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云,李群歡,吳 軍,姚美玉,邱麗君,梁海慧 (. 珠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珠海 5900;.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廣東珠海 5900)
快速康復護理(FTS)是指圍手術期內采用已經驗證且有效的辦法降低患者的手術應激和術后并發(fā)癥,使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加快[1-2]。FTS不但對麻醉與手術方式要求較高,同時也依賴于圍手術期的護理。小兒扁桃體切除術為臨床小兒鼾癥、慢性扁桃體炎等治療的主要方法[3-4]。本研究分析了FTS在小兒扁桃體切除術中的應用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腺樣體、扁桃體切除手術患兒176例,排除合并精神障礙、心血管疾病、過敏性疾病、心電圖異常和肝腎功能障礙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8例。患兒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兩組患兒全麻下行經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手術聯(lián)合扁桃體手術。對照組在圍手術期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1)術前護理:①入院宣教,向患兒及家屬介紹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與病區(qū)環(huán)境,指導完善術前檢測,包含采集血標本、留取大小便等;②相關術前準備,術前1 d向患兒和家屬簡單介紹麻醉的方式、手術過程及效果、手術后可能會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等,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知識及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患兒手術前12 h禁食,術前6 h禁飲。(2)術后護理:①手術后鎮(zhèn)痛,手術后2 h局部冷敷或者口含氯化鈉冰塊鎮(zhèn)痛,行霧化以緩解術后疼痛,劇烈疼痛患兒可遵醫(yī)服用鎮(zhèn)痛藥物;②術后飲食,患兒術后4~6 h可進食冷流質或者冷飲,術后3 d對飲食調整;③術后活動,患兒可在護理人員或家屬協(xié)助下進行活動。
表1 兩組患兒臨床資料的比較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行FTS,包括(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前2 d行術前宣教,患兒和家屬需了解護理流程、術后前期活動和進食對患兒康復的影響,對手術應報以更積極心態(tài);②術前6 h禁食,術前2 h口服劑量為5 mL/kg的10%葡萄糖溶液,總量低于100 mL;③無痛穿刺,復方利多卡因涂抹于穿刺位置。(2)術中護理:等待手術時可家長陪伴,采用游戲等方式降低患兒的恐懼感。轉運中采用預熱便帽與被褥,室內溫度保持25 ℃,提前預熱手術床,手術中輸液、器械及消毒棉球等均經加熱處理,全方位為患兒提供溫暖環(huán)境。(3)術后護理:①術后鎮(zhèn)痛,除局部冷敷和含冰塊外,患兒在結束縫合前采用羅哌卡因阻滯;②術后飲食,術后2 h可飲用50 mL常溫水,術后3~5 h內可飲用20 mL營養(yǎng)液,術后6 h可進食50 mL營養(yǎng)液。術后1~10 d可進食半流質食物,而后逐步過渡至稠半流質,患兒在14 d后可恢復正常飲食;③術后活動,術后2 h患兒可在床上進行肢體活動,術后3 h可進行坐起活動,術后4~5 h可協(xié)助患兒下床站立,術后6 h可協(xié)助患兒下床在室內活動,患兒手術當天可下床活動3~4次,每次10~20 min,術后第2天起,鼓勵、協(xié)助患兒多進行下地活動,以不疲勞為宜。
觀察患兒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術后疼痛情況,疼痛采用VAS評分(共計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記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含睡眠呼吸粗重、鼻塞、鼻翼煽動及流涕;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兒家屬滿意度情況,包含不滿意、基本滿意和滿意,總滿意率=(基本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SPSS19.0軟件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有序分類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術后VAS評分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1)。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手術情況的比較 ±s,n=88)
表2 兩組患兒手術情況的比較 ±s,n=88)
與對照組比較:aP<0.01
術后VAS評分/分 術后住院時間/d組別觀察組對照組術中出血量/mL 15.03±2.81 15.57±2.61手術時間/min 105.73±15.37 107.10±15.49 2.90±1.06 4.27±1.09a4.25±1.18 7.02±1.20 a
觀察組患兒睡眠呼吸粗重、鼻塞、鼻翼煽動及流涕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8.86%,對照組為92.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患兒術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情況對比±s,n=88,d)
表3 患兒術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情況對比±s,n=88,d)
兩組比較均P<0.01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睡眠呼吸粗重3.88±0.72 6.31±0.68鼻塞3.21±0.84 5.24±0.88鼻翼煽動3.48±1.01 6.00±1.04流涕3.08±0.76 6.21±0.74
表4 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情況的比較 例(%)
FTS認為現(xiàn)在外科發(fā)展可經治療模式與治療理念轉變,對圍手術期不同處理措施優(yōu)化,降低手術和疾病對患者心理與生理的創(chuàng)傷,使患者術后康復時間縮短,改善預后,同時強調采用成熟方法與理論降低患者的手術應激[5]。圍手術期間患兒恐懼、焦慮等心理反應、疼痛感覺和手術前禁止飲食等不適感都會導致患兒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對其術后康復造成影響[6]。本研究采用通俗、親切語言告知患兒和家屬有關疾病治療的相關內容,及時解答患兒和家屬的疑惑,并強調患兒在手術中積極配合的重要性,降低其心理負擔,緩解焦慮情緒,增大患兒的安全感,贏得家屬的信任。
既往為預防出現(xiàn)Mendelson綜合征,把術前12 h進食和術前4 h禁水當做常規(guī)內容,但當前研究顯示,手術前禁食、禁水過早易造成患者手術后胰島素抵抗,患者血糖含量上升,手術中和手術后補液量增大,術中和術后應激反應程度加重,使其腸道菌群失調,對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造成影響[7-8]。1999年美國麻醉學會修訂禁食指南指出,應使患者禁食和禁飲時間縮短,尤其為攝入的透明液體,同時也規(guī)定術前2 h能夠飲用總量低于300 mL、劑量低于5 mL/kg的清飲料。相關研究也顯示,患者如果胃腸道功能正常,其術前6 h禁食、術前2 h禁水并不會增大患者的不良反應,同時患者出現(xiàn)嘔吐和惡心概率也較低[9]。本研究在上述理論指導下,術前6 h禁食,并在術前2 h服用10%葡萄糖溶液,可有效降低患兒的口渴感和饑餓感,減少了患兒緊張和哭鬧情緒,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相關研究顯示,前期進食對機體腸蠕動有利,同時可加速切口的愈合。另外,患兒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對機體血液循環(huán)有利,可促進腸蠕動和肺部擴張,減少產生靜脈血栓,避免發(fā)生便秘與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10-11]。本文研究顯示,相對于傳統(tǒng)護理,觀察組圍手術期間采用FTS,注重患兒的心理護理,減輕了穿刺疼痛,并縮短了禁食時間,同時在手術中注意對患兒采取保溫護理,有效降低了患兒心理與生理的應激反應。觀察組患兒術后VAS評分、術后住院時間以及睡眠呼吸粗重、鼻塞、鼻翼煽動、流涕癥狀消失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患兒術后前期下床進行適宜活動可增大肺活量與腸蠕動,保持肌肉功能,血液循環(huán)加速,促進了傷口愈合。
綜上所述,扁桃體手術患兒在圍手術期間行FTS可有效降低患兒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