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晨起的新華東路,秋意甚濃,三三兩兩的金邊落葉隨意地點綴在街道上,好玩的小學生跳方格似的踩著一片,跳到另一片,風有節(jié)奏的配合著游戲的進行,直到遠處傳來媽媽催促上學的聲音。傲嬌的落葉,等著下一個玩童。不經(jīng)意瞥見的成年人,被喚醒內(nèi)心的俏皮玩心,踩上一片,小心翼翼跳向另一片。行色匆匆的路人似乎只顧低頭趕路,跳方格的歡樂更加有恃無恐。
一葉知秋,一葉也知童心。
閩南的七八月可以鬧出春節(jié)的歡騰,一整年的歡笑似乎都被盡數(shù)承包,連十五的月亮都顯得格外有人間煙火氣。比月亮更先圓的是月餅,還不到八月,家里的古早月餅已是斷不掉的,濃密的綠豆沙餡兒、蓮蓉的清香混著可咸可甜的蛋黃,與味蕾碰撞摩擦,再完美的化學方程式也難以形容的甜蜜,終歸是老少皆宜,無人不愛的。閩南的非遺博餅活動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傳承,這個輕松活潑的游戲像一條線串聯(lián)起幾代人的團圓,隨著骰子落碗的“叮鈴當啷”聲,滿堂歡笑盡在不言中。所謂歲歲年年花相似,但愿年年歲歲人相同。
月圓,更是人團圓。
最愛秋季的桂花,正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桂花輕盈之美,沁人之香,令歷代文人墨客不吝筆墨,李賀的“翩聯(lián)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發(fā)”,李清照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李商隱的“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詩情畫意中溢出的桂花香,醉人心脾。美人可遲暮,唯有暗香來,原來色不敵香,難怪“問詢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真是連神仙也自醉的天香。半夢半醒間,隱約聽得耳邊飄過一曲《塵緣》: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云。
……
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戕,以伐遠揚,猗彼女桑?!?/p>
《詩經(jīng)》是一壇老酒,歷久彌香。兩千年前的農(nóng)耕場景隨詩篇展開畫卷,清晰如昨。當時秋日載陽,一片金黃的蘆葦?shù)馗哌^一人肩膀,農(nóng)民頂著艷陽收割忙,嘴里哼著歡快的小曲,一年的辛勞在秋天豐收。七月轉(zhuǎn)涼,八月麻織,為天涼準備漂亮溫暖的衣裳,自給自足的日子過得踏實舒坦。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辜負一年的好時光。所謂“道”,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默契,順其自然,然后盡享人間煙火。
流光如此,人間依舊。
流光似煙火,剎那明滅。有人說,四季如畫,每一季有每一季的色彩。春天嫩芽破土播種遍地生機的碧綠,夏日花團錦簇滿溢爭奇斗芳的火紅,秋天明艷盡退收獲累累碩果的金黃,冬天韜光養(yǎng)晦整裝蓄勢待發(fā)的純白。這場慢動作的煙火,每一場都是盛宴,可以絢爛一整年。八月的煙火謂容平。容,為接納、盛受;平,為平定、安定。不僅要收斂盛夏的怒放,還要令一切歸于安寧平定。秋的五行屬金,有肅殺之氣,因而既有秋風掃落葉的蕭瑟,也有盛果豐收的安心。同一場煙火,有人看到悲涼,有人看到綻放;有人感嘆煙花易冷不勝唏噓,有人愿拼盡全力只為怒放一回。
而時光,從不辜負有心人——
你在春天播灑種子,在夏天生根成長,等到秋天就能收成果實,安穩(wěn)度過平靜的冬天。別再嘆息“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華換?!倍鴳?,時光負責流逝,我們負責成長。
秋日流光,是一地落葉,也是成長的腳印;是月滿當空,也是人間萬家團圓;是桂花暗香來,是一地萑葦黃,是青春在這里收場,更是下個春天的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