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關于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大學生在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價值、使命行為方面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 ? 鍵? ?詞]?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使命感;教育[中圖分類號]? G645"/>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使命感教育研究

      2020-01-05 06:59趙麗
      關鍵詞:使命感時代大學生

      趙麗

      [摘? ? ? ? ? ?要]? 目的:了解青年大學生使命感現(xiàn)狀并探討其對策。方法:編制青年大學生使命感調(diào)查問卷,分層隨機抽取廣東省青年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使命感總分為4.082±1.021,關于不同性別青年大學生在使命感及其各因子上得分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關于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大學生在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價值、使命行為方面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構建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使命感教育體系,建設多元化、多維度的使命感教育課堂,營造“青春奮斗、立志報國”的積極昂揚的校園氛圍,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使命感教育。

      [關? ? 鍵? ?詞]?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使命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0-0209-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提到:“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使命感如何?如何教育青年、引導青年是新時代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題。本研究在已有使命感研究的基礎上,對青年大學生使命感的結(jié)構維度進行系統(tǒng)分析,編制使命感測量工具,為加強青年大學生的使命感教育提供實證依據(jù)與對策建議。

      一、使命感的理論建構

      馬克思曾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笔姑侵钢黧w自身認識到的或者客觀存在賦予主體的任務、責任和職責,使命具有客觀性和時代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使命的外延有所差異。使命感即人對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的一種感知和認同,并在這種使命感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實現(xiàn)人生價值。本研究嘗試從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行為、使命價值四個結(jié)構維度構建使命感理論模型。使命認知是指對使命內(nèi)容的感知和認同,是主體付諸行動的基礎。使命情感是主體對擔負的責任、任務所持有的內(nèi)心感受。使命行為是完成使命的外在行為和主動自覺。使命價值是對使命意義的自我認知和體驗,對使命的完成起著重要的驅(qū)動作用。

      二、使命感的量表編制

      在文獻研究和開放式問卷訪談的基礎上,參考申奎和馮培等關于使命感的論述,確定使命感是由四個因子構成的多維度結(jié)構,四個因子分別是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行為、使命價值,邀請專家對題項進行評估,結(jié)合相關意見進行篩選調(diào)整,最終形成《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使命感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共有14個題項,采用Likert式等級計分,包含“非常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不確定”“比較符合”“非常符合”,分別記為1、2、3、4、5分。對量表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結(jié)果

      (一)一般資料

      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586份,回收率為97.6%,其中女性298人(50.8%),男生288人(49.2%);中共黨員65人(11.1%),團員512人(87.4%),群眾9人(1.50%)。

      (二)使命感現(xiàn)狀

      使命感總分為4.082±1.021,使命感四個維度得分依次為:使命認知(4.452±1.140)、使命情感(4.513±1.013)、使命價值(3.724±1.134)、使命行為(3.664±1.072),詳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性別青年大學生在使命感及其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大學生在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價值、使命行為上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四、分析與討論

      從整體得分情況看,使命認知、使命情感得分相對較高,使命價值、使命行為得分相對較低,分析認為:絕大部分的青年大學生對新時代自身應該承擔怎樣的歷史使命有清晰的認識,他們渴望能將對社會的貢獻和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統(tǒng)一起來,對“中國夢”懷有無比的期待,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為所承擔的重大使命感到驕傲與自豪。但同時青年大學生受西方思潮影響,國外勢力通過一切手段進行文化滲透、思想滲透,有些大學生在西方價值觀、文化觀的沖擊下,在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等落后、腐朽的社會意識的影響下,自主意識強,以個人為中心,更加強調(diào)自身發(fā)展的利益。還有一部分青年表現(xiàn)出對外部事務的極度淡漠,是所謂的“佛系”青年,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心個人發(fā)展,沒有擔當,沒有追求,沒有將個人的發(fā)展融入國家的發(fā)展中。從調(diào)研情況看,在“為了祖國發(fā)展和民族復興,即使任重道遠我都會始終堅持”“不管條件多艱苦,我愿意到祖國需要的地方”等使命行為的題項上得分很低,分析認為不少青年學生的使命感緊緊停留在口號上,當代青年大多是“90后”“00后”,他們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優(yōu)渥,是家長的掌上明珠,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雖有報國之志,但當面對現(xiàn)實條件時往往成了一句空話。不同政治面貌的青年大學生的各項目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學生黨員在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價值和使命行為上的得分與大學生團員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學生團員在各因子上的得分與普通群眾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代表,思想先進、信念堅定,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lián)鷷r代大任,這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員的培養(yǎng)和教育密不可分。大學生大部分是共青團員,使命感的程度決定大學生群體的使命感,要花大力氣、下真功夫加強入黨教育、使命感教育,切實引導他們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大學生中的普通群眾在各項得分中最低,是使命感教育的難點,需要逐一教育、重點感化。

      五、對策與建議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解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使命感存在的問題,引導青年大學生立志成才,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踐者和奮斗者,要求高校必須深入把握青年大學生歷史使命感的現(xiàn)狀和特征,深入把握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推進使命感教育創(chuàng)新開展。

      (一)構建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使命感教育體系

      (1)要切實提高對使命感教育的重視。使命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持久發(fā)展,關系到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順利實現(xiàn)。要把青年大學生使命感教育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2)要建設全員參與的育人隊伍。使命感教育要調(diào)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從思想政治輔導員到專業(yè)教師,從行政人員到學生干部,自覺肩負起使命感教育的重大責任,形成使命感教育的工作合力,引導青年大學生準確把握當代中國所處歷史方位,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3)科學設計使命感教育內(nèi)容。從使命認知、使命情感、使命價值、使命行動四個維度進行教育引導。從思想上引領青年大學生充分了解新時代的奮斗目標,充分了解新時代青年大學生使命的具體內(nèi)容,加深對新時代肩負使命的清晰認知;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萬丈豪情,涵養(yǎng)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祖國奮斗、國強我興的深厚感情;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家國一體的價值觀和成才觀,增強對使命擔當?shù)膬r值認同;引領青年大學生知行合一,激發(fā)對使命踐履的主體自覺和行動自覺。(4)分層次、分階段開展使命感教育。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類別的學生有計劃、階段性地推進教育培養(yǎng),充分依托黨團組織開展符合青年大學生特點、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將個人發(fā)展融入祖國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中。

      (二)建設多元化、多維度的使命感教育課堂

      把握“三個結(jié)合”,通過不同形式、不同空間、不同途徑進行全方位使命感教育。(1)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jié)合。第一課堂是開展使命感教育的主渠道,將使命感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中,融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課中,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為國奮斗的目標。充分依托主題黨日、主題團日、主題班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引領大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中國夢”的創(chuàng)造者。(2)線下課堂與線上課堂相結(jié)合。除了線下課堂教育陣地,還要主動占領網(wǎng)絡教育陣地。充分依托QQ、微信、公眾號、易班等網(wǎng)絡平臺,開設使命感教育專欄,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網(wǎng)絡宣傳作品,加強國情教育、時政教育、榜樣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學生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奉獻青春、奮斗青春、燃燒青春。(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jié)合。通過開展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活動,支援鄉(xiāng)村建設、關愛留守兒童、服務基層群眾,引導青年大學生將使命感“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投身到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

      (三)營造“青春奮斗、立志報國”的積極昂揚的校園氛圍

      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拋頭顱、灑熱血,在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有為青年立足崗位做貢獻,奉獻自己的青春與年華。這些仁人志士、民族脊梁是青年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和豐碑,要通過廣播、報紙、微信公眾號、宣傳欄、LED屏等進行充分、深入宣傳。大力開展評優(yōu)評先,將“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青年大學生評選出來;邀請“三支一扶”“扎根基層”等先進人物開展校園宣講。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努力宣傳各類榜樣,加強輿論引導,全方位進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獻祖國”的價值引領,營造“青春奮斗、立志報國”的積極昂揚的校園氛圍,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覺悟,引導大學生充分理解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中,才能成就宏圖偉業(yè),從而激發(fā)大學生放飛青春夢想,勇?lián)鷷r代大任,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陳輝吾.新時代青年的成才機遇與使命擔當[J].前線,2018,11(12):54-57.

      [2]申奎,張家斗,楊蕾.中國夢引領下的高職醫(yī)學生使命感教育探析[J].求知導刊,2018,4(12):5-9.

      [3]張珍.新時代青年學生歷史使命感培育探討:基于廣西11所高校的調(diào)查分析[J].高教論壇,2018,5(5):110-113.

      [4]馮培.答好新征程使命教育的新時代命題[J].高校輔導員,2018,1(48):4-5.

      [5]粟迎春.當代大學生使命感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疆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11):76-79.

      ◎編輯 趙瑞峰

      猜你喜歡
      使命感時代大學生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與黨同心
      雄關漫道
      大學生就業(yè)趨勢
      生命帶著使命而來
      大學生“雙創(chuàng)”進行時
      暑假調(diào)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米易县| 西和县| 莱阳市| 景谷| 怀远县| 蒙自县| 仙居县| 巧家县| 抚宁县| 正阳县| 基隆市| 巢湖市| 新津县| 临泽县| 沙河市| 安庆市| 长海县| 固镇县| 白山市| 普陀区| 临桂县| 贵州省| 贡觉县| 陇西县| 巴马| 阿克苏市| 葵青区| 崇信县| 图木舒克市| 垦利县| 涡阳县| 三原县| 利川市| 饶河县| 丰宁| 中江县| 宿州市| 天镇县| 延川县| 竹溪县| 平遥县|