經(jīng)濟支柱,中五畢業(yè)後就投身社會打工。經(jīng)過多年艱辛拼搏,現(xiàn)已成為旅港福建人中著名的企業(yè)家和慈善家。但他至今仍然對當年未能跨進大學門檻深造學習耿耿於懷。他常說“社會要進步,事業(yè)要發(fā)展,個人要有成就,沒有豐富的學識和知識不行的。”他熱心支持教育事業(yè),設立獎學金,在國內(nèi)捐資助學,援建多所希望學校,他希望同學們在嶄新的校園里生活更加愜意和舒心,學習更加歡快和溫馨,人人力爭上游,門門功課都拿優(yōu)。學好本領,報答父母、反饋家鄉(xiāng)和社會、建設國家。
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zhèn)帕掌河村“健南希望小學”捐款人吳健南發(fā)言:
雖然路途遙遠、辛苦,但是能夠見到你們,心情特別的舒暢。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成立於1994年12月,至今已經(jīng)25年了,我是1996年在云南蘭坪縣兔峨鄉(xiāng)兔峨村捐了第一所“吳建南希望小學”。當時那里的條件很差,我是2005年第一次去到學校的,一到學校我就被感動了,因爲學校建設得很好。那所學校和今天的這所學校差不多一樣,也是在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在此後的時間里,我和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同仁們不斷地去探訪各地的希望學校,關心和了解邊遠地區(qū)的基礎教育,這些年我的體驗和感受既有辛苦,也有快樂和感動,令我最感動和印象最深的是在我要離開學校的時候,老師和同學拉著我的手不放,依依不捨,當我們的車開動時,同學們一直跟隨著車在後面跑著送我,這讓我非常非常的感動。
騰沖縣芒棒鎮(zhèn)城河村“楊自然希望小學”捐款人楊自然: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善心和愛國之心。今天有緣在這里看到陽光健康的你們,我深受感動,希望建立一個“正能量獎”。今天我率先捐出二萬元,其中一萬元用於獎勵正能量的老師,另一萬元獎勵給正能量的學子,希望你們心懷夢想,無懼困難、勇往直前,走出越來越好的未來。
騰沖縣中和鎮(zhèn)猛新村“貽華希望小學”捐款人劉輝峰:
我記得小時候,家里生活並不寬裕,但父母一直重視教育,雖然節(jié)衣縮食,只要我要求買的書,家里從不拒絕。秉承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我一直盡力給自己小孩最好的教育,同時,我也希望為社會更多的人,獲得更好的教育盡一點薄力。為了紀念父母重視教育的理念,我取了他們名字的最後一個字,貽和華,命名了貽華小學。同時,我也相信,貽人玫瑰,手留餘香。振興中華,匹夫有責。在今年的國慶閱兵式,當聽到巡遊花車隊伍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我亦不禁熱淚盈眶,因為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振興中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秉承華人尊師重道,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到來。
騰沖縣曲石鎮(zhèn)小寨村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的“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學生代表毛中傑:
今天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吸取知識甘露,在寬闊的操場上鍛練身體,強健體魄這一切,以前只有在電視上看到過,只能羨慕和期盼,沒想到如今卻變成了現(xiàn)實?!昂人煌诰恕保裉煳覀兡茉趰湫碌慕虒W樓里學習,是希望工程給予我們新的希望。我們不會忘記各級領導的深情關懷,不會忘記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關愛,我們一定會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努力學習,早日成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騰沖縣中和鎮(zhèn)猛新村劉輝峰捐建的“貽華希望小學”學生代表:
親愛的叔叔阿姨們,你們的到來,就像三月里的細雨,滋潤了我們的心田。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山里孩子,我們的生活圈子很狹小,我們對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微乎其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向往外面的世界。正是在這個時候,你們來了,給我們的學習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從此,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了解新的學習動態(tài)??葱侣?,關注國家大事,品古今,了解華夏悠悠歷史。我們會把握好每一天,走向新的明天。今天我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因我們而驕傲。
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zhèn)帕掌河村吳健南捐建的“健南希望小學”學生代表鄭秀芳: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校名有了希望兩個字,在我的記憶里,從讀學前班的時候起,我和同學們就一直在低矮的小木樓里上課讀書,夏天酷熱,冬天寒冷,雨天有時還漏雨。每當看到其他地方的小朋友能夠在高大整潔的教學樓里學習的時候,我心里都會好羨慕。我在想,哪一天我們才能夠和他們一樣呢?現(xiàn)在,我的夢想成真了。
德宏州芒市風平鎮(zhèn)拉院村蔡經(jīng)陽伉儷捐建“蔡經(jīng)陽希望小學”學生代表:
你們的到來,讓我們體會到了人間大愛的偉大與無私,也讓我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愛的教育。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刻苦學習,開拓創(chuàng)新,健康成長,立志成才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同時,我們也一定要學習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叔叔阿姨們無私的愛心,關心回報社會的優(yōu)秀質(zhì)量,把你們的愛心傳遞下去,發(fā)揚光大。
騰沖縣芒棒鎮(zhèn)城河村楊自然捐建的“楊自然希望小學”學生代表:
看著眼前這寬敞明亮、漂亮嶄新的綜合樓,我們?nèi)w師生心里有說不完的感激與興奮。您們的高尙義舉、慷慨解囊,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無處不在,我們雖身處偏僻的山區(qū),但一樣可以沐浴偉大祖國溫暖的陽光。是您們急我們所急,想我們所想,及時向我們學校伸出了援助之手,建筑了新的綜合樓,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和良好的學習條件,您們的愛心點燃了我們理想的火炬,鼓起了我們前進的風帆。今天,您們不遠萬里來到我們學校,更給我們帶來了水晶一樣的愛心。您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您們的幫助,為我們樹立了做人的榜樣今後,我們一定發(fā)奮圖強、努力學習,從自我做起,做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學生,用優(yōu)異成績來回報你們的愛心捐助,我們也一定要向您們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早日成為國家棟梁,把愛心傳遞。(圖 文:陳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